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药品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及措施

  【摘要】随着新医改的推行,促进了药品市场的不断繁荣。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搞好药品监管成为了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新研究课题。本文笔者针对西藏自治区药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藏药;药品市场;问题;措施

  西藏在改革开放以来,其医药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初具西藏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雏形。同时,在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伟大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这为西藏医药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而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的商品,西藏药品市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其意义重大。作为西藏自治区药品市场监管的主管单位,一定要把药品的安全责任揽在肩上,通过明确部门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稳步腿精药品监管机构队伍建设等有效措施,加强西藏地区药品市场的安全、稳定的健康发展。

  1 西藏药品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观念相对保守

  在西藏药品市场中,藏药占据很大部分,针对此类,他们无法正确的认识到藏医药在目前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出现一部分人认为藏医药没有中西医重要,认为它们依靠传统的方法进行诊断,在诊断中没有应用先进的医疗仪器,而且服用药物周期较长,无法与西药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在科技时代的今天,无法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

  1.2 制售假、劣药品的行为屡禁不止

  在9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对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五不放过”原则,开展一些列专项打假行动。由此可见,这些违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生产假药、劣药的现象依然猖獗。假、劣药不仅能使人们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还对药品市场的秩序遭受到破坏。

  1.3 零售药店及医药生产企业管理不规范

  药店销售人员的业务素质将直接关系到购药者的最后医治效果,也关系到药店的经营状况。虽然,目前很多药店对从业人员的学历、业务水平都有一定要求,但是情况属于个别情况。依然存在普遍性的学历低、水平低、对法律知识缺乏,还有一些药店甚至缺少职业药师。同时,由于药店从业人员的收入依靠售药量、品种等因素决定的,因此导致一些销售人员为了利益,不负责的向购药者推荐高提成、高利润、高价格的药品。还有一些小街小巷的药店,根本没有GSP认证或无证。

  1.4 药品市场主体信用机制缺陷

  在以往,药品市场主体在设立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内部制度不健全,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在药品研制、销售环节不规范、造价等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例如:作为应付突击检查,把相关标准、管理制度、检验设备等的摆设。其次,在销售过程中,出现虚假宣传、挂靠经营等非法经营行为。

  2 西藏药品市场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1 更新观念,了解自身特点,构建特色产业链

  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日前,召开了藏医药专家座谈会,指出藏医药历史悠久,有其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且作为天然药物,具有纯净无污染的特点,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文化、资源、科技等优势,逐渐形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构建属于西藏藏医药特色产业链,更好的为西藏经济发展及群众使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2.2 加强打击假、劣药专项行动,净化药品市场

  在西藏自治区也开展了数次专项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尤其在2013年,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连同拉萨市环保局、拉萨市环卫局等部门共同销毁了一批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中药材。此次销毁的物品中共计70多个品种,货值54.30万元,总重达8吨。因此,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全区药品领域“两打两建”专项行动,成果硕硕。所以,我们首先要抓源头,豪猪啊药品生产企业的GMP监管和批发(零售)企业的GSP监管。为了防止流于形式,必须定点落实责任制。其次,抓好市场调整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强药品稽查力度,不仅要做好日常监管,还需要定期开展专项打击检查。严惩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3 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主体信用体制

  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年初就开展了“五整治”专项行动,完善了信用体系的建设,并且进一步加快机制建设,从而推动了企业提升资粮安全管理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此外,我认为还需要共建一套完善的公示制度,需要对征信数据的开发程度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从而增强信用信息的透明度,要最大限度的避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出现,还需要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共享必须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只有这样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才能保障老百姓能安全用药,放心用药。

  总之,药品安全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甚至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主管单位形象,因此,在药品市场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必须加以规范。

  参考文献

  [1]吴蓬.药事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28.

  [2]崔佳,邵蓉.我国药品市场信用缺失分析及监管法律完善策略[J].食品与药品,2006(12):341,343.

  [3]何静.药品市场的政府监管与有效市场的建立[J].集团经济研究,2006(15):371-373.

  [4]谢寿坤,朱荣欣.论社会信用体系与药品市场诚信建设[J].中国药事,2006(01):65-66.

  普巴乔 普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