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逐渐规范,育苗行业已然进入了一个好时代。正是基于这一判断,新成立的广西科宏蔬菜育苗有限公司(下称“科宏”),计划年底完成规划,预计可实现年育苗株数1.5-2.0亿株。
解决技术问题做大育苗场
“做好规模化苗场,首先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科宏总经理宋钢认为,广西地区育苗场规模化程度,主要是受技术、投资问题制约。广西育苗场年育苗株数普遍在几十万到200万株,达到600-1000万株的寥寥无几。基础设施建设、嫁接苗培育、运输、温度控制等技术支持不足,育苗场很难形成规模。
2014年,科宏由广西西江创业投资公司、广西高新农业产业投资公司、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下称“桂福园”)共同发起成立,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宋钢表示科宏主要集中番茄、瓜类、辣椒、茄子等作物的嫁接苗培育,在技术方面有着成熟的基础。科宏常务副总经理秦绪雄系嫁接苗技术方面的专家,有着多年的嫁接苗培育经验。技术总监于文进教授系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在日本留学七年,熟知日本先进的育苗技术。
1993年秦绪雄开始培育无籽西瓜嫁接苗的研究,发现嫁接苗对温度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高温才能确保嫁接苗的存活率。那时,宋钢也是课题组的一员。1997年桂福园公司突破了无籽西瓜嫁接苗大规模生产的瓶颈,开始规模化育苗。考虑到当时育苗市场不规范等因素,2000年桂福园冻结了育苗业务。“此次成立科宏公司,开展育苗业务,实际上是以往业务的重启。”宋钢认为。
技术方面另一个要解决的就是运输问题。宋钢向记者介绍到,“以前育苗基质大多采用的是泥土,包装用的是塑料袋,在运输过程中不仅加大了重量而且容易破损。”桂福园早期做育苗的时候便意识到解决运输问题的重要性,从而采用轻质育苗盘,以泥炭土为基质。
在1997年,运输距离便达到了600公里。随着技术的成熟,不仅运输量上达到了以前的5倍,运输距离更是远远多于1000公里。
目前,科宏一期建设50亩,将在7月份投入使用,可实现育苗株数2000万株。二期建设200亩,预计在年底完成。两期完成后可实现年育苗株数1.5-2.0亿株。
成本控制保证育苗效益
目前,普遍的反映是育苗场效益不高。宋钢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控制成本是关键。第一,育苗场的基地选择。基地的环境直接决定后期的投入,例如温度较低的地区煤炭等加温材料的使用量必然会升高。第二,管理成本。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不规范,后期管理投入必然会增多,造成过多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极大的提升了成本。第三,运输成本。采用先进的育苗材料,可以增大每次的运输量,一辆车的量相当于过去的5辆车;虽然材料成本增加,但是极大地节约了运输成本,从而降低整体的成本投入。
为什么说现在是育苗行业的好时期?宋钢如此分析:一是以前农户只需要西瓜嫁接苗,需求量少;现在种植品种不断丰富,农户所需品类不再局限于西瓜,需求量上升。二是种子价格越来越贵,农户自己育苗的成本提高,风险较大;相对于选购种子,农户更愿意购买种苗。三是土地流转加快,大的种植户和合作社不断涌现;大规模种植对苗的质量要求更高,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购买种苗。
另外,嫁接苗能有效解决品种对土传病害如青枯病的的问题,这一点深受种植户的喜爱。宋钢说:“发达国家育苗覆盖率超过90%,而我国不足20%,因此育苗发展有很大的空间。”
《农财宝典》记者 刘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