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跳跃的VIB敲响红色的战鼓
- 来源:路亚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跳跃,红色,战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09 08:44
郑博元,1964年出生于中国台湾。1984年开始独立撰写路亚文章,1988年开始系统化地推动路亚运动,1990年后游钓世界,见习其他国家发展路亚运动的模式,其足迹遍及亚洲、北美洲、非洲、北欧以及密克罗尼西亚、新西兰等22个国家。
郑博元曾任《台湾钓鱼》杂志总编,《台湾钓游家》双周刊社长,是《台湾联合报》《自由时报》《中时晚报》《太平洋日报》路亚专栏特约作者,并著有《路亚族》《全新路亚族》系列图书。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路亚运动的推广,并坚持“环境保护与中国特色路亚运动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主张将不同性别、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引入路亚活动中来,针对中国鱼类的多样性来发展中国化及国际化的路亚运动。
在本文开始之前,我首先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题义,这样有助于大家充分消化本文的内容。所谓VIB,是英文Vibration的缩写,即拟饵的一种,其整体形态呈流线形,两侧呈扁平的菱形,而且通常不具有舌板。这种拟饵的中文名称为“颤泳型拟饵”。而美国红鱼则简称为“红鼓鱼”,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它们的体色在原产地水域中呈红褐色或红棕色,在被钓获上岸时,它们会急促地压缩体内的鱼膘,发出咕咕的响声,就像一面能发出声响的鼓,所以美国人称之为Red Drum,直译成中文就是红色的鼓,简称“红鼓”。
美国红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目前,它们不仅是我国水产市场中常见的养殖鱼种之一,而且在江浙以南的近海海域中还有它们的野生族群分布。因其族群数量不小,故常常被钓者钓获。
华南沿海各省及我国港、澳、台三地的钓友们对于美国红鱼应该并不陌生,因为美国红鱼已经成为在上述各地的海域中能够自然繁殖的常见外来鱼种。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生态习性。
美国红鱼,俗称眼斑拟石首鱼、拟红石首鱼、红鼓鱼、红鱼、斑尾鲈、海峡鲈、黑斑红鲈或大西洋红鲈。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而侧扁,背部略微隆起,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头中等大小,口裂较大,呈下端位;齿细小,紧密排列,较尖锐;鼻孔两对,后一对呈椭圆形,略大;眼上侧位,后缘与口裂末端平齐,中等大小,分布于头部两侧;前鳃盖后缘为锯齿状,后鳃盖边缘有两个尖齿状的凸起;梯鳞,侧线明显,背部呈浅黑色,鳞片具有银色光泽;腹中部呈白色,两侧呈粉红色,尾鳍呈黑色。美国红鱼最显著的特征是尾基部侧线上方有一块黑色圆斑,其全长为体长的2.65~2.7倍。
美国红鱼喜欢集群活动,它们的洄游习性十分明显。适宜美国红鱼生存的水温为10℃~30℃,最适宜水温为18℃~25℃,但也有报道称美国红鱼可耐2℃的低温。此外,美国红鱼对于盐度的适应范围极广,它们在淡水、半咸水及海水中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属于广温、广盐性鱼类。
美国红鱼为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而且所处的食物链环节较高。它们在自然水域中主要摄食贝壳类、头足类和小鱼等食物,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也摄食人工合成饲料。美国红鱼的生长速度很快,在原产地的野外水域中,当年鱼(春、夏季出生后尚未越冬的小鱼)的个体便可达到500~1000克,最大个体竟然可达3000克;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一年生的美国红鱼个体可达1000克。而在我国青岛、连云港等地养殖的美国红鱼,1龄鱼也可达到500克以上。
雄性美国红鱼发育到4龄便可性成熟,而雌性则须5龄以上。一般来讲,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以4龄以上的雄鱼和5龄以上的雌鱼为最好,这样可获得大量的鱼卵,受精成功率也较高。美国红鱼的怀卵量较大,一般怀卵量在5~200万粒,多的可达300万粒以上,而且鱼卵为分批排出。美国红鱼可持续产卵一段时间,鱼卵为浮性卵,直径为0.9~1.0毫米。在23℃~25℃的条件下,鱼卵在24小时左右即可破膜,幼鱼孵出3天之内全靠卵黄营养生长。
美国红鱼原本分布在美国大西洋一带,其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而且耐低氧,非常适合高密度养殖。我国台湾地区是在1987年由水试所引进美国红鱼卵,在1989年繁殖成功后,开始向民间养殖业推广。但是,由于宗教放生等行为,自1998年起,在我国台湾彰化一带的西海岸便可钓获自然海域中的美国红鱼了。至此,美国红鱼正式成为我国台湾地区的外来海鱼品种之一。但是,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对台湾的海洋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因为该鱼种曾是美国和墨西哥的重要垂钓、捕捞对象鱼。
由于本文的主题是以颤泳型拟饵(VIB)为主要拟饵,所以我在接下来的介绍中所提到的装备都是符合这种拟饵的需求的。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针对美国红鱼的路亚装备。
一、钓竿:竿长在2.1~2.4米,适投饵重范围在14~21克,钓线负荷为16磅尼龙线或2.0~2.5号PE线。
二、轮子:2500~3000型纺车轮即可,能容纳120米上述规格的钓线为最佳。
三、钓线:主线可选用16磅尼龙线或2.0~2.5号PE线,前导线可选用2.5~3.0号碳素线。
四、颤泳型拟饵:自重10~14克,长度在5~6厘米的颤泳型拟饵为最佳。
作钓美国红鱼的重点在于使拟饵贴近水底游动。这是因为美国红鱼的吻部构造属于下端位,也就是说,它们的索饵习性是以水底生物为主食。因此,我们在作钓美国红鱼时,搜索中上层水域并非最佳选择。而且我们在使用浅潜型鱼形拟饵搜索中上层水域时,往往需要高速牵引才能使拟饵展现出活灵活现的泳姿,但是快速收线并不是作钓美国红鱼的好方法。
使用颤泳型拟饵作钓时,可以同时采取拖拽和挑逗的手法。这是因为颤泳型拟饵具备足够的自重及深潜的泳层设计,所以用它们来路亚美国红鱼算是很对路的选择。这就好比去四川旅游时畅享一顿麻辣香锅一样。鱼类的生态习性是我们选择拟饵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一点是一名路亚钓手必须要学习的。
操控颤泳型拟饵的要领一在“贴底”,二在“匀速”。虽然美国红鱼具有明显的掠食性,但是对于快速移动的拟饵却没有太多的追捕意向。想必它们也明白节省体力才是生存的基本保障,而且它们的体形构造也不利于高速冲刺,钓者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活动情况来领悟这个道理。
在路亚美国红鱼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通常情况下,水深在3米以上且水流通畅的水域是较好的标点,而水底有隐蔽的礁岩或洞穴的水域则更佳,但钓者在此作钓需要注意拟饵挂底的问题。
二、美国红鱼的移动范围并不大,而且它们只在潮水流动时索饵,这点是必须要注意的。当潮水停止时,美国红鱼基本对拟饵没什么反应。
三、如果在人工管理钓场作钓,应将标点选在水车泵后方可以看到明显水流之处。钓者守在此处作钓即可,无须更换钓位。
四、美国红鱼的拉力强而持久,钓者在作钓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前导线的磨损情况。如果线体摸起来有明显的粗糙感或用肉眼可以看到线体起毛的情况,就必须将磨损的地方剪掉。
五、未满20厘米的美国红鱼还未发育成熟,希望大家在钓获小鱼时能够随钓随放。只有爱护资源,才能永续利用,相信大家一定都懂得这个道理。
撰文/摄影 中国台湾·郑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