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A股探路全球化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沪港通,A股,投资
  • 发布时间:2014-11-06 08:03

  核心提示:“沪港通”是A股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敞开的一扇窗,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正在迈出备受关注的一步。

  已是9月19日下午4点了,周大兆终于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坐下来歇口气。

  当天,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和湖北证监局相关监管人士对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风证券”)进行港股通现场检查。

  周大兆是天风证券负责运营管理的副总经理。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联合公告,宣布展开沪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试点,周大兆立即察觉到了新的业务机会。

  “沪港通的业务分成两块,一个是港股通,一个是沪股通。较之沪股通,港股通对我们的意义更大。”周大兆说,从5月份开始,天风证券就开始着手准备港股通工作,包括港股通方案及相关制度、投资者教育准备工作、信息技术平台、结算方案、财务核算、合规及风控等。

  本刊记者从多家券商获悉,截至9月24日,申请港股通现场检查的90多家券商中,已有70家通过,其中“无条件通过”的券商成为首批试点券商。

  日渐临近的沪港通,被认为是A股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敞开的一扇窗,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正在迈出备受关注的一步。

  经纪业务增收在望

  天风证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总部位于武汉的全国性证券公司。与大型券商相比,天风证券因客户基础较薄弱,经纪业务并不占优势。

  所谓经纪业务,是指券商接受客户委托、代客买卖证券并以此收取佣金的业务。港股通会带来新的客户需求并增加新的客户交易,这对天风证券来说,是一次发展经纪业务的好机遇。

  目前,证监会规定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还有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因不同地区券商拥有的客户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客户数量不尽相同,拥有优质客户的券商,选择参与沪港通的投资者相对较多。

  按照规定,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港股通增加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沪股通则引入资金,活跃蓝筹股,提升市场成交额。”长江证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本刊记者表示。

  “沪股通和港股通试点期间的每日限额占上交所及香港股市每日成交的比例均高达15%,而且该限额指的是买卖的净额,因此实际发生的交易量将远大于该数量。”华宝证券指出,对内地券商而言,提早布局相关业务、提前赢取客户,对券商未来的直接业务收入和业务布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布局全球化资产配置

  沪港通的启动,伴随的是跨境业务的进一步开放。跨境并购、上市融资与财务顾问、高净值客户的海外投资等中介服务将会越来越密集。

  短期内沪港通将提振内地券商经纪业务,但从沪港通带来的跨境业务看,最先受惠的将是在香港和内地均开展有业务的中资券商。

  为此,一些内地券商萌发了去香港“买壳”的强烈动机。对有海外投资需求的客户,如果内地券商同时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就可以迅速吸引更多客户通过其渠道去香港投资。

  实际上,自4月份沪港通消息出炉后,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家香港上市券商收到内地机构伸来的“橄榄枝”。

  今年6月,西南证券(SH.600369)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西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拟采取定向增发方式认购香港上市公司敦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增发后不少于51%的股份。敦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拥有多家全资附属公司,其中包括敦沛证券。

  西南证券表示,为加速国际化步伐,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西证国际确定了通过在香港地区寻找合适并购标的、扩大海外业务平台的发展战略。

  随着沪港通的开通,内地机构全球化资产配置成为可能。“但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资产全球化配置,需要在制度安排、机构设立(如在香港设立分公司、独立机构)等方面来适应资产全球化配置的要求。同时,还需在人员配置、风控机制、管理制度上做好准备。”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秦岭说。

  淘金两地股市秘笈

  随着沪港通测试的推进,不少券商已开始制定淘金沪港通路线图。“A股的投资方法和H股的投资方法不同,研究方法也就不同。基金和内地券商的投资研究很早就在布局了。”周大兆对本刊记者说。

  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认为,备战沪港通需实施“深耕细作+游击战”两大战术。“深耕细作”关键是找“沪特”和“港特”。如A股中的白酒、中药、军工、电力设备等属于港股中的稀缺品种,港股中的博彩、娱乐场所、交易所属于A股中的稀缺品种。

  在荀玉根看来,在属性相近的行业中,港股或者A股中质地更优良的公司,也会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而“游击战术”,则指除优选两地公司外,两地上市公司股价中存在明显折价、溢价关系的,投资者可在短期内受益。

  折价/溢价的意思是,同时在两地上市的公司(A+H股),在考虑汇率影响之后,按照同股同权的规律,两者的价格应该是相等的。由于两地市场分割,造成同股却有不同价格的差异。目前,沪股通标的当中折价超过10%的上市公司共有 18家,主要集中于市值较大的银行、保险、建筑建材以及消费等行业。

  对内地股市来说,当前A股蓝筹股相对港股折价明显,沪港通有望抬升蓝筹股估值。目前有50多家上市公司股息收益率高于4%,多数都集中在蓝筹板块。

  股息率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也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该支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

  由于海外机构投资者较多为长期投资资金,这就导致其不仅看重资本利得(股票买卖的价差收益),同时也很看重股息率。海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后首选应是低估的蓝筹股。

  “各家投资机构都在拼命寻找互相有折价的产品,现在列出来都有100多家公司,香港那边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把握的敏感度会比较高。”秦岭表示。

  不过,星石投资总裁杨玲认为,沪港通启动后,投资者的套利活动利好内地大盘蓝筹股。但是内地宏观经济运行较为疲弱,银行、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难有表现机会。同时,考虑到沪股通存在明确额度限制,难以改变大盘蓝筹整体走势。

  “消费、医药保健、非银金融等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关度不高,符合内地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这些股票或将成为沪港通的首选。”杨玲说。此外,内地科技类股票估值相对偏高,香港市场科技股估值相对合理,两市间存在着显著的套利空间,港股科技类股票可能受欢迎,沪港通的启动对内地高估值的科技类成长股形成一定利空。

  A股“入会”全球指数仍有挑战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提供数据显示,香港市场是以国际投资者为代表的机构投资市场,从策略到估值很大程度和海外市场挂钩。沪股通把内地和香港股市连为一体,A股市场由此为全球投资者打开了一扇窗。

  “中国GDP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2.3%,但中国内地在MSCI全球指数中权重仅为2.2%。A股将会很快加入全球指数,促使全球投资者改变对中国内地股市配置过低的状态。”9月4日,高盛在香港召开的沪港通相关会议中指出,沪港通将把内地和香港股市连为一体,造就全球第二大市值的股票市场,全球投资者将迎来空前机遇。

  MSCI全球指数包括产业、国家、地区等,范围涵盖全球,为欧美基金经理人对全球股票市场投资的重要参考指数。MSCI指数所组成的股票,大多是股市中的大型股票,隐含着业绩与财务稳定之意。

  不过,沪港通开通后,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来自香港市场。财经专栏作家皮海洲撰文指出,香港市场成熟,投资者较理性,A股市场对香港投资者来说,吸引力相对有限。

  例如交易机制。A股的交易机制不及香港市场灵活。香港市场股票实行T+0交易,且个股的涨跌幅也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与此相比,A股市场的T+1交易机制与涨跌停板制度,显然使投资者的操作受限,缺少了灵活性。

  此外,A股市场缺乏价值投资土壤,体制先天缺陷极大的扭曲了证券市场。秦岭指出,优胜劣汰是证券市场的精髓,但内地发行市场的行政审批制,造成寻租舞弊、造假圈钱现象层出不穷,不良影响从融资端传导到投资端,价值投资被边缘化。

  A股市场对投资者保护也是不能与香港股市相提并论的。更何况香港投资者真要投资内地市场的话,还有QFII、RQFII等通道可以选择,未必会以沪股通的方式买入A股。作为香港市场上的成熟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资产交给资产管理公司来经营,而不是自己操作。

  “‘沪港通’推出本身,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中国金融系统融入全球的一部分,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开放促改革’总体设想的具体实现方式。”重阳投资总裁王庆指出,中国几年前面对的是大量的资金流入、国内资产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现在是一个新的常态,人民币升值压力没那么强,资产价格全面上升的压力也在减轻。这样的情况下,以沪港通为代表的资本账户开放的举措,会推进得更快。

  启航在即的沪港通,将给资本市场带来一道怎样的风景?市场各方正拭目以待。

  《支点》记者 方迎定 实习生 刘雅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