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我和家人一起去古北水镇游玩。
一进水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不宽的河。河水有一种静默的绿,倒映着蓝天,倒映着半圆的石拱桥。临河的街道蜿蜒细长,街道两侧的建筑是一色的乌檐青瓦。抬头眺望,远处的山峰仿佛披了一层轻纱,若隐若现。小桥、流水、远山、乌檐、青瓦,好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我也成了这画中的人。
一路欢歌笑语,我们来到了染坊。
晒布场上,一条条染好的蓝印花布、红印花布、粉印花布高高地挂在一根根竹竿上,那布上印染的细碎花儿迎风摇曳,轻舞飞扬。这些花儿是怎么变到布上去的呢?
怀着一探究竟的念头,我走进染坊展览馆。扑鼻而来的是一股刺激性的气味儿,顺着气味儿探寻,我发现展览馆的中间有一个大大的天井。我探头向天井里望去,天井里放着十口大锅,每口锅里似乎都在煮着些东西。一个围着白围裙的工作人员拿着一把硕大的铲子,不时在锅里搅拌着。原来他在煮颜料,而那些刺鼻的气味儿就是煮颜料过程中散发出来的。
颜料煮好后,就可以染布啦。中国传统的染布技艺可以分成扎染、夹染、蜡染、灰缬。扎染就是染色前需把布料折叠捆扎,然后浸入色浆内进行染色。蜡染需要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夹染稍复杂些,要将布固定在两块镂空版之间,在镂空处注入色浆,解开镂空版后花纹就出现在布上了。灰缬是用碱性的防染剂进行防染。
参观完染坊,我不禁感叹,那黑乎乎的染料竟然可以染出绚丽的彩布,古代人真聪明呀!
半天的水镇旅游,短暂而精彩。期待下一次旅游收获更多的知识!
文/北京市海淀实验小学五(4)班 李美霆 责任编辑/何庆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