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垒胡杨
北疆的秋色,就数白桦与胡杨最美,而北疆的胡杨林则以木垒胡杨为最,这片方圆3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胡杨,是我国三大胡杨林中最原始的一个,距今至少有6500万年的历史,虽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仍是一片郁郁葱葱。
早就想拍摄胡杨了。这一长于环境险恶沙漠之中的原始树种,生命力极为顽强,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腐,这种三千年精神,着实令人敬仰。我们从可可托海出发,沿216国道南行,途中在知名的五彩城拍摄逗留了一天,然后转道昌吉州木垒县,去胡杨拍摄现场。从县城向北走一条沙漠戈壁土路,距胡杨林约185公里,在离景区不到35公里处的鸣沙山售票,票价70元(含鸣沙山),下午1:30赶到胡杨林景区。过鸣沙山时风沙很大,遮天蔽日,加上我们对此也不感兴趣,购票后便直奔景区了。这里离中蒙边境只有5公里山路。

景区还在开发,由风景旅游开发商与木垒胡杨林业管理处两家单位共同管理,老的旅游集聚点离胡杨林比较近,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蒙古包,供游客住宿,一个很大的简易棚餐厅,可供近百人就餐,环顾四周,方圆几十里,绝无第二家餐饮店了,边上有一个不大的水塔,这是唯一的供水处,除此之外便是一个诺大的停车场。离景区大约不到2公里的路上,有一处新建的小区,整齐的排列着十几栋砖瓦房,单层,式样也不新颖,但在这荒漠之中还是很扎眼,介绍说是新建的景区接待点,有宾馆、餐饮等,等建好了,就搬迁到那里经营。听说已开始收住旅客,房价打折,我们便要了一间四人间,但这里的卫生间还暂不能使用,因为水管还不通,服务员很热情,专门提来一桶水供我们使用,看来我们是这里的第一批客人咯。
吃罢午饭,我们便进入胡杨林。因为门票已经在进入景区时买了,进胡杨林既不售票,也不检票。从停车场到胡杨林,大约还有2公里路程,私家车不能前行,也没有景区内交通车,人们都步行前往,好在有一条新建的柏油马路直通林区,林区边上马路断头处,有一块很大的木地板搭建的平台,笔者估计今后会有电瓶车往来接送游客,这里是终点站。再往里走就是沙漠了,这里的沙漠,并非是纯粹的沙粒,而是细沙中参和着泥土,沙伴着灰,一脚下去会扬起一阵尘土,除了胡杨外,还夹杂生长着大片的红柳、梭梭和茅草,这里土丘起伏,古木林立,秋风中,活着的胡杨树枝繁叶茂,满树金黄;枯死的,铁干虬枝,铮铮而立;倒卧的,簇筋拗骨,枯而不休,抗击着沙漠的侵蚀。只是当天天气不好,阴霾天,不仅没有阳光,间或还下几滴雨,拍了一会儿,感觉缺乏光影效果,便不再拍摄场景,转而拍一些树干、树枝的局部,以表现密集细腻的纹理。

当晚住宿新的宾馆,条件还不错,早早休息,准备第二天再去胡杨林。也许宾馆的窗户没有挂窗帘,也许我们就没有在意将它拉上,第二天一睁开眼,就见窗外大亮,我立即翻身起床,叫醒了同伴,草草洗漱了一下,以最快的速度,驱车奔向胡杨林。这时,东方已经出现了鱼肚白,接近地面的地方,有一块很厚的云挡着,看来红日是无缘了,但朝霞肯定会有,可能会很灿烂,我飞快地支起三脚架,以一棵枯死的胡杨为前景,拍了起来。时钟指向7∶39,当我拿到了第一张日出前的胡杨照片时,天空是铅灰色的,毫无生气,远处山显得有点儿青,但天际的云已开始露出微微的黄。我不停地寻觅着太阳升起的方位,调整着角度和方向,按动着快门。7∶43时,终于捕捉到了地平线上透出的红光;7∶44∶30时,拍下了东方第一抹细细的红霞;7:52:27时,太阳应该已经升起,东方的云霞全红了;7:58:33时,我将镜头调到28mm广角,以远近不一的胡杨为前景,拍下了蓝天、泛着红色的白云和地平线上的朝霞,那红霞中的一小块金黄,正是被云层遮挡的太阳。接着我又拍摄记录了天边云霞渐渐变成金色一片的过程。8∶07时,太阳爬出了云层,第一缕阳光投向了胡杨林,我立即调转相机,拍下低色温下金色胡杨的雄姿,这时,我才发现,西边,还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紧张的日出拍摄,给了我满意的收获,回放拍下的画面,那些胡杨或红叶与朝霞相映、醉心夺魄,或迎骄阳而立,或羁云顶天,器宇轩昂、震撼无极。
为了弥补昨日阴天的遗憾,我们放弃了回集聚点吃早餐的机会,在胡杨林中不断转悠,寻找理想的镜头。阳光下的胡杨林,犹如一座天然的艺术宫殿,那3万余株胡杨,棵棵造型各异,姿态万千,有的似虎踞龙盘,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象骏马扬蹄,还有的如纤纤少女,苍茫中给人一种原始神秘、古朴荒野之美。直至9∶53时,饥肠辘辘的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收起相机,走出胡杨林。

12点,当我们行驶在去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迎面而来的轿车多了起来,掐指一算,原来已是10月2日,国庆长假的第三天了,那些小车正是从乌市出发,赶往各景点度假的人们,可我们已经避开了这长假交通的高峰,顺利结束了这次难忘的秋日新疆之行,明天,就要登机返航了。
小贴士
门票70.00元,包括鸣沙山与胡杨林。在鸣沙山购票,前行35公里即是胡杨林。区间车,无;自驾至胡杨林边。
(全文完)
图 文/韩程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