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曾宪章的采访并不容易,他说自己不习惯于面对媒体,一直认为默默地做事就够了。当摄影师表示要为他拍照时,他腼腆地笑了笑,举止显得有些拘谨。
趁着拍照的间隙,记者仔细打量着曾宪章。看上去,他真的只是个衣着朴实、安静谦和的“邻家大爷”,几乎没有任何惹眼之处。在2014年“中国家族财富传承”论坛上,曾宪章作为嘉宾上台发言,现场有人呢喃:“这个老头有财富吗?”
但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我却从这位年龄比中华人民共和国还要大的长者身上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
我想,曾宪章后来成为一个震动中国政府科技、公益领域的游侠,必定与他曾经作为一个loser有关。尽管三十多年过去,他仍然无法彻底忘怀创业之初被西门子公司的一个秘书拦在门外三天三夜的往事。
现在,曾宪章在科技、环保、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公益成绩卓著。2008年,他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其颁奖时风趣地说:“曾博士,你这个奖杯很特殊,里面的黄金含量比奥运金牌还要重。”
当我问他玉山协会在深圳的分会为什么叫“育山协会”时,曾宪章说国外的NGO、NPO只是报备制,不需要核准,而中国情况不同。他举了美国的盖茨基金会和台湾的慈济基金会为例,这两家组织做了大量的公益才正式获准进入内地,而玉山协会尚需在内地做出明显的成绩,而目前还处在跟政府建立信任的过程。
用“朴实”一词来描述曾宪章或许再合适不过,无论是衣着还是气质,但他行事风格却颇为果决-影响有决策权力的人。他说没有决策光热闹没用,“如果请我去,颁一个聘书给我,请我吃一顿大餐,鼓掌叫好,回来就没有了,没意义。所以我经常笑他们发聘之日就是解聘之时。”
《“游侠”曾宪章》
作者:章伟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