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古思来:朱乃正书法笺年

  • 来源:中国书画
  • 关键字:朱乃正,书法
  • 发布时间:2015-05-22 12:17

  朱乃正,1935年11月生于浙江海盐。1972年青海时期始,研习米芾《书史》,书范成大《宴坐庵四首》。用引首印“食纸”(朱),尾押“七二年作”(朱)、“乃正之作”(白)。1974年,研习王羲之《十七帖》。1977年,意临高凤翰(左手)句。1978年,研习《王献之.法帖第九》《相过帖》等。1979年,临董其昌《容台集》诗集卷一《秣陵旅舍送会稽章生》。探索“五色”水墨,书写王维《王摩诘文集》卷第五《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意与古会,体味楚狂接舆(春秋末隐士)醉、五柳先生陶渊明、王维、董其昌法书、心境。1980年,淡墨书写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卷十《夜行黄沙道中》。尾押“钱塘生”(朱)、“乃正”(白)。思念家乡。是年调回北京,青海时期结束。青海时期闲印有“食纸”、“钱塘生”最见心志,寓刻苦砥砺与无限乡思。

  1982年,水墨书写“野斋”(寓君子在野),穷款“正题”,尾押“朱乃正书”(白)。回京两年后,继续探索水墨书写。1983年,书文天祥《文山集》文山先生全集卷之十四别集《正气歌》(并序)。钦敬文天祥忠义气节以自况,后多次书文天祥《驿中言别友人》(1999;2001)。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1984年,书陈抟(深受庄周影响)句,见道隐神秘修真之心。借书李义山《楚宫》诗,寓内修忠信青云之志。端午怀屈子魂,见其于灵均用情之深,玉成自身浪漫而自况外发于书画(行书《带长铗之陆离》拓片,年代未详;油画《国魂—屈原颂》,1984,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屈平得天地正气而生,自伤不遭圣主而遇乱世也。1986年,书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之二十四《吊李白》诗碑。方孝孺浩然正气而被诛十族,孤忠志节而不曲学阿世,其子孙、门生、学问迄今犹传。诗仙李青莲豪纵浪漫,神笔传世。1987年,书唐诗人董思恭《咏星诗》。原句“龙文”改用“龙影”。五十知天命,人生如梦幻泡影。“云际龙影出”寓或跃在渊,“池中鸟色翻”似人间万象。龙属乾,池属坤。“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又:“或跃在渊,自试也。”又:“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钤“昆仑牛”,怀念西海勤苦砥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下也,阳气潜藏,龙德而隐者也。习袁宏道《与丘长孺书(1593)》句“有酒可醉,茶可饮,太湖一夕水可游,洞庭一块石可登”,无争洞达也。可谓返璞归真。1988年,枯墨行书《古诗十九首》第二《驱车上东门行》(汉乐府歌词),感人生忽如寄。后遗有“不如饮美酒”,乃正诚嗜酒。然句未写完,或为纸所拘。自然态也。

  1990年,大量研习米芾、苏轼、黄庭坚书。

  1972—2000年学米,临米文14种,书作7件,有“南宫门徒”(白)印;1990—2012年学苏,书作25件;1990—2002年学黄,书作6件。可知其学宋书以苏最勤。1991年,书“茫泱无垠”(又尝治印“茫泱无垠”,见朱乃正2012年冬月《行楷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第二之〈论画体工用搨写〉》书作上钤印)等。喜爱陕西省博物馆汉瓦当文,“足为其泱泱气象折服”,实寓朱缘青海高原高旷放远之境所化之个性气质也。后印“长乐瓦当”等于其用笺之上为底纹,笺署“月白风清楼主用笺”,尾押“朱乃正”(白)。“月白风清”盖取苏轼《(前)赤壁赋》人生通透意境也。亦常钤印“野斋”多枚,实有西北放远、在野、自由、逍遥之寓,故于“茫泱无垠”感触甚深。亦常钤印“食纸”以寄砥砺也。在2000、2012年,朱书钤印“茫泱无垠”者见3件作品。在1998—2000年,月白风清楼主用笺作品有8件。1994年,书陆游《剑南诗稿》卷五十《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其二,荷月朱乃正撰并书《八宜轩记》,行书蒋翊武绝命诗〔2〕碑等。多次书陆游诗并评其意境,曾手抄《剑南诗钞》,书作10件(含钞本封面1件),诗23首(句)。1995年,草书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句,尾押“悟未悟斋”(白)、“朱乃正”(朱)。楷书苏辙《黄州快哉亭记》。1996年,习骆宾王、清王澍(乾隆间与书家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齐名)、鲁迅、周作人等,于狂狷中体悟中正之道。“狂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狷者守节无为,应进而退也。”1997年,墨韵草隶书《耻于弹铗》。此论狂狷者,中庸义理可互证。草书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卷二《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杨(扬)州慢》(2001),怆然悲吟也。行草书陆游《剑南诗稿》。行书明许相卿《云村集》卷二《大雪携鹤观瀑》。行书明陆深《俨山集》卷十三《清凉石》。行书《自作句》:“我曾经在西海祁连山遨游啸傲,纵歌于雪巅下。解衣盘礡,幸孤寂一人。故无人唤我痴也。”此得庄周解衣盘礡、陶潜自然之道家情怀也。此岁多学陆游并嫌其诗句子与意境常见重复雷同。真隐何其难,陆游远陶潜。乃正儒道释,捏沙安成团?老庄典型后,何人不汗颜!君子固自强,苍天恒行健。年逾花甲,心绪复杂。凄苦怅惘,刚毅自强。1998年,行书王安石五律诗《适意》。“公此诗颇有捐书绝学之意。”行书林散之《秋日怀黄宾虹夫子三首》其三。此秋荼憔悴,薪传思游,梦卧荒山唏嘘也。行书岑参五言诗《题铁门关楼》。行书杜牧诗三首:《九日齐山登高》、《润州二首》(之一)、《题扬州禅智寺》。托古兴怀,忆塞外愁,咏古蝉噪、斜阳之悲秋也。是年春末手腕罹疾,威海卫养病。诗书习岑参、杜牧、王安石、屈大均、林散之,文涉黄宾虹、徐悲鸿,兼怀西北,时见悲秋。行书《林散之诗四首》:《题徐悲鸿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八首》(其六、七、八)、《又〈七律一首〉》。1999年系其法书研习盛期。习唐李白、颜真卿、岑参、刘禹锡,北宋王安石、苏轼、米芾、黄庭坚,南宋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元吴师道、明镇澄、王了望(明肃王后裔,陇西学者、书法家),近人吴大羽、启功。水墨尝试多种书体淡、枯诸韵致。晋人法书以韵胜,贵在用墨。墨出于笔,韵成于墨。笔得墨适方润成风流。1999年,行书岑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2000年,行书唐诗八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皆寓边塞愁苦也。20世纪90年代末,行草书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诗一首)。

  2000年习《后魏石门铭》、唐卢照邻、王维、高适、杜甫、岑参,北宋王安国、苏轼、米芾,南宋陆游、范成大,书昌耀诗选,撰并书《紫苑记叙》。2001年,习南朝梁吴均,学唐卢照邻、郭元振、柳宗元、李商隐而禅化西北,浪漫人生,宋词学李煜、潘阆、柳永、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王庭珪、朱敦儒、辛弃疾、陈亮、姜夔、文天祥,学明唐寅,学近人齐白石。2002年,习唐释惠能《坛经》、北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米芾、张耒,明刘应宾,清张照,晚清何绍基等,行书自作《兰州碑林记》。2003年,用“悟未悟斋”白文印及用笺,习东晋王羲之,宋苏轼、白玉蟾,元黄公望,明沈周、徐渭,清恽寿平等。2007年,习南北朝迦叶摩腾《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居易、陆游等。2008年,楷书杜甫《望岳》。2012年乃正时居“与可轩”,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行楷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第二之〈论画体工用搨写〉》,钤印:“野斋”(白)、“一苇所如”(白)、“艺”(朱)、“茫泱无垠”(朱)、“食纸”(朱)、“朱”(白)、“乃正”(朱)、“朱乃正印信”(白)。案“一苇所如”意境出东坡《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茫泱无垠”言瓦当、西北气象以自况;“食纸”寓勤苦砥砺。是年习唐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王昌龄、刘禹锡、张彦远,北宋苏轼,南宋楼钥等。署九龙山下、京畿无计堂等。2013年7月25日,逝于北京。

  另据尚未断年书作,识其习东晋王羲之,南朝梁刘勰,唐李白、颜真卿,北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米芾、刘和叔(字咸临,生卒未详,刘恕子,卒年仅25岁),南宋胡仔、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张孝祥、辛弃疾,明文徵明,晚清何绍基,近人严复等。

  赞曰:书渊于字,归乎六艺。艺赖德仁,乘物游心。明心见性,技进乎道。睿哲名世,气韵衍传。朱氏格物,别开生面。中正旷远,圆通神髓。化古思来,重铸国魂。续帜春秋,俯仰乾坤。

  文/尤汪洋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宋代艺术研究所)注释:

  〔1〕《行楷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第二之〈论画体工用搨写〉》:“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壬辰(2012)冬月,星原倾其心力为余策办个展,取名《黑白东西》,似简而涵深意,并出示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一则,余感而录志。乃正时居与可轩。

  〔2〕《武昌首义—蒋翊武的故事》,载党波涛编著《中华民族精神故事·近代卷》第125—130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