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暖男”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暖男,鲁瑾
  • 发布时间:2014-12-01 16:08

  “暖男”不仅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态度

  几个月前,在周迅与美籍华人高圣远的婚讯公布几天后,一篇探讨女神周迅为何下嫁高圣远的文章——《暖男》爆红于网络,文章的阅读量超过了1000万次,手动点赞率超过2万,鲁瑾也因此被推上了新媒体的话题榜。《暖男》一夜红遍网络时,她正在北欧旅行,“确实不知道《暖男》一文会这么火。要不我一定不会去北欧,要留在国内享受下一夜爆红的感觉,”鲁瑾笑称,“本文之所以热议不断,是因为抓住了读者的痛点。其实,我想表达的观点是,暖是一个人的气质,暖男不止是一类人,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态度,这个时代太需要这样的‘暖’了。”这就是鲁瑾这本名为《暖男》的书的开始。

  “像煦日阳光那样,能给人温暖感觉的男子。”这是百度百科对网络热词“暖男”的解释。细致体贴、能顾家、会做饭,理解和体恤别人的情感,长相纤细干净,打扮舒适得体,不会显得过于浮躁和浮夸……暖男不仅成为了网络热词,也成为了新媒体不断定义的标签。从《爸爸去哪儿》的张亮、天天、杨阳洋到韩国长腿欧巴朴有天、李敏镐、《来自星星的你》金秀贤,温暖、阳光、治愈系的暖男不仅捞金也成就了很多话题很多热点。

  《暖男》一书延续了热门的网络话题,从情感、市井、时事甚至热播剧讨论开,以真实、犀利、风趣的叙写方式展开了另一种对于“暖男”的讨论,这种讨论不单单是只一类人,更有对于人生,对于爱情的更深一层的议论。

  《暖男》说的不仅仅说的“暖男”

  《暖男》里面文字隽永,此书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讨论男女关系而著述此书,而是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沉淀。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日常琐碎、男女心态和各种各样的细腻情感,在作者的议论中一一表达,这样的文字深入人心,如同第一篇《暖男》一样,后面的篇章无疑是认识男女问题的全方位思考。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一个47岁的成熟女性,还不应该用自己的笔墨叙述那将逝去的青春吗?文字与她,是生活的记录;与我,则是思维的拓展和情绪的表达。当你不想去诉说更多的时候,你才明白叙述是多么弥足珍贵。

  《暖男》一书的编辑薇薇在谈到这本书的时候说:“作者笔下的‘暖男’更多强调的是‘暖’这种人生态度,不会让你的爱只依靠自己的想象力,他会做的很具体,懂得开心时分享,不开心时分担;会懂得、理解别人的需要,不再让你自顾自地活着。”如书中所说“人生苦短,我们衰老时能记住的画面应该是:冬天的早晨塞到你手套里保温的三明治,流泪时把你抱在怀里的温度,以及你做出一项成绩时及时向你表达的爱惜。”

  文丨本报记者 何天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