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生活在“云”端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
  • 发布时间:2015-02-03 08:45

  大数据到底有什么用?管你衣食住行,没准还管找对象

  让我们先来试想一个让广大单身男青年激动的场景:

  某个晚上,一位男青年用手机上的某个APP购买了一张电影票,刚走进电影落座,手机就接到了这么一条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好,您于XX时购买一张XX影院《XXXX》电影票。我们于刚才售出您邻座的票,是一个女生,根据她的购票记录,我们判断她单身的几率是99.9%,且近半年来你和她观看电影的契合度为85%,请您务必留意、勇敢搭讪。”正在这时,一个妹纸孤身一人向他的方向走来并最终落座在旁边。

  那么问题来了:此时这个男青年是搭讪呢、要电话呢、还是打开微信扫一扫呢?

  这其实是近期在贵阳举行的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的官方微博发的一条段子,先抛开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问题,这个段子无疑为我们展示了大数据在未来生活服务上的一种可能。

  从网购平台根据消费数据推测出商品销售的地区性差异,从而针对不同地区定制不同商品;到近期微信利用朋友圈的数据分析,针对不同收入用户推送宝马、VIVO、可口可乐三则不同的广告,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或是否真正懂得大数据的意义,“大数据”,已经开始浸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刚过去的2014年,贵州确定了着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省长陈敏尔在省政府召开的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强调:大数据是大产业、大机遇、大红利,发展大数据既是我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现实选择,更是我省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选择。

  “大数据”,也许正是贵州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机遇和可能。

  大数据究竟要怎么搞?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2014年4月,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大会公布《关于表彰2013-2014年度数据中心优秀单位的通知》,贵阳在“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评选中居榜首。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从年初在北京举行的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开始,这一年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纷纷在贵州开工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成和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也相继落户贵州,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获得工信部批复、全面启动了“7+N”云工程建设……这一系列大手笔,都是贵州走上“云端”,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先头兵的坚定步伐。

  如果说以上是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底气、条件和决心,那么如果调动全民力量和智慧参与进来,则是让大数据真正接地气、服务于民的重要因素。

  去年9月,2014中国“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在贵阳启动,本次大赛由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清华大学、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主办,阿里巴巴、百度、赛伯乐等联合主办。本次大赛开放了部分政府数据目录,供参赛者准备作品之用。以“智慧交通算法大挑战”分支赛为例,大赛就为参赛者提供了大量真实贵阳交通数据,以供进行真实大数据算法比拼。

  当然,这样有诚意接地气的比赛也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好手参赛,据初步统计,初赛参赛队伍已超过8600支。翻看进入复赛的项目名单,从“无忧停车助手”、到“云计算脑健康管理软件”,再到“机遇宠物兴趣的社交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旅游定制”,参赛项目几乎涉及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赛已成为一个平台,通过对全世界大数据商业模式的征集、评选与深度挖掘,将优秀“大数据项目”引进到贵州来,调动全民的智慧,让“大数据”真正为人服务。

  大数据到底怎么用?大数据商业模式比赛也许可以告诉你

  说了这么多,大数据究竟能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带来哪些好处,也许正在举行的“智慧交通算法大挑战”能说明一点什么。

  袁光浩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贵阳人,作为一名IT从业者,他的根据本身的特长和兴趣报名参加了这次比赛,并且成功进入的复赛。根据他的介绍,本次比赛由贵州省经信委、贵州省交通厅与阿里巴巴联合主办,初赛由省交通厅开放了一部分贵阳市的实际交通数据给参赛者,参赛者提供一定的算法和方案来控制城区红绿灯,以达到最大限度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

  袁光浩说:“他会告诉我们某事某刻在某个地点经过的车辆数是多少,我们根据这个流量,加上历史流量数据作为我们的输入,来决定贵阳的几百个红绿灯怎么控制,然后把我们的方案提交回阿里巴巴的服务器,然后由服务器进行模拟演算,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方案。”这样的交通管理方案能根据实时数据进行红绿灯的控制,某个路口红灯亮的时间、间隙都可能根据实时路况进行调整,从而更灵活的应对交通管理。

  因为本身的职业,袁光浩平时对大数据就很关注,也颇有研究,“大数据的大不尽在于数据量的大,也在于数据的多维度。以我熟悉的交通领域为例,交通数据的采集就可能包括路网传感器、通信基站、手机GPS等多方面的数据总和。大数据时代是关乎每个人的,也许你没意识到,但你不经意的一个行为,比如人打开一个导航APP,进行一次搜索,就为交通数据增添了一条信息。”

  而对于本次大数据商业模式比赛,袁光浩也非常认可,他说:“以往欠发达地区某发展,总是捡一些发达地区‘剩下的’产业形态来搞,但贵州这次搞大数据发展就很好很有战略意识。像这个比赛,可能就会吸引很多优秀的资源来到贵州,这将整体推动贵州的发展。”

  除了本次比赛,袁光浩还想做一款APP,“是基于贵阳交通的,范围很小,但会非常细致非常本土化,可以提供非常精细、实时的交通导航服务。”

  无独有偶,在本次两会期间,委员张锋也提出:“应多开发一些服务贵州的客户端。”作为贵州奥斯科尔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对大数据的发展也很关注,“大数据库谁都可以应用,但是我们要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让贵州省能够走出去的客户端。”在张峰委员看来,贵州恰恰就是缺少本土研发的应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将贵阳建立成为全国首个Wi-Fi免费的城市,但是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客户终端,那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数据通道就要被别人使用。贵州缺少与大数据产业相关联的客户端,而且五大新兴产业都将要以大数据为中心,多多研发本土App应用,就能逐渐实现所谓的‘云到端’。”

  集齐七朵云,贵州可以召唤什么?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省全面启动了电子政务云、工业云、电子商务云、智能交通云、智慧旅游云、食品安全云、环保云等“7+N”云工程建设。去年10月“云上贵州”系统平台的正式上线。这让贵州省成为了全国首个基于“云计算”建成省级政府数据共享平台的省份。

  这七朵云究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

  首先来看大家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本次两会上,政协委员钟春琍就提到了大数据在食品安全云上的应用,作为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她说:“从今年三月开始,食品安全云这块就由我们局来牵头,我们想通过大数据平台,搜集食品企业的数据,全部上传云端,这不仅仅限定于贵州,全国范围内的食品数据我们都要搜集,包括我们检验检测的数据、企业的生产数据等等。现在我们已经开发出了一款APP‘食安测’,用它扫一扫包装袋上的条形码就能得知食品的相关信息。”

  目前,食品安全云的建设由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行政牵头,钟春琍委员说,“现在已经有了486个企业加入进来,当然我们希望有很多的企业加入,这是一个多方面共同努力的事。同时数据多了也可以进行市场商机的分析,这也是吸引企业参加进来的一个点。”

  再比如现代人都喜爱的旅游,智慧旅游云的出现也算应势而生,去年10月28日,贵州省旅游局与贵州移动就“多彩贵州·云上旅游”大数据旅游云应用成果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联手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体验。

  经初步研究,黄果树、青岩古镇、荔波樟江、西江苗寨等景区成了第一批“4G网络”试点。目前,黄果树景区已经实现了WIFI全覆盖,游客在景区可以通过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轻松实现自助导览定位、自助导游讲解、二维码景区介绍、实时活动查询等等,实现轻松、畅快的自助游。

  当然,大数据能做的,远远不止不止这些……

  集齐七颗龙珠可以召唤神龙,那集齐七朵云的贵州将能召唤什么呢?那必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丨本报记者 张妙 杨雨稀 图丨本报记者 何天天 谭玫 杨雨稀 潘祖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