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奶奶
- 来源:新体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足球,阿森纳,温格,梅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6 12:09
“今天是我六年来观看阿森纳比赛最过瘾的一次。沃尔科特进球时,我把高高举起的阿森纳围巾搭在椅子背上,和现场球迷互动。除了不能大声欢呼外,我的情绪已尽情发泄了。”
猛一看上面这段文字,会猜测这可能是哪位狂热阿森纳球迷的看球笔记。的确,这是一位球迷朋友看完比赛的肺腑之言。这些文字出自于一位76岁高龄的中国球迷,一位地道的北京老太太。
“足球让我体悟人性”
刘鸿闻老奶奶在中国的阿森纳球迷中颇有名气,这反而让人产生了一点怀疑。“有人把我的事放到网上,说这不可能是真的,一定是儿子孙子在炒作。他们不相信一个76岁的老太太会这么痴迷足球”,刘奶奶乐呵呵地说起这些闲言碎语,就坐在她的“枪手小屋”里。
所谓“枪手小屋”,其实是刘奶奶的卧室。笔者踏进这间小屋,环顾四壁后,心中的疑团瞬间都解开了:小屋的墙上贴满了阿森纳球员的海报,其中有一张奶奶在伦敦与弗拉米尼的合影。靠近窗台的墙壁上挂着兵工厂队旗,房间角落里有个柜子,上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奶奶自己总结的看球资料。卧室的电脑屏幕上是阿森纳造访北京时奶奶在看台上的留影。只有狂热的球迷才会这样装饰自己的卧房,这居然出自一位古稀之年的老太太。刘奶奶说:“我喜欢足球非常偶然,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救赎。”
刘奶奶过去在中学教历史,1993年退休后也没闲着,参加老教师协会的舞蹈队、合唱团,学外语迎接北京奥运,用她自己的话说,感觉退休以后又活了一辈子。1999年,刘奶奶抱上了孙子,“这年我回归家庭了,因为我是老师,照顾孩子比较有经验,那段时间也十分快乐”。
但是在2002年,刘奶奶的孙子出国了,热闹的生活忽然变得安静,让老太太很不适应,甚至不敢看邻居家的孩子。“和法布雷加斯离开温格还不一样,这有血缘啊,孙子走了之后我没法生活,老掉眼泪,我把孙子的东西都收了起来,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多,感情极度失落”,刘奶奶说。
幸好足球给了老太太一次重生的机会。
那年6月,韩日世界杯如火如荼地进行,刘奶奶偶然看了一场爱尔兰和西班牙的世界杯淘汰赛。对于入门级球迷来说,这场比赛的确称得上精彩,比赛打得一波三折,最后以点球大战结束。刘奶奶看完以后就被足球征服,随后看完了余下的全部淘汰赛。
同国内球迷一样,刘奶奶对韩国队得到裁判的“优待”心有不平。德国赢下韩国,奶奶喜欢卡恩与巴拉克。她为德国将士们决赛输给巴西而难过,不知不觉变成了德国球迷。刘奶奶说:“我印象特别深,赛后卡恩失落地坐在球门前。当时我心里想,2006年世界杯我一定要看,看德国拿冠军。那时候我不懂有俱乐部,以为再看足球还要等4年,心里舍不得,还盼着。”
随着对足球的深入了解,刘奶奶愈发喜欢这项运动,她逐渐从足球比赛中得到不少人生感悟。“人性中也有欺骗,我最烦骗点球、故意把人弄伤的球员。但是,足球比赛中善的东西很多,有一件被人忽略的事我现在还记得:2009年5月,纽卡斯尔降级那场比赛,对方有名球员在纽卡禁区里抽筋了,没人帮他。纽卡的门将跑过去帮他松腿,这让我特别感动。还有在世界杯上,德国赢了英格兰之后,克洛泽没加入庆祝,去和鲁尼握手;赢阿根廷,他去安慰对方门将;赢巴西,他去安慰斯科拉里。赢球他肯定高兴,但是他能知道对方不高兴,这些东西我都爱记下来,这就是人性善的一面。足球里还有大悲大喜,2010年阿森纳在补时的最后一刻被利物浦进球,葬送了领先优势和夺冠希望。那场比赛跌宕起伏,我看得很激动,事后庆幸自己没有心血管病”。
“我不黑温格”
刘奶奶第一次知道阿森纳,是在学校的报刊阅览室读杂志时。她第一次看枪手比赛是2006年欧冠决赛,从那以后就变成了枪手球迷。“这支球队吸引我,可能是因为悲剧色彩”,刘奶奶曾在微博上说,“如果当时阿森纳如愿以偿地拿到欧冠,我可能还不会牵挂得这么深。我儿子也是枪迷,但对球队的有些看法我和他不一样,我爱得比他深,因为我从来不黑温格”。
球迷们对于温格这些年的执教褒贬不一,但刘奶奶很敬重教授:“我喜欢温格,他不靠砸钱拿冠军,而且人很正直,所以阿森纳球员的操守比较好。当然,温格有点固执,我认为这是人的个性,没有完人。我最近在网上说人无完人,输了骂赢了捧这样的事我不会做,因为你投入的越多,你就越有感情”,说起阿森纳的球员和比赛,刘奶奶如数家珍。她的记忆如同年轻人一样活跃,同时还有很深的见地。“阿森纳踢得漂亮!最初关注阿森纳时,球队拥有赫莱布、吉尔伯托、罗西基和法布雷加斯,这让球队的中场组织很有想象力。我反而对亨利没什么印象,因为他一年后就离开了。那时候,我看完枪手比赛就特别想倾诉,但是同龄人里球迷少,我就写看球日记,看完球把想说的话都写下来”。
2008年2月23日,阿森纳队的爱德华多遭遇断腿重伤,刘奶奶写了一封信来鼓励球队,并且寄到了主教练温格手中。那封信是她的一个儿子帮忙翻译成英文的。她说那是她第一次为阿森纳哭泣。刘奶奶从这天开始写球记,作剪报,“这一做就是7年,花了我不少时间,但我觉得也挺好。我要回忆哪场比赛,现在就可以回忆,不用上网找,翻阅我自己的材料就可以”。
“越整理这些材料,我就越爱这阿森纳”,刘奶奶递给我一个笔记本,上面是2010-11赛季的剪报,《体坛周报》给枪手每场比赛的分析都被她收集在一起。翻看这些剪报,那个赛季的精彩镜头又浮现在眼前。刘奶奶说:“无论厂子遇到怎样的磨难,我也爱这支队伍。2006年后,枪手多年没有冠军,多少球员离开,但就是让我离不开。我喜欢阿森纳不是冲着冠军去的,打个比方,我不喜欢帅哥、富二代,我就是喜欢这样一支很有魅力,但不是特别强势的队伍。”
足球改变了刘奶奶的生活,也成为她和小孙子沟通的桥梁,因为足球,祖孙俩可以在电话上聊很久很久,“他喜欢梅西,但德国夺冠他也很开心。他问我梅西为什么矮,我说他腿有病。他着急地让我告诉他是什么病。阿森纳赢球,他就跟爸爸说奶奶最近一定高兴”。
孙女出生后,刘奶奶又忙碌起来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可以全身心投入足球,但她还是要看比赛回放,赢球的比赛每次都看三遍。“如果输球,家人都看不着我好脸色,和我老伴说话都气不顺。枪手赢球的话,我能开心三四天,一些小的不愉快都会忘了”,刘奶奶说,微博的诞生让她找到了倾诉的渠道。
刘奶奶最让球迷朋友们羡慕的就是5月份在温布利亲眼目睹了阿森纳9年无冠的结束。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酋长球场,第一次距离心爱的俱乐部如此之近。“我过去常说,阿森纳拿了冠军,咱们去酋长球场看场比赛”,刘奶奶说,“这次伦敦行,得感谢阿森纳门将法比安斯基,若不是他扑出两个点球,阿森纳就不会进足总杯决赛了”。
枪手进决赛后,儿子给她订了球票和酒店,但刘奶奶心里却打起了退堂鼓,万一拿不了冠军怎么办?去了岂不是巨大的失望,她甚至心里盼着签证能被退回来。
但诸事顺利,刘奶奶最终如愿到达了英国,并得到了俱乐部官员和当地留学生球迷的热情招待。她不仅看了比赛,还参加了夺冠游行,最后一天在俱乐部内部人士的陪同下参观了阿森纳主场酋长球场的里里外外。
刘奶奶这次伦敦行的意外之喜是在大街上偶遇枪手球星弗拉米尼。说起那次偶遇,刘奶奶至今记忆犹新。“我住的酒店在西伦敦,那边是切尔西区,属于伦敦的富人区,行人的穿戴都很时尚。我们注意到一个姑娘的裙子挺漂亮的,往上看,忽然发现旁边就是弗拉米尼,我就跑过去拥抱了”,刘奶奶笑着说,“后来很多网友问我有没有吓着法国人,其实没有,因为和我同行的人穿着枪手球衣。我的同伴向弗拉米尼介绍了我,弗拉米尼轮番和我们照相,还伸出大拇哥。最后他再次拥抱我,我感觉就像长辈拥抱自己心爱的晚辈一样。后来我想,如果是别人,我会这么勇敢吗?”
对于这次伦敦行,刘奶奶感觉非常满足,觉得自己以后也不会再有这样好的机会了。“从北京到伦敦的飞机航程10个小时,对老人来说很困难,恰好我左右都空着。这次只身到国外,每个环节都有人照顾,我已经很满足了,只是在枪手的专卖店里没买到想要的纪念品,有些遗憾。但人不能什么都满足,缺陷是难免的。”
文 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