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金所 转型升级进行时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转型升级,金融资产,债券市场
  • 发布时间:2015-03-04 08:50

  从成立到现在不过四年多时间,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简称北金所)从一家地方性资产交易平台,一跃成为全国性债券和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四年间,北金所自主探索,不断创新,而行业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北金所也正在经历着一场转型升级。

  驶入债市蓝海

  转型,是从旧领域向新领域的跨越,是开启新的探索。转型之后,北金所“驶入”的债券市场,可以说是中国金融市场上一片最富饶,最具开拓价值的“蓝海”。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晚于股票市场,但已呈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自1997年6月中国银行间市场启动之后,中国债券市场改革速度加快,品种和制度创新层出不穷,近年来持续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今天,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形成了由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银行柜台市场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格局,吸引着巨量的优质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其中。

  我国的债券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三大类。企业债券是优质企业依其信用发行的固定收益凭证。相对于银行信贷,债券发行无须抵押担保,且收益率固定,因而市场门槛较高,发行主体普遍具备优秀的资质,多为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性国有企业,在所属行业中多居于龙头地位。举例来说,截至2014年12月4日,中国存量信用债发行机构共计3312家,其中长期评级在AA级以上的机构2676家,占比超过80%。同时,随着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高速发展,债券以其收益稳、风险低的特性,交易需求也日益旺盛。虽然受到“债市风暴”冲击,但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回购交易规模在2013年仍达到198万亿元,而同期A股市场成交规模仅为46万亿元。

  海外成熟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大于股票市场是普遍现象。截至2014年6月底,美国股市总市值为24万亿美元,而债券市场存量约为45万亿美元,债券市场规模是股市规模的1.8倍。在中国,随着注册制的实行、发行方式和交易方式的进一步规范,债券市场也正变得透明、公开和高效,因此,对投融资双方的吸引力正与日俱增。今天,国内的优质企业正逐渐改变依靠银行贷款和股市IPO进行融资的方式,转而将债券融资变为主要融资方式。企业债券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逐年增高,从2002年的1.80%,升至2013年的10.40%;与之相对的是,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比例从2002年的3.10%下降到2013年的1.30%。

  适逢改革窗口

  北金所成为债券市场成员,可谓恰逢债券市场的发展年代,也是债券市场改革最需要助推的窗口期。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时间紧迫。

  当前,“新常态”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未来数年将面临的基本形势,多种阶段性因素叠加,决定了中国经济将处于增速回落和结构调整阶段。通过政府大规模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难以持续,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国家出台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为核心的“新国十条”。由此不难看出,大力推动债券市场建设,是中国政府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旨在更好地推动金融深入改革,使之长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首先,由于债券利率普遍较低(尤其相对于民间借贷),且还款方式灵活,在融资成本控制方面更易操作,因此能够切实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4年末,固定利率企业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仅为5.52%,明显低于同期贷款利率。其二,债券市场的发展,能够引导越来越多的资金供求阳光化,从而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有效挤压“影子银行”的发展空间,防止金融风险聚集。其三,我国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改革问题,都需要建立一个发达、成熟的债券市场。最后,债券市场的发展能够倒逼银行贷款重心下移,从而使金融资源能够整体向小微企业倾斜,真正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

  北金所转型是对改革的响应,是对时代潮流的顺应,是将最优质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领域。因此,无论未来是坦途抑或险境,北金所都将勇敢前行。

  创新重任在肩

  高速扩张在给债券市场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使许多发行、交易等环节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如何协助监管部门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正是北金所进入银行间市场后的责任所在。

  我国信用债的发行多采用簿记建档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主承销商处于强势地位,项目负责人权力过大,机构收益与个人利益脱节,整个操作过程缺乏必要监督,导致市场上寻租行为广泛存在。

  在交易环节,为了活跃交易而引入的非金融机构投资人虽然使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增长,但囿于交易制度和结算制度的固有漏洞,“代持”、“养券”等权钱结合的不正当获利行为亦大行其道。不仅使发行人利益难以保障,也损害市场公平性,毒化了金融环境和金融市场。

  上述问题引发了2013年的债市风暴——监管部门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交易和结算环节进行了彻底的整顿和全面规范。然而,债市风暴之后,中国虽消除了债券市场上“灰色地带”存在的土壤,却也造成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人数量、交易规模大幅下降,市场流动性受损。如何在发展与规范之间寻求平衡,可以说是摆在中国债券市场建设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于债券市场既有困局,人民银行、交易商协会采取积极对策,努力将市场引向良性发展道路。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两项措施就是建设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集中簿记建档系统和银行间市场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交易系统。前者旨在通过集中、透明、留痕的手段,在不改变现有簿记建档业务流程与操作习惯的基础上,将项目创建、组团、询价、分销等一系列操作集成化,提高了簿记建档业务的效率,同时满足机构自身、自律组织、监管机构的监管、合规及风控要求。后者的目的则是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市场架构,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将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重新引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同时改进交易制度和参与方式。

  打造全新角色

  在债券发行环节,北金所是人民银行授权的集中簿记建档系统的技术支持部门,利用先进的系统规范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的全过程,为通过集中簿记建档系统发行的债券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披露服务及信息安全管理。通过简化集中簿记建档发行流程,不断提升簿记建档发行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程度,努力搭建融资主体、承销主体与投资人之间的良好桥梁。2014年3月14日,北金所成功完成“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债务融资工具”的集中簿记建档工作,这不仅是首单集中簿记建档业务,也是首单境外非金融企业人民币债务融资工具产品。2014年12月1日,集中簿记建档二期系统上线,以此为契机,未来,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全部主承销商将全面参与到北金所集中簿记建档工作中来。

  在债券二级市场上,北金所在交易商协会的统一协调下,与同业拆借中心、清算所共同打造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交易平台。2014年11月3日,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交易平台在北金所正式上线,并于次日达成首笔交易,它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深化完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银行间市场非金融机构合格机构投资人平台的建立,将充分发挥标准化债券市场合规透明、风险可控的优势,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为监管机构规范金融市场投融资行为提供有力抓手,为深化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行业角度上看,能够有效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架构,培育并引导非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规范交易,为银行间市场提供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有利于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丰富市场投资需求,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发现,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服务监管方面,北金所是国内唯一既擅长非标金融资产交易业务,也同时开展标准化金融资产交易业务的平台。通过北金所债券发行、交易业务产生的数据,监管部门能够随时研究、分析并掌握投资者的行为动向和市场的变化趋势,从而使未来的改革措施与政策方针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同时,监管部门的政策措施,也能够通过北金所更顺畅地向市场成员有效地传导。

  未来,北金所将进一步用好交易商协会入股后带来的更高信用,在不断探索、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与银行间市场各类参与人共同进行交易品种、交易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将集中簿记建档系统和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交易平台联动,真正打通债券一、二级市场,为非金融企业投资人提供债券一站式投资交易服务。此外,北金所还将借助在债券市场上已取得的授权和地位,在非标资产的标准化、证券化进程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对于年轻的北金所而言,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虽不一定会一帆风顺,但精彩肯定将继续。

  文|熊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