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是粗鄙风尚的美学匹配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神剧,美学
  • 发布时间:2015-05-04 15:18

  抗日神剧离场,足球神剧到来。报道说,青春剧、传奇剧、穿越剧、励志剧,类型齐备,追溯蹴鞠史的,回想近代球王的,展望未来以球报国的,应有尽有。马纳多拉据说要来华出演某剧,抽梅西虐C罗的网络小说据说已开始筹拍。

  这一波足球剧将有多神,还无人得缘一见,但集中到来的剧目,必然要有一场想象力的比拼,时间又是争分夺秒,俗话说“急中生智”,急忙之中能生出来的智,当是不乏神来之笔,神乎其神的情节基本上有保证的。

  所谓神剧,非神话剧而神话毕集,非喜剧而笑场连连,非魔幻剧而魔怪横生。

  按说,就算娱乐,也至少要不去冒犯人们的精神传统,以示给经典回避性的尊重;就算商业,也得拿出一些做产品的诚意,才好去卖钱。但当下所谓价值多元和包容,某种程度上指的是尤其要包容甚至肯定东倒西歪的价值的合理性,挑战性、颠覆性、冒犯性、虚无性更加容易得宠;当下的商业,则体现为无须讲求品质,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照样可以大摇大摆地行市。神剧,实在是当下特色的娱乐精神和商业标准作为一般社会状况在影视剧上的反映。既然这个社会更加优待对端正价值的挑战、颠覆、冒犯和虚无化,既然这个社会能让粗制滥造比精工制作更加有销场,那么神剧又有什么面世的顾忌呢?

  从抗日神剧到足球神剧,是一场顺滑的题材转变而已。

  抗日只是一个卖点,在纪念抗战的当口,这个卖点更加火热,正如足球也只是一个卖点,当足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这个卖点也就具备了消耗电视时间的条件。于是神奇的运思就从抗日转场到足球上来,作风(实在不可以说风格)上自然也同样是歪头斜脑的姿态和快拍快播的商业逻辑迁移过来就行。有什么是值得真心诚意地做的呢,有什么是值得精雕细刻的呢,如果抗日都可以化作一股青烟,足球为什么不可以,难道拍足球比拍抗日还值得耗费脑力?

  我不能不惊叹审批的效果。拍电视,从剧本开始就要审批,我不知这是否必要,但既然有审批,为何又能审出那么多神剧来?

  神剧登场,人们自然首先要责问拍影视的人,你们的诚意呢,你们的智商呢,你们的价值基准呢,你们的专业能力呢?这是不无道理的,但另一方面,恐怕也要问一问,如果一个社会里,摧毁最基本的社会共识,调笑最起码的价值规范,从来不必付出任何代价,从来不会受到认真对待,那么神剧、神术、神学问、神行为岂止是智力倒退的必然,它甚至还会成为表演性的姿态,因为这种姿态甚至更加符合商业逻辑,从而能更加赚钱。

  早在抗日神剧之前,影视就已经神到不会讲故事了,足球神剧之后还会有新的神剧到来。所有神剧其实从来不曾离开,粗鄙既已成为时代的风尚,那么各种神剧就是与之进行标准匹配的美学。“XX神剧”,“XX”是可替换的,而神剧不变。

  作者 刘洪波(媒体评论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