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大道至簡,哲學
  • 发布时间:2015-01-08 14:54

  七彩陽光自然匯合在一起,就是白色光;而將所有的油畫顏料平均攪和在一起,就成了黑色。哲學和物理學上都說明同一個道理,黑成就白,白成就了黑。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任何不同顏色的極致重新構成,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看來複雜難懂,實則簡單。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懂,最難懂的道理也往往最簡單。天再大,道再遠,都只存在於我們的一念之間。這就是大道至簡的真諦,也正是世界萬事萬物的本質狀態。

  從幾億光年之遠看千千萬萬個星系,無非是一團團星雲。我們存在的太陽系只是在某個星雲裡的一個小點,地球更只是小點裡的微塵罷了。有意思的是,用最高倍數的徠卡電子顯微鏡觀察人體構成的最基本組成元素,那正是類似宇宙星雲的狀態,混沌又有秩序。外太空和內太空結構有它極其相似的形狀,瞭解了這些繁和簡就不會再關心「人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種無解的問題。好好活在當下,才是最實在最簡單的真理。

  那麼簡單活著究竟是如同老莊的無為灑脫,是像孔孟般修身為國,是菩薩追求解脫,是基督尋求原罪救贖,還是信仰阿拉唯一真理,這就在於每個人內心的追求境界了。不過,就中國當下的環境看來,似乎哪個選項都不能完全適應當下,又或許哪個選項都能為當下好好活著提供點有意義的借鑒。隨著文明的演進和各地之間越來越密切的交流,海量的資訊湧進我們的思維,影響我們的判斷,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解崙語譚孟般修身為國,是菩薩追求解脫,是基督尋求原罪救贖,還是信仰阿拉唯一真理,這就在於每個人內心的追求境界了。不過,就中國當下的環境看來,似乎哪個選項都不能完全適應當下,又或許哪個選項都能為當下好隨著文明的演進和各地之間越來越密切的交流,海量的資訊湧進我們的思維,影響我們左右我們的心性。我在反復無常環境中經歷了七十年的起起落落之後,還是找到最容易的生存之「道」:簡單才能守住本我,安穩生存,歡喜生活。

  大道至簡意味著「少而精」,相對而言,博大精深就是「多而廣」,它們既矛盾,又是一體兩面。大道至簡與博大精深能相互轉化,融會貫通。融貫中西、博採眾長只是基礎,那會成就「博大精深」。然後再整合創新創造力,跳出原來的框框,去粗取精,抓住關鍵,剔除無效的、可有可無的、非本質的東西,融合成少而精的東西,即是「大道至簡」。「為學日增,為道日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極簡的生活時尚

  自從九十年代在設計乃至整個時尚領域流行的極簡主義,正好印證了博大精深又大道至簡的道理。極簡主義Minimalism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六十年代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系,又可稱為「Minimal Art」,以最原初的事物自身或形式展示於觀者面前為表現方式,意圖消彌作者借著作品對觀者意識的壓迫性,極少化作品作為文本或符號形式出現時的暴力感,開放作品自身在藝術概念上的意像空間,讓觀者自主參與對作品的建構,最終成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參與者。極簡主義以簡單到極致為追求,九十年代從一種藝術流派延伸影響到人們的生活。首先影響到設計領域,感官上趨於簡約整潔,品味和思想上卻更為豐富、更為優雅。

  極簡主義Minimalism甚至是當下很多人奉行的一種生活哲學。美國蘋果公司前CEO喬布斯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喬幫主在最完美的人生節點上離開人世,他留給我們的不只是幾款科技產品,而是一種審美態度。因受漢傳禪宗以及德國包豪斯學派影響深遠,他做人做事的點點滴滴中都深深烙上「簡約」的標籤。他寧可將自家的大部分空間空著,只因為找不到簡約又禪意的傢俱。對簡約的極致要求是Apple產品後來影響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簡約可不是粗製濫造,更不是將功能降低,而是在保持所有繁複功能的基礎上,將內外應用功能設計盡可能簡化,更符合人的親近感。

  在手機市場已經氾濫成災時,喬布斯還是執意走入手機市場,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這個「瘋子」。諾基亞、摩托羅拉兩大巨頭佔據了大部分市場,與他們爭奪市場份額,相當於在虎口搶肉。然而幸虧那個人是喬布斯,他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他也守住了自己的本心。就在一片噓聲中,他發佈了Apple的驚豔之作iPhone。只憑藉一款iPhone 4,喬布斯就打遍天下無敵手。當時的手機什麼形式都有,有九宮格鍵盤,有二十六全字母鍵盤,滑蓋的,翻蓋的,直板的,高圖元的,可謂是魚龍混雜。iPhone,一個home鍵和一塊外形幾乎都以iPhone為標桿。現在再去手機市場上看,無非是長一iPhone引領的極簡主義,再也沒有來翻去的麻煩,清一色的iPhone翻版。設計最是簡約,功能卻極為強大。簡約不簡單,博大精深卻又大道至簡。

  另一個極好例子是宜家IKEA,來自瑞典的家居館,以簡約北歐特色暢銷全世界。以宜家家居為代表的簡約室內設計最近非常流行,現代以簡約高效為主軸的都市生活,正好需要這種風格。然而宜家的簡約不僅僅在於傢俱設計,還在於自行組裝。由於很多傢俱需要消費者自己組裝,所以都是以最簡單工藝為主,既可以讓消費者有機會自己動手,也不會因為太複雜而失去動手的樂趣。宜家的簡約在於給人的視覺享受,可是每個簡約設計的背後卻是費盡心思化繁為簡的過程。比如一個燈飾的設計,它既要發揮最基本的照明功能,又要畫龍點睛般的協調整個環境氛圍,更不會因太華麗而破壞簡潔的氛圍。這種種都是幾經考究之後,留下來最具神韻的一筆,其他就勇敢地丟掉。甚至有英國評論家這麼形容宜家:「它不僅僅是一個店,它是一個宗教;它不是在賣傢俱,它在為你搭起一個夢想。」

  莫貪心,守住心

  藝術和企業是如此,做人亦是如此。當外面的環境越是複雜,我們越是需要守住本心。這是個說起來簡單,要做到卻是很難的事情。當下中國社會上正掀起復興中華文化之風,圍棋、古樂、茶道、私塾、書法等等古代人修身養性的生活方法。這當然是好事,在經濟物質富足的條件下追求精神的進步「倉庫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本就是人類文明的前進狀態。然而,關鍵在于,我們想要復興的僅是外在形式,還是中華真實精神內涵?

  復興中華文化不應該是恢復背背詩經、喝茶焚香、彈琴下棋的形式,而是要真正領會其中形而上的情操升華。讀老莊是為了豁達出世,讀孔孟是為了長養德行,喝茶為了愉悅身心。如若為了讀古收而讀書,為了喝貴茶而喝茶則走到了形而下的歧路上去了。功利心太重,依然無法自持自重。也許形而下是形而上的必經之路,畢竟中國在經過兩百多年的內外爭戰與精神空虛之后,一下子找回在歷史中遺失的文化精髓是很難的,需要借助于形式化的表現慢慢達到啟發丙心的結果。找到本心,并守住本心,本非易事。這需要自己從點滴的修身養性中悟出來,真正的道是無法用語言說明白的,能讓別人說明白的就不是道了。首,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禪宗也說「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良也!

  根據佛家的說法,雖然每個人都有慧根,但慧根有深有淺。六祖惠能所主張的「頓悟」需要人有極高悟性,就像孫悟空當年向菩提祖師學藝時所受的那三下戒尺。而惠能師兄神秀主張「漸悟」,就是說在日常禪修中逐漸開悟。當然後來惠能的南禪慢慢佔據主導。在我看來,頓悟、漸悟都沒有實質區別,都是說「開悟」,是人的思想境界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的過程。只要能在魚龍混雜的當下,真正的中國人不斷提升自我,又何必計較悟的途徑是「頓」,還是「漸」呢!

  經營為道,簡而化之

  同樣的道理拿到國家、公司經營中一樣適用。我一直在宣揚一個高端哲理概念「經營」。英文Management,一般翻譯成中文為「管理」。「管理」一詞在中國幾千年前的文獻中就出現了,不算稀奇。但是現代商業中的management 卻是來自西方的概念。單單使用「管理」一詞來解釋management是完全不夠,是有缺憾的,我認為要能完全表達出現代商業中management真正涵義還需要把「經營」這個宏觀理念無縫對接進到執行技術面的「管理」去。Management是大道至簡的一個全方位概念,簡而言之,經營和管理必須相輔相成。

  管,原意為細長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達。使之閉塞為堵;使之通行為疏。管,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結合。所以,管既包含疏通、引導、促進、肯定、打開之意;又包含限制、規避、約束、否定、閉合之意。理,本義為順玉之內部紋理而切割,代表事物的道理、發展的規律,包含合理、順理的意思。管理猶如治水,疏堵結合、順應規律而已。所以,管理就是合理地疏與堵的思維與行為。

  從秦始皇開始的中華故國兩千年來,卻不是這麼做管理的。秦始皇統一中華之後,權力高度集中到中央。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擁有權力的地方和中央官員就能獲得比平均水準高出很多的資源。久而久之,承襲下來的中華文化中就有了「官本位」的思想。官,不是為人服務的,而是管治人民的,是高高在上的,他們自己也稱呼自己是人民的父母。所以「管理」這個中國文詞的意思運用到政府、企業中,都深深打上不平等的烙印。這個「不平等」的暗含之義是:我是上級,所以我說得都對,下屬只能聽從我的命令。習氣使然,這個根深蒂固的思想也帶到了企業運營中去。在創業初期和賣方市場中,老闆自上而下地拍板能保證效率,下屬和消費者都是企業的附屬。可是在競爭激烈的當下,市場逐漸飽和而轉變成買方市場,這樣無價值的拍腦袋企業就無法繼續安然生存下去。國企、央企、軍企、紅企憑藉其權力壟斷,也許還能苟延殘喘些時日,但民企卻碰上這迎頭棒喝,不知所措。也許這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是件好事,因為越是遇到挫折才越能促進自我改善和提高,能更適應這個物競天擇的市場。當國企甚至於政府拖著沉重的心理優勢緩緩醒來時,一定為時已晚,民企以及人民自己就能撐起中國全部天空了。

  所以,常見於企業中的管理工作,往往是自上而下,關注細枝末節的工作。這些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公司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的正確性,這就是說企業需要全方位的簡明扼要宏觀經營戰略規劃。「經營」的理念應該和「管理」手段一起有機組成中國企業現代化的management。經營,是返璞歸真的狀態。經,本義為紡織中的經線。在紡織時先將經線固定在織布機上,再由梭子帶著緯線在經線之間穿梭織成布匹。經線就是框架,決定著布匹的長寬。營,四周壘土而居。這就如同蓋房子,經營就是先想好要蓋什麼樣的房子,一層還是兩層,多長多寬,什麼佈局。一當這些目的目標決定之後,才是搬磚運瓦,上樑封頂,成本管控,然後再說裝修風格,家居擺設。那就是管理的責任了。

  相較於管理而言,經營更應該是大氣磅礴的宏圖偉志。由於不計較細節,經營更容易專注企業的核心本質,是逐漸剝去層層繁文縟節後的極簡本義。對市場而言,企業的經營核心應是,為目標客戶創造價值。我在授課過程中,經常教育企業家學員,要學會做減法,減掉不必要的累贅,把公司所有稱得上「核心」的東西只保留兩三個,表現在企業願景、公司文化、品牌slogan、核心價值觀等等方面。只有簡,才能精,才能專注。然而可笑的是,不但我們的企業家們沒有做到,他們總是貪多,核心價值常常就是一堆,就連國家也是如此。有次在路邊看到偌大一個看板上寫著社會主義中國的核心價值觀,赫然印著二十四個大字,十二條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一堆一堆的核心。「核心」居然有十二組,到底哪個才是應該全力以赴認真對待的真正核心?還是根本就沒有核心!反觀美國人的核心價值觀,他們沒有像中國一樣到處張貼大海報寫上核心價值觀,那是因為他們的核心價值觀早已經深入人心,不再需要用形式主義的東西來印證。而且人家的核心不是長篇大論,是一個字,「人」。我們平常看到美國憲法裡一再提到的「自由、平等、博愛」就是他們的立國準則,其真正內核是個人價值至上的主張,尊重每一個人的一切正當權利。大道至簡,中國永傳不朽的簡單易懂核心價值更應該是「真誠」,是「仁義」,不是嗎?

  大道至簡,The simple is the best,是我們中國人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時期就提出來的哲學概念,可惜的是,今天的我們卻只能在歐美國家中找到了它們的真意和實踐。真心期望我們中國人很快就能找回這個順天應人的簡單道理:人是核心,尊重個人。讓每個中國人不分東西南北都能充分自由地發展自己個性,活得自由自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