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宝贝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怎么办?
贝贝21个月,和小朋友一起玩时,总是喜欢跑到一个地方自己玩,我该怎么教育他呢?
A:3岁以下的宝宝和小伙伴一起玩时大多以玩具、物品为交往对象,即关注点更多是在玩具和物品上,即便在一起玩,也是各玩各的,极少有合作,这也是心理学上说的平行游戏阶段。如果宝宝一个人在一处玩得很开心、很投入,比如东看西瞧,摆弄小石子、玩沙土之类的,这没有什么不好,玩的过程中观察力、操作能力、思考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家长不如尊重孩子的意愿,顺其自然;也可以适时引导,帮助他从“平行游戏”过渡到“合作游戏”,即利用宝宝模仿性强的特点,当发现他和小朋友“在一处”时,鼓励他多观察别的小朋友做什么,顺势引导:“你看,那个小朋友玩滑梯,‘嗖’一下就滑下来了,很好玩吧?”“小朋友把球踢过来了,宝宝去捡起来递给他,怎么样?”如此以物品、玩具为中介,引导宝宝和小朋友实现“连接”。你领着他看,宝宝会在很安全的氛围中感受这一切。不需要推他,耐心和他一起享受“连接”的美好时光,直到他自然有了交往的兴趣。
Q:宝贝喜欢将东西丢到地下,怎么引导呢?
木子18个月了,总喜欢将桌面的东西丢到地上,怎么讲也不捡。我该怎么教育他呢?
A:很多宝宝都喜欢反复扔东西或丢东西,这是因好奇心而引发的探索行为,因为婴儿对世界的认识最初是从观察事物(看)、辨别声音(听)、操作物品(动作)开始的。宝宝试图通过“拿起来—丢下去”来观察物品被移位之后结果会怎样。把不同的物品丢到地上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物品的形态还会发生变化,多美妙的事啊!而这些都是自己操作带来的结果,多有成就感啊!这能锻炼观察力,发展听觉和声音的辨别能力,初步理解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为自己有力量操控物品而自豪,有成就感。因此家长要多支持,协助他完成探索活动,发展心智。这时要把桌上贵重、怕摔的物品收起来,留下可扔的就可以。如果需要,家长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捡起来,“哇,糖果长脚了,一下子跑到地上了,现在,怎么让糖果跑到桌上呢?”或者家长蒙上眼睛再睁开:“咦,刚才糖果还在地上,现在怎么一下子不见了?原来跑到桌上了啊!”宝宝会很喜欢和你玩藏藏找找的游戏。其实,当我们充分看到孩子不合理行为中的合理性时,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替代方法给孩子的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也能给到孩子明晰的规则。
Q:宝宝开始会使坏了,怎么办呢?
妞妞现在16个月,原本只要和我两人在家的时候,会乖乖听话吃饭、不吵闹、看小画册、玩玩具,近来只要家里来人了便会立即撒娇吵闹,提一些小要求,比如说让我抱着,比如说要不停地吃东西,要是不答应就哭闹,还会使坏瞅着来人求助,真是无语。该怎么办呢?
A:两人在家,待的时间又长,宝宝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小孩子的生命力旺盛,需要有新的刺激来满足他的心理需要。当家里来客人时,新的刺激就出现了,宝宝就会变得兴奋,有时还很“疯狂”。他会用各种办法表现自己以吸引客人的注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来疯”。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本身较为严格,过于守规矩、听话,那么在客人面前,孩子就想通过撒娇、提要求来放松自己或满足某种需要。家长首先要理解“人来疯”也不是什么坏事,其次分清孩子在客人来后的表现是否合理,合理的就满足,比如抱孩子;不合理的恰当处理,把他不停吃的东西拿开,开导说:“阿姨很喜欢宝宝现在的样子,如果吃太多东西了,就变成小胖子了,阿姨可不喜欢小胖子呀。”也可转移注意力,给孩子表现机会,“叔叔听说你画画很好看,你去拿出来给叔叔欣赏一下好不好?”“去把箱子里的核桃拿出来装到果盘里,端出来给阿姨吃好不好?哇,宝宝太能干了,阿姨在心里直夸宝宝好懂事呀!”
解答专家:练丽丹
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家庭教育亲子研究指导中心首席专家。
编辑|平燕婷 美编|徐燕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