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也“受累”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农作物,研究生
  • 发布时间:2015-01-09 14:56

  近日与一名常跟领导的记者聊天,说到一桩趣事。数年前,当地迎来一名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履新没几天,就要去农村调研,陪同调研的还有分管全市农业工作的副市长。

  副市长对农村工作十分熟悉,调研途中,也对该市农村工作做出许多部署。市委书记却是听的多、说的少。

  这下可急坏了随行记者。一条新闻写出来,总不能全是副市长发表指示,真正的主角一语不发!

  后来,大家才发现,市委书记绝不是低调,而是不知从何讲起。这名书记打小没在农村生活过。从大学到研究生,学的都是工科。参加工作后,辗转过组织、交通、招商等多部门,唯独没有农口工作经验。“不夸张地说,他连许多农作物的名字都叫不出。”

  我接着问朋友,这名书记在当地口碑如何?朋友说,书记虽然不太懂农业,但对于抓工业园区建设却很有一套。他在当地担任一把手的4年,经济发展,城市面貌改善,口碑还不错。

  这个朋友还说到一件趣事,一次全市开大会,市长讲了两个小时,书记只讲了十多分钟。可如果报纸上刊登出来,市长的讲话比书记还长,有些不合适。最后领导拍板,甭管书记、市长的讲话,统一使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强调”。

  后来,我把这两件事说给一名担任过县委书记的官员听,这名官员笑着说:“当一把手也不容易呀!其实,哪个一把手,真正敢说自己既是经济专家又是教育专家,还是农业专家呢?可没办法,当了一把手,被逼着当专家。似乎你就应该什么都懂。”

  这名官员又说:“一把手不懂农业不要紧。只要他懂得如何选拔一名懂农业的人当农业局长,就是称职的一把手。可是,也有另一种认识,只要领导出席的会议,领导的讲话就应该比其他人长,领导就应该懂得最多。如此一来,违背客观规律,领导也受累。”

  本刊记者 龙在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