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报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佛教,因果理论,现世报
  • 发布时间:2014-12-29 12:59

  在佛教的“因果理论”中,因缘果报是通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现世报”,是特指人们在造作恶因之后,不久就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恶报。

  美国法官休尼特有句名言:“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迟到的正义有时让人愤懑。比如大汉奸汪精卫,1944年11月病死于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医院里,归葬在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上,留下妻子陈璧君和下属陈公博在日本战败投降后替自己擦屁股;再比如党内大奸康生,整了一辈子人,直到死后近五年才被开除党籍,撤销原“悼词”,迁出八宝山革命公墓。相对而言,现世报来得最痛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吃不了就得兜着走,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这样的及时正义才更大快人心。

  唐代安史之乱爆发后,大诗人王昌龄为了照顾家人告假回乡,被濠州(一说是亳州)刺史闾丘晓借细故杀害,这一年他还不到60岁。王昌龄死后不久,宰相张镐兼任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等道诸军,讨伐安史叛军。当时宋州被叛军围攻,情况危急,守将向张镐告急。张镐星夜兼程杀奔宋州,同时令距离更近的闾丘晓火速出兵救援。可闾丘晓却逗留不进。待镐赶至,宋州已陷。张镐一怒要杀闾丘晓,闾丘晓慌了,说家里有父母要照顾,乞饶一命。张镐说:那王昌龄的双亲由谁来养老?闾丘晓无话可说,只得引颈就戮。

  杀人时不考虑别人的双亲,求饶时却搬出自己的双亲乞命,闾丘晓似乎有些健忘。如果当初对王昌龄有一点点怜悯之心,也许他能博得张镐的同情,不至于到最后连个求饶的理由都找不到。

  宋代苏辙被贬到雷州后,按规定不许占用官舍,只得租赁民宅居住。但曾被苏辙弹劾过的宰相章悖却诬陷苏辙强夺民宅,责令雷州官员追查治罪,一时闹得鸡飞狗跳,直到苏辙拿出了与房主签订的租赁文书才洗清了罪名。上天也会捉弄人,过了一两年,章悖也被贬到了雷州,也得向当地百姓租赁房屋居住,却为百姓拒绝。章悖生气地问,赁屋居住乃是所在皆有的事件,为何唯独雷州不行?房主说本来与别的地方是一样,自从苏公来过以后,就变了样。章悖奇怪地问,难道是苏辙叫你们以后要这样的么?房主说:“前苏公来,为章丞相几破我家,令不可也。”章悖听了,不禁满面羞惭,心里默叹,不想当日要害苏辙没害到,现世报来得如此快,今日自食其果。无奈之下,章悖也只得如例议租民宅。

  清代乾隆时期,江西巡抚海成(满族人)胸无点墨,却对查缴禁书逆书分外热衷。到乾隆四十一年底查缴禁书八千余部,列全国之首,受到乾隆的信任。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新昌县一个叫王泷南的人上书向海成告发王锡侯,说王锡侯竟敢删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贯》,实为狂妄悖逆。其实这只是王锡侯根据《康熙字典》编写的一本考试工具书。海成却小题大做,立即率官员兵丁将王锡侯和他的子孙、弟侄、妻媳22人统统拘捕,打进囚车,押解上京。同时,海成多次亲自到王锡侯所在村庄,搜缴王的著书79本,手稿17件,交军机处转呈御览。另查缴已印《字贯》261部,各种书版2174片,与家藏书一并销毁。

  堂堂巡抚亲临一线查处禁书,抓了22人押解进京,查到的书稿转呈御览,搜到的图书统统销毁,可谓尽心尽力。但乾隆皇帝却不认可,认为海成只将王锡侯“仅革去举人审似,实大错谬”,于是谕诏天下道:“海成对此悖逆之事,竟然双眼无珠,茫然不见”,判以斩刑,缓期执行。海成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

  有句话说“菩萨怕因,凡人怕果”,是指菩萨害怕不能贯彻自己本心的“因”,而凡人害怕的是所承受的“果”。明代张燧在其随笔《千百年眼》评说道:“残刻之报,不爽如是。然则小人之害君子,适以自害耳。”害人者终害己。

  (田复荐自《杂文月刊》)

  文/陈湘涛 责编/我不是雨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