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不在言语中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4-0064-03

  从1998年7月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伊始已近十三个年头,在这十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虽没啥辉煌的业绩,更没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事情。可就因为平平淡淡的工作历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做任何工作首先要有爱岗敬业、要有奉献精神,只有全心全意的对待工作、对待工作中的任何一细小环节,才会做好我们本职工作,才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体谅;社会的认可;行业的兼容。

  为了增进学校和社会文体活动的条件和氛围,我主动组织全校师生拓宽学校院坝建设小型篮球场、发动师生投工投力建设篮球架,搭建单杆架,组建简易乒乓球桌等。这样学校就变成了村里集中活动的基本场所:书声、歌声、吆喝声、竞技声连成一片。有效地提高了校园师生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改进了村新农村业余文化建设;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倡议教师们把有限的校地开垦起来种植蔬菜,组织学生把校园球场周围的空地围起来并见缝插针的种入花草;为能让同事一家生活的舒适些,我们两位年轻男教师主动让出一间住房;当发现临校(同村一师一校)三个班级23位学生挤在不足十六平的教室里上课,活动与操作极其不便的实际情况后我主动提议并帮助组织学生自力更生上山砍竹伐木,捐资买塑料布建设了一间六平米的四年级教室。

  转眼两年多的时间就在弹指间,让我感触颇深的一句名言就是“上哪座山得烧那座山的柴,还得学会唱哪里的山歌!”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这还得感谢我能遇到多位前辈们的热心指导和诚心的帮助,特别是同村校长和增发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分不开的。所幸当我因工作的需要调动了工作环境后的次年再次与老校长共事让我今生受益非浅。

  在当任班主任和数学科任教师期间,我从对工作的盲目实践到顺心开展这得力于周围各位前辈的手把手传授、优秀教师们的热心指导,让我在最短时间内理清了方向,排除了许多障碍。这样就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在此期间,不管是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工作我努力把“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实践于工作中,力争让不同学习基础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要求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同学生搭建了相互认知的桥梁后建立起师生情感,为了促进学生在校学习稳定性我对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爱好、学习基础进行了综合性的剖析,对单亲、留守儿童家庭要有针对性的家访;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要热心的帮助,我曾由个人或发动学生、倡议学校对特困家庭的学生献爱心或进行资助。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10月六(2)班家住吾马普的余春华同学由于父亲去世面临着辍学的可能,当我同班主任通过家访了解情况回到学校后向校领导提议靠在校教师共同资助其完成学业的想法,再次提议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倡议在校教师每月资助余春华同学5-10元。就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余春华同学顺利的读完了六年级,学校还继续向兔峨中学介绍他的家庭实际情况后争取一定的资助。

  在此期间我的另一收获算是分管科学、品社小组教研工作。本来对这一工作不报任何的期待,怎奈2008你开始中心校大力强化教改教研,我们小组只能赶鸭子上架开设了一系列的教研课题。其中做的最多的可算是集体备课,为了集体备课我们经常召集会议到深夜,只为了备课中的细小环节据理力争,共同研讨直到得出大家认为比较满意的结果为止。臭皮匠们的辛劳总算没白费,在2009年的中心校课堂竞赛中我小组派出两名参赛选手,就有一位教师获得品德组的三等奖,虽然这样的成绩可属一般,但比起学校语、数两组可见我组的投资是有效的。经过这次的打击我小组回去后更深入的剖析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努力向着减负增效的工作思路发展,终于逐渐找到了合理的途径。当2010年中心校再次组织课堂竞赛之际,我小组再次派出上届参赛选手连同所聘用的一名科学代表,经过短期的磨合训练后他们在赛场上总算找到了感觉。三位分别获得品德组第一,科学组第二、第三的佳绩,当然我也在两届参与评委工作中收益盛浓。

  工作之余,在桥头完小工作的十几年中还的感谢和谐校园环境给我有自由参与校园的公益活动,如修水、铺路、改道和建房等细小的工作只要已提出上手,基本有呼应者。这样不仅促进了同事间的情谊,更多的是锻炼了自己的洞察和参与的激情。就如大伙的集资开办食堂,集体娱乐活动等让我感受过无穷。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虽算不上啥养出千日的兵,但把自己的能量体验到实处的想法是有的。正如常言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算好士兵,不想体验担任校长工作的教师也算不上称职的教师。只有体验过学校综合管理工作后才能感受到教育教学的工作真谛。

  一、“牛刀小试”--学校综合管理工作的体验

  “青春是最美丽的语言”,人生值得珍惜的是能在年轻力壮时做点事,最可贵的还是能为社会留下点东西。在桥头完小十年的工作虽然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人生步入到而立之年方认识到多锻炼自己才会更好的成长起来。由此就不顾老同事们的强力劝阻,断然退出完小的编制要求到丰甸小学担任村校长工作一职。承蒙中心校领导的认可让我如愿以偿的走马上任。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工作的第一件事该如何着手呢?

  (一)组建团队

  丰甸小学当时缺的是教导和临代教师两个编制。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必定有一个女人撑着,一个成功的女人后面有一大堆的好男人帮着。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必须有一个好助手,那怎么样的才算是好助手呢?我的标准是一要年轻二要有才识三要好合作,这样的助手在整个中心校就指指可数。可是如果只是我个人“单边收费”别人不乐意咋办?这只有向刘表学习三顾茅庐的耐性,最后颇费周折终于邀请到了一位可贵的助手。同一时间还获得了一位专科毕业的临代教师,据了解其心态比较稳定。

  新人争取旧人磨,一个完整的团队不是说有就有的,得要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磨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干正事的团队。接下来就是调查原事务长的心态和工作意识,通过与其多次的交流基本达成了共识。因为事务长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学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如果事务长的工作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二)开展工作

  定班主任后的首要事就是定各科教师,丰甸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实施专科专任的科任教师调配方案:语文老师二人,数学老师三人,科学与品德教师各一人(临代教师的工作比较轻些,并根据实际情况人性化管理)。

  当然无规不成方圆,在开展工作中最关键的是制定管理制度。为对教师一视同仁,在制定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大众的利益、得要适合丰甸实际工作的开展,并且每一项制度的产生都会通过校务会的认可才能使用。

  学生的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发展综合智力的关键。要达到从严执教、用情理教、师生共勉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就此思想理念的指导学校实施班级管理责任制、安全负责责任制、护送学生挂片制、绿化美化分承包制、值周教师责任制、宿舍管理挂钩制等制度,很好的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服务。

  制度无生命,人性更高超。管理虽然得依赖于制度的相互制约,但在实际生活中还得需要人性化的渗入方能的人心,得了人心你还愁无孔明?所以对教师对学生都得投入不等同的感情,才能使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风波影响下,学校的地方特色教育的有利条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随着家长重教意识的不强、社会读书无用论的冲击,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对此,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探求利于学校发展的多种渠道。首先要强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常规管理;其次要提高师生的积极作用,开设各种具有促进性的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潜能和动力;注意传统优势与新生理念的双结合,努力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尽力收集有力与学校发展的观摩资源。学校师生目前已做好了与学校共度难关,为使学校创建一稳二进三特色的充分准备。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明天将很快跟上时代发展脚步。

  (三)回顾与展望

  一学期的工作在淋淋沥沥的秋雨中插肩而过,虽然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许多的问题尚未解决:

  1.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待于加强,合作能力和统一的教学语言还得继续抓下去。

  2.教师们的教学观念还不够端正,没能积极的把新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对教学的教研投入也还不够热情。

  3.学校管理机构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对刚柔的兼备运用不是很出色,还得有待于努力。

  4.学生的基础转变由于受社会的直接影响较大而效果不明显。

  5.教学教研的开发还得更上一城楼,仅仅是靠校本研发无法满足现行学校的需要。

  6.学校的办学理念还没有很好的向周边环境进行宣传,所以得到的支持和帮助微乎其微。

  7.学校的软件教学模式没有使用到教学中,远程教育接收教育信息名存实亡。只有把信息技术有效的展现到教学中才能开发好现代化的思维信息。

  8.教职工的学习意识相对淡薄,只有加强了学习才知道自生的深与潜,才会激发内心的紧迫感。

  独木难成桥,学校明天的发展得靠许多人集中在同一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走的更稳更远。希望丰甸小学在兔峨中心校资源大合并之前能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办学模式。

  回顾十三年来的工作历程,就细中的点点滴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反之感觉还做不到、做不好的又太多太多。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努力,要把对工作的热诚投入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上,并放开眼光把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渗透到管理工作中,才能引领学校适应明天的发展。

  和勇(云南省兰坪县兔峨中心校6714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