《人民日报》的一篇小“豆腐块儿”近日在网络上引发万人讨论。文章说,山西长治地区的几名八十多岁的离休干部每年例行体检的医院路途遥远,极不方便,向市里老干局反映了几年,相关人员口头承诺,却迟迟得不到解决。
国足在绿茵场上踢不好皮球,老干局的几位领导却踢得一脚好球,我看让国足和老干局领导互换一下位置,中国足球一定能冲出亚洲。
政府职能部门爱玩儿“踢皮球”游戏,这些年来在各行业可谓有目共睹,老百姓悲愤交加。出了“瘦肉精”、“染色馒头”,企业先踢皮球,监管部门再踢回皮球;出了安全生产事故,首先想到的是瞒报,接着是互相推诿,最后被逼得没办法了才接球;为了办护照,北漂青年小周从北京返回三百公里外的老家多次补开证明,但多份证明根本不需要,三千多公里的路完全是白跑,《焦点访谈》中的小周,俨然就像一个被踢来踢去的“球”。
说回长治这件事情,文中说得清楚,工作人员说找局长,局长说找相关单位,拖了三年无果。我们假设这件事情的确不好办,但三年时间,给老干部一个明确答复就那么难?假设更改一个十几公里以外的定点医院确实困难,那能不能帮助老人们协调一些便利条件?
我们再假设一下这个事情很好办,那为什么拖了三年时间没人办?文中说,“当地老干局领导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尽快打通干群关系‘最后一公里’,等秋凉了,就可以让老人们回市区医院体检。没想到,国庆长假过后,再去落实,负责人态度竟又回到两年前”。看来,有关领导这回又拿起教育实践活动当球踢了。
不管这封群众来信反映的事情是难办还是好办,经过媒体这么一折腾,不消时日,我们就会发现,再难办的事情也会变得好办,再头疼的追责也有人来承担。
其实难与不难,是辩证关系。不难,是因为谁都有监管的权力和责任,只要有人担责,啃工作上的硬骨头,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难是因为谁都不想得罪人,谁也不想添麻烦,一杯清茶一台电脑坐一天,总好过一堆文件一通电话摸爬滚打过一天;与其跑断腿,街头巷尾为民服务过一天,不如动动嘴,互相推诿扯皮过一天,照样升职,何乐不为?
【原载2014年10月23日《检察日报·每周观察》本刊有删节】
王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