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6世纪,1684年,英国植物形态学家Grew发表了第一篇研究指纹的科学论文,这是指纹识别的雏形,实际的运用却跨越到了几百年后的20世纪60年代才被法美英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最初是用于鉴定身份侦破案件,由于指纹的独特性,每个人拥有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指纹识别作为一个生物密码,可以辨别每个人的身份。不过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领域已经开始涉及到指纹识别功能,说到手机的指纹识别,最早的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是西门子SL1088,1998年如日中天的西门子,发布了首款指纹识别功能的手机,曾经获得汉诺威工业设计大奖,其高规格的隐私和安全保护,在十几年后,指纹识别已经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当下的各大旗舰机型中,指纹识别也成为了标配,孰优孰劣,我们接下来看看这个神秘而又熟悉的新功能—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的第二个春天
2013年iPhone 5s的发布,将沉静已久的指纹识别再次引入消费市场,自此之后,指纹识别成为各个品牌旗舰的基本配置,指纹识别就像几年前的触屏手机,当人们习惯使用物理按键的手机,对触摸操作感觉不习惯甚至抵触,只有消费市场的考验才能证明其好坏与否,指纹识别也是如此,因此消费群体对此看法褒贬不一。
指纹识别为何能成为如今手机市场的标配功能?首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其诟病已久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最大的绊脚石,用户想要绝对的安全,厂商想给绝对的安全,在安全领域,不得不另辟蹊径,在此之前的面部识别和声音识别已经成为失败的案例,所以生物指纹识别技术在适当的时机进入了手机市场,因为安全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不过任何新产品新功能的上市,初期总是褒贬不一样,所以指纹识别技术如今的处境就是你觉得有用就有用,你觉得无用便无用。
生活中的实际使用
例如在iPhone上,指纹识别技术不仅仅是手机的一个功能,除了日常的手机解锁,私密信息保护是最基本的功能之外,指纹识别是未来iPhone生态圈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因为移动支付的市场前景越来越明显,不少用户平时在消费银行卡的时候,繁琐的步骤严重削减消费用户的热情,当你在支付界面只需要确认指纹便可以顺利消费,再也不用填写卡号、手机号、验证码、支付密码等等繁琐的步骤。
据数据表面,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在2014年第二季度已经高达16353亿元,全球移动支付市场将在2016年达到4000亿美元,苹果坐拥全球用户,怎么会放弃这个良好的机会,所以指纹识别对于未来市场份额巨大的移动支付场景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不单单是苹果,而是对于任何手机厂家来说,都是必争的领域,因为如今移动支付涉及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如充话费、团购、购物、物业水电费缴费,现在任何大型商场基本都支持手机移动支付,小到柴米油盐大到购房购车,就连春晚上的“摇一摇”和发红包都涉及到了移动支付。
背后的好与坏
移动支付已经渐渐成为流行的消费方式,而手机是现在每个人必备的,所以指纹识别在手机领域的火爆降临并非单纯的硬件“军备竞赛”,而是为未来的移动支付市场铺路,其次是手机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这几年共鸣的话题,手机隐私泄露,数字财产被盗等等问题,已经影响到每个人消费者,所以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在软件方向已经达到技术顶峰,其安全保护措施也是比较繁琐,如手机的隐私保护,设置多种密码和图案解锁等,相信不少朋友都遇到忘记密码的尴尬问题,所以在软件停滞不前的时候,硬件安全防护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指纹解锁可以最简单的解决这些问题,在操作敏感的个人信息和数字财产的时候,可以进行指纹识别确认,因为指纹的独一无二的特性。当然,指纹识别的高度安全性也隐藏着被破解的可能,现阶段除了技术手段保护之外,也需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因为个人的指纹信息一旦被破解,也就意味着终生破解,所以这是指纹识别极具争议的热点之一。
除了移动支付和安全性之外,指纹识别在未来使用不仅仅是这些方面,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善将是巨大的,手机连接的任何智能设备都将受益,如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可以使用指纹解锁直接打开家门,再也不用担心钥匙放在哪里了,汽车不需要钥匙,直接手机指纹解锁开门启动锁门等操作,这些只需要你轻轻将手指按在手机上。当然,这些需要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生态环境来完成的操作,现在只是开始,未来的指纹识别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而不再是移动支付,将会渗透到你生活的每个角落,任何一个手机能连接的场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