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中国印象”变迁史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印度,中国,小米,华为
  • 发布时间:2015-05-26 13:08

  最近一两年来,印度老百姓脑中,关于中国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手机”。

  在21世纪初,中国还是一个不大经常在印度被提及的国家。印度精英阶层更多看向美国和西方,普通的印度人,更多是关心自己的生计,最多再操心一下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

  那时候提起中国,印度人最先想起的词,可能是“龙”——一种只听过没见过、神秘莫测的动物,如同他们心目中的中国。

  由于印度总理辛格曾在多个场合提起他对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景仰,印度知识分子开始越来越熟知邓的名字,并由此关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之后的迅速崛起。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之一,其外滩天际线较多地出现在印度媒体上,引起印度政商两界热议。印孚瑟斯(Infosys)、信诚(Reliance)等顶尖印度公司不久后即进入上海,开拓中国市场。

  印度的中国先行者们,每次回到印度,总会用艳羡的口气谈起“上海”:浦西像欧洲,浦东像曼哈顿,是世界的未来。相比之下,德里的基础设施太旧,孟买太乱。

  在上海的一次聚会上,我亲耳听见一位印度公司的中国代表告诉他的中国朋友:“如果你对中国的发展还有怨言,你该去印度看看!”

  于是,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讨论:怎么才能让印度拥有中国式的强劲发展?

  最近一两年来,印度老百姓脑中,关于中国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手机”。

  中国是世界上智能手机最普及的国家之一。但印度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要低很多,尤其是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大部分人使用的还是普通手机。

  数年前,中国产的“华为”“联想”“酷派”等手机,因其超高的性价比,在印度销路极好。一只人民币几百上千元的手机,不但可以通话、收发短信,还可以拍照,对不少月收入不过千元人民币左右的印度老百姓来说,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说来有趣,当苹果手机在中国攻城略地之时,中国产手机却在印度席卷市场。

  中国的智能手机“小米”最近也在印度高调上市。中国手机的热销,也引发了印度知识阶层对于中国企业的关注。除了华为、小米以外,很多印度人都知道阿里巴巴;除了上海以外,很多印度人开始留意深圳。

  当然,印度人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小骄傲”。比如,我们拥有这个世界上最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一,出产了这个世界上一些最好的文豪和思想家。近年来,我们又培养出了世界上最出色的软件工程师,还有比中国更加年轻化的劳动力人口。印度人的普遍想法是,如果中国行,我们也应该行。

  莫迪总理的这次中国行,相信还会制造出未来更多关于中国的“关键词”。

  文/孟莎美(Sharmistha Mohapatra)(印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