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时代技术之于二维动画艺术的重要性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二维动画,计算机辅助动画,动画创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8 15:24
摘要:如今设计界,电脑技术愈发显现出其超凡的独特魅力。动画设计相较之其他设计,与电脑技术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电脑辅助技术的出现,为创作者实现思维创新提供了更为便捷、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得动画创作达到更为理想的境界。
关键词:计算技术;辅助设计;传统动画;动画艺术
引言
1907年,美国人布莱克顿利用摄像机技术拍摄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开启了动画的奇幻大门,拉开不同于真人电影的银幕艺术之门。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电脑技术在动画设计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电脑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整个动画影片的设计过程中,创造出更具视觉吸引力的艺术作品,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现下就连传统的二维手绘动画制作也离不开电脑技术的辅助。可见电脑辅助制作技术之于动画创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动画数字制作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CG技术发展之势如火如荼,迪斯尼、梦工厂等大制片公司都致力于三维动画的制作:《神偷奶爸》、《月神》、《冰雪奇缘》等都尽显数字技术之能,模拟逼真绚丽的视觉效果。不仅在三维动画中尽现电脑数字技术别样光芒,当下的二维动画制作中它同样大放异彩。数字技术与动画的完美结合,给传统动画制作带来了技术与艺术的飞跃:提高效率、效益,优化整体效果。
三维动画虽能模拟逼真的现实效果,但传统二维动画依旧独特魅力使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传统的纯手绘形式已不能适应当下技术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因此,以提高制作效率与利润为前提的数字技术融入到二维动画中的制作过程,是当今动画发展之大势所趋。
二、传统二维动画的制作
1、关于传统二维动画
谈及动画,远可以追溯到古时代刻在壁石上奔跑的动物,近则如古代民间的皮影戏、走马灯、变戏法的晷盘。但若提及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动画,业内都默认动画始于摄影技术出现之后。可见动画生来与科技即密不可分。科技的进步也在为动画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众所周知,动画顾名思义,即是让连续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并因医学“视觉暂留”现象,使人眼产生活动影像的视觉效果。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一个连贯流畅的动作需要24幅静帧画面组成。一般而言,若干个动作组成一个镜头,再由若干个镜头组成一部完整的动画片。可想而知,一部传统的二维手绘动画的工作量之大,所需人力物力之大。
2、传统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
一部二维手绘动画的制作是项大规模的集体团队协作工作:制作周期长,工作量中很大。传统手绘动画的制作过程分前期策划,中期创作,后期合成三大部分。
1)前期。前期策划。根据剧本导演设计场景和角色造型,绘制分镜头脚本,录制角色对白。为实现音画同步保证画面效果,角色口型及肢体动作需要与声音匹配,因此,需要依照已录制完成的对白素材重新绘制有声分镜头脚本。导演还需根据剧情和分镜头脚本完成控制进度规划的摄影表,以便集体作创作参考,协调统一。
2)中期。在导演完成的分镜头脚本及角色造型设计基础上,原画师画出设计稿、动作设计,再交由动画师根据原画完成逐个分镜头的动画、动检、清稿、描线。
3)后期。加工完成的动画对照摄影表完成扫描、上色,进入合成阶段,并结合剧情需要制作特效,配音,输出。
三、计算机辅助动画的制作
1、计算机动画的发展
新时代下,传统的纯手绘动画已经远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计算机辅助动画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是动画技术革新的必由之路。196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创作了第一部计算机动画,拉开了计算机辅助动画的序幕。十年后一部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饥饿者》,通过电脑生成两个关键帧中间的补间动画,虽然现在看来画面效果不尽如人意,但仍然是动画技术进步的一大壮举。
前文有提到,传统的纯手绘动画的工作量是极大的,且主要集中于辅助动画师工作板块,即通俗所言的“加动画”--依据原画师提供的两张关键帧动画,基于运动规律完成关键帧中间补间动画,按每秒24帧的播放帧率,一秒钟的动作需要纯手工绘制24张画面。可见一个完整的镜头,乃至一个完成的影片所耗费之巨。介于此,为减轻工作量,简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计算机辅助动画在电脑硬件与图形图像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应运而生。
2、计算机动画的分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动画技术的进步,同时动画对新技术的需求要求计算技术不断革新,二者的发展相辅相成。一般而言,计算机动画分为计算机辅助动画和计算机造型动画两种。
1)计算机造型动画
计算机造型动画即是通常而言的三维动画。通过三维软件建模,设计模拟真实效果,进而进入动画设置,完成动作调试,最后生成动画。几乎整个操作流程均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
2)计算机辅助动画
计算机辅助动画,则是动画创作者,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完成二维动画的创作。在计算机二维动画创作过程中虽然同样遵循传统二维动画的创作流程,但因为计算机技术的融入,极大程度地节俭了创作工序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计算机辅助动画的制作流程
1)关键帧。
前期工作与纯手绘的二维动画的基本工作大同小异,策划、剧本都完备的前提下,设计角色造型、场景、分镜头等前期工作。并可以根据需要绘制出动态分镜头脚本,这样更方便此后的原画和动画完成工作,有直接的可参照对象。
在计算机辅助动画制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要数关键帧,即原画。关键帧可直接利用二维辅助软件绘制,也可通过扫描铅笔线稿以数字化形式输入。继而动画师再对扫描或直接绘制的关键帧进行动画补间制作,完成一个动作、一个镜头的制作。这样的数字化操作,大大简化了手工操作所不能避免的繁琐程序。数字化编辑的最大优势即是可以对编辑处理过的画面可以直接存储、再利用以及方便修改。
2)中间画
中间帧即是两幅原画之间的动画帧。在传统手绘动画中,这些都是需要动画师手工绘制的。在在计算机动画中,这些中间帧可以通过电脑系统生成两幅关键帧(原画)之间的中间张动画。生成的动画流畅、精确,不仅节约成本且提升工作效率,优化画面效果。
3)合成
动画的每一帧幅画面基本都是由两部分构成--背景和人物。背景则是多个不同远近关系的物组成。在传统二维手绘动画的制作中,为表现类此不同远近、虚实关系的运动画面,利用赛璐璐片达到多层画面叠加合成一幅完整的帧画面,制作过程中要求精确的对位,因透光性的影响,一帧画面至多能用4张透明胶片,这样一来制作更为丰富复杂的画面效果加大了实施难度。
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发展,为动画创作者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难题。便利的计算机技术即是基于这样的层实现动画制作--分层方便简单,对位精准快捷,一般而言单帧画面没有层限制,并可以对图层的位移、旋转、透明图、缩放等属性直接编辑操控,效果直观明了。
计算机技术的另一大优势则表现在可即时观察画面效果并加以修改调整。此外,计算技术还为动画提供了“库”的存贮功能,绘制的角色造型、道具、动画等皆可存储入库,便于反复利用或修改再用。库的存在为系列动画的制作带来的极大地便利。
四、结语
何谓“动画”?耳熟能详的“会动的画”已然不足以解释当今的“动画”。央视动画导演陈家奇先生有言:“动画不知是一门文化艺术,它是一项集科技、文学、美术、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二十世纪中叶,计算机辅助设计参与动画的创作,随后逐步产生了二维动画辅助设计系统。时代发展的需求,动画行业的发展必然要借助计算技术的辅助,才能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生存空间;高新技术的注入,为动画带来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进而制作出更为美轮美奂的效果。如今数字信息已经深深渗透到我们的动画制作行业,传统动画的多种局限性因电脑数字技术的融入而迎来新的生机和活力,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将推动动画迎来更瑰丽的艺术盛象!
参考文献
[1]邓亚刚,邓有立,步玉程.动画制作流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托尼-怀特(美),彭月橙(译).从铅笔到像素--数字动画经典教程[M].北京:人民邮出版社,2012.
[3]余为政.动画笔记[M].北京:海军出版社,2009.
[4]张莉丽.浅析电脑技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J].四川:技术与市场,2012.
[5]赖明星.浅谈动画技术与艺术结合方式的改变[J].北京:消费导刊,2009.
沈浩 何子凤 徐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