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耐量
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为糖尿病,而健康人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您可能已经发现,两组血糖值之间各有一段空白值。血糖水平如在此范围之内,即为“糖耐量降低”,又称“糖尿病前期”。
警钟为谁而鸣
糖耐量降低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且主要集中在30~50岁的中青年人,后果一般有3种:患上糖尿病、保持现状或恢复正常。
目前,我国糖耐量降低的发病率为2.7%。国内研究表明,糖耐量降低患者若不治疗,今后7~8年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要比糖耐量正常者高7倍,而且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较高。如为女性,则在怀孕期间可能更容易患妊娠糖尿病。糖耐量降低者如能坚持治疗,可有31%~46%不患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也将大大减少。
综合防治 消除危机
1.消除诱因。肥胖、不爱活动、血脂异常、有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胰岛素血症,均是诱发糖耐量降低的高危因素,务必高度重视。一旦确诊,应密切观察和定期检测血糖。
2.调整饮食。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并适当节食,坚持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吃过甜食物,保证膳食中含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争取使糖耐量恢复正常。
3.防治合并症。如血脂异常患者应行调血脂治疗,高血压患者应行降压治疗,肥胖者应行减肥治疗等。
4.适当运动。坚持进行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其中,步行最安全、简便,同时也最易坚持,但切忌空腹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应选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的地方(如公园等)进行运动。
5.服用降糖药。常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和二甲双胍(甲福平)。
阿卡波糖 开始剂量(成人)为每次25毫克,每日服3次。根据病情的需要,患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增加此药的服用剂量。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很少,仅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腹胀、腹泻等症状,但一般不会影响治疗。但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不宜服用。
二甲双胍 此类药物特别适合肥胖的糖耐量降低者使用。成人每日500毫克,分2~3次服。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口干苦、有金属味、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餐中服用或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可减轻不良反应。但肝、肾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患者不宜服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