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汽车之源头
- 来源:汽车纵横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李鸿章,冯如,慈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29 08:24
1865年,英国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护城河边,铺设了500米“展览铁道”,自此火车传入了中国;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招商局,自此轮船传入了中国;
1911年,冯如携两架飞机回国,自此飞机传入了中国……
然而,汽车于何时传入中国?中国第一次出现汽车的地点是哪里?中国第一次出现的汽车是什么牌子?中国第一次出现的汽车又是哪个国家制造?……这些问题犹如谜团一般,长期以来摆在了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及广大读者的面前,亟待破解。根据调查,回答这些问题的人,或是漏洞百出、或是哑口元言。真正回答正确的,可谓凤毛麟角、寥若晨星。缘此,实有必要向读者作一次解答。
在寻觅、考证汽车舶入中国源头的过程中,首当其冲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现存北京颐和园的慈禧皇太后御用汽车到底是不是传入中国的笫一辆汽车?因为很久以来,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大众,在提及这辆汽车时,经常称其为“中国历史上第一辆进口汽车”。但是,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而欲回答此问题,必须首先辨别、澄清该车的品牌、国籍。
2000年夏,作者在该车陈列现场做实地深入考察。并与颐和园文物专家作了探讨、研究。在浏览浩繁史料后,得出如下结论。即:在该车车身上,从未寻见有人传言称“该车系德国制造的奔驰牌汽车”的证据,故此种说法不能成立,只能视作“传说”。不仅如此,至今德国奔驰汽车公司亦从未正式表态,称对该车具有品牌所有,亦从未出示过该车系奔驰品牌的确凿证据。况且根据史料记载,奔驰牌汽车系于1913年始来中国。为此,该公司于2013年在北京还特地举办了“奔驰来华100年”纪念活动。上述事实充分表明,如今没有理由继续称慈禧皇太后御用汽车是“奔驰牌汽车”、“奔驰汽车二代产品”、“传入中国最早的汽车”。愿此种说法到此为止。
相反,作者在2000年及以后的实地考察中,多次亲眼见证:在该车上下车的脚踏板上,有镂空英文“DURYEA”字样,本着重证据的原则,只能视该车为美国“图利亚”牌汽车。为了进一步求证,作者特地经从美国福特汽车博物馆调阅了美国图利亚汽车公司档案,得悉慈禧皇太后这辆御用汽车系该公司于1896年所制造的13辆车中之一。是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以重金在香港购得,作为慈禧皇太后寿典贡品于颐和园呈献。
提及此车,就不得不提叶赫那拉·慈禧皇太后。此人在满清王朝统治中国267年的历史中,将泱泱中国命运走向牢牢掌控在手中。在一个本由男人杷持中国最高权力的一统世界中,居然两次由她决定了皇位继承人,三次由她垂帘听政,亲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皇帝,极大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走向,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声名显赫、影响至深的“重量级铁腕人物”。
纵观慈禧皇太后的一生,不难发现其中贯穿着两大特点,即:在政治上极力追求权势;在生活上则极力追求享受。这位威严的老妇人,执意为了在自己60岁生日操办一场气派恢宏豪华的寿典,不顾国家的安危,在中日甲午交战的隆隆炮声中,竟然挪用海军经费540万两白银,在乾隆帝清漪园遗址,大兴土木,修建占地290公顷的颐和园。浩大的工程,耗时7年后,于1893年草草收工。它集办公、居住、游览、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园,是慈禧皇太后的行宫。由于每年春、夏、秋三季她都住在这里,故又称作她的“夏宫”。但是,她万万没有料到,1894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且前线清军节节败退,在她生日这天,日军攻陷了大连。在举国上下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这位“老佛爷”最终无奈不情愿地被迫放弃了这场梦想中颐和园的歌舞升平,改在宫中举行。
在新落成的颐和园内,慈禧皇太后的生日庆典先后共举办五次,即:1894年的六十岁生日(后改在宫中举行);1897年的六十三岁生日;1902年的六十八岁生日;1903年的六十九岁生日;1904年的七十岁生日。
根据该车脚踏板上英文“DURYEA”字样,鉴别该车系美国图利亚汽车公司制造,再查对该公司造车档案,表明该车制造于1896年。如果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若以此车作为生日贡品呈献给“老佛爷”;就必须以1896年与上述五次寿典举办年相对照,根据比照,可以看出,1894年慈禧皇太后六十岁生日庆典时,该车还尚未制造,故不可能来到中国;1897年生日庆典时,该车尚未耒到中国,故也不可能作为贡品呈献给慈禧皇太后;唯有1902年慈禧皇太后六十八岁生日庆典时,在经历了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这位挟持光绪皇帝怆惶出逃西安,待1901年李鸿章与八国侵略军签暑了屈辱的“辛丑和约”,返京回銮后的皇太后,才有心思,有条件,再度重温筹划她的豪华气派寿典美梦。于是,理应在1902年11月9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十)慈禧皇太后六十八岁寿辰之际,宠臣袁世凯才有可能藉机呈献了这份煞费苦心、独出心裁、颇为时髦的洋贡品------汽车。
其实,孰不知,早在约一年前的1901年底,一位名叫李恩时(LEINZ)的匈牙利商人,己经将两辆美国制造的奥斯莫比尔(OLDSMOBILE)牌汽车运抵了上海,其中一辆卖给了宁波商人周湘云,另一辆卖给了犹太富商哈同。1902年1月30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例会讨论后,决定颁发予“临时牌照”,月缴税费两银元,准许上街靠右侧行驶,自此刻汽车驶入了古老的中国,中国人破天荒地见识了汽车的模样。屈指可算,此车比慈禧皇太后御用汽车早到中国283天(相当于九个月二十三天),故有理由理直气壮地称为“传入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而慈禧皇太后御用汽车只得屈尊,俯首称臣。
然而,至此寻觅、考证中国汽车源头的工作,并非大功告成,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因为尚有未解之谜有待破解,令作者寝食难安。那就是:虽然汽车传入中国的时间、地点、品牌、制造国、购买者等均己求证清楚;但是,目前对“第一车”的车型外观尚难定铎,原因是:目前掌握的1901年款奥斯莫比尔汽车照片,既有单排座位车,也有双排座位车。因为截至目前未曾发现、掌握当年匈牙利人李恩时运入中国两辆汽车照片证据.而文字记载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另外,最近查阅裕容龄撰写的《清宫琐记》,称:袁世凯向慈禧进贡汽车的时间在1905年,显然这与历史资料中的1902年不符,尚疑作者记述有误.上述疑惑还有待澄清。
集粹苑链接
近代汽车,虽然作为舶来品,由西方传入;但是中国古代历史关于车的记载渊远流长。
·4000年前的夏代,车正大夫奚仲,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车,被尊为“造车鼻祖”。
·出土于陕西省的秦始皇铜车马,展示了2000年前令世人折腰的中华造车工艺。
·史书记载,远在西汉,出现了利用车轮带动齿轮,传动车上木人敲鼓的计里鼓车。
·三国时代,机械学家马钧利用齿轮传动,发明了指南车,堪称造车史上的一大杰作。
·公元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供职于清朝钦天监的比利时籍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将一台可产生蒸汽的汽轮机安装在一辆叫作”布兰卡”的木制的小车上,成功驱动前行。并在后轴中间装了一根杆,藉助手轮调节小车前方向。经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汽车实验。经机械学家、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刘仙洲教授考证,它比1770年法国炮兵军官居纽发明的世界第一辆蒸汽汽车仍早约100年。南怀仁,祖籍虽在比利时,但是他在中国生活却长达29年,并且死在中国,葬于北京。中国可无愧:世界最早以蒸汽驱动汽车的国家,故中国可称为“汽车始祖”。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称南怀仁为“世界汽车鼻祖”。
文/姜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