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赛为田径世锦赛做好彩排
- 来源:新体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挑战赛,田径世锦赛,鸟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1 15:03
5月20日,北京在鸟巢举办了第三届田径挑战赛,作为世锦赛的配套赛事,挑战赛积累了哪些办赛经验?世锦赛结束后,挑战赛将何去何从?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体育局竞赛中心副主任王刚。
世锦赛,我们准备好了
新体育:北京田径挑战赛与田径世锦赛是何关系?
王刚:两年前,北京申办田径世锦赛成功,国际田联把挑战赛放在举办城市举行,算作田径世锦赛的测试,其目的是为了锻炼团队。北京市体育局也主动申请承办该项赛事,打算将其打造成北京的一个品牌赛事。
新体育:三届挑战赛办下来,为世锦赛积累了哪些经验?
王刚:太多了。首先是场地、器材得到了整修与提高。今年翻修后的鸟巢场地已经得到了国际田联的A级认证,可以说比北京奥运会时的硬件条件还要好,在备战世锦赛的同时,也为奥运场馆的再利用做出了好的表率。其次,鸟巢管理团队的运行水平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再有,裁判的执法水平也得到了提升。除了执法的规范性与国际接轨外,裁判的外语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以前裁判执法只讲规则,把规则执行严格就是好裁判,现在,裁判除了执法,还要与国外的技术代表,技术官员去交流,这也有利于更顺畅地执法比赛。
新体育:挑战赛为何可以吸引到众多高水平运动员参赛?
王刚:赛事的场地和规模对高水平运动员有吸引力,鸟巢毕竟是奥运场馆,很多运动员会有这个情结,也喜欢到历史文化悠久的北京来玩一玩,体验一下这座古老又现代的都市。挑战赛的奖金对运动员也很有吸引力。北京田径挑战赛刚好在上海钻石联赛之后举办,很多运动员参加完上海站的比赛就来到北京,希望通过两站的比赛拿到更多奖金。
新体育:挑战赛在北京连续举办3年,对北京田径实力有何影响?
王刚:所谓的“京城三杰”,百米的张培萌、跳高的王宇和跳远的李金哲就是在2013年的田径挑战赛上涌现出来的。除了竞赛层面,挑战赛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今年就有一汽丰田、匹克等赞助商加入进来,说明市场已经越来越认可该项赛事。
新体育:对京城的体育文化氛围有何影响?
王刚: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好的,比如第一届挑战赛举办的时候,组织来的观众比较多,大家也不太了解比赛。随着赛事的连续举办,加之今年有田径世锦赛,群众对田径赛事也越来越关注。而且,北京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田径运动,比如跑步,大家已经不仅是欣赏,而是参与其中。我们也考虑到这方面的情况,在田径世锦赛第一天的第一个项目男子马拉松中,我们也会安排一个群众参与的项目,在专业选手出发后,会有群众选手参与到该项赛事中。算是给群众一个机会,更深地了解、体验世锦赛。
下一站,钻石联赛
新体育:在国际田联的赛事中,田径挑战赛算何种级别?
王刚:在国际田联举办的综合类田径赛事中,最高级的是钻石联赛,然后是黄金大奖赛和田径挑战赛。我们也在向国际田联申请,明年将挑战赛升级到最高级别的钻石联赛。
新体育:挑战赛与钻石联赛有何区别?
王刚:首先,钻石联赛的级别高,赛事积分和奖金也会相应提高,可以吸引更优秀的运动员参赛。除此之外,在项目设置上,两个赛事也有区别。钻石联赛比较模式化,设项比较固定,每一站的比赛都差不多。但挑战赛主办方有一定的自由度,除了一些必有的核心项目外,还可以设置一些本国民众比较喜爱,或是本国运动员想要提高的项目。比如2013年我们设置的3000米障碍赛,就是非核心赛事。
新体育:升级到钻石联赛,最需要补强的地方在哪里?
王刚:还是提升赛事的整体组织能力。因为是更高一级的比赛,国际田联对赛事组织要求也更周密,对赛事现场的氛围、票房以及电视转播的效果都会有所关注。这就要求我们方方面面的细节都要有所提升。
鸟巢赛场亮点多
跳高双子星闪耀
在跳高赛场的对决中,走到最后的是两位中国选手——张国伟和王宇,他们上演了鸟巢的巅峰对话。最终张国伟不仅以2米34摘得跳高桂冠,还三次试图冲击2米40的新高度,可惜遗憾收场。
2011年室内赛,张国伟的最好成绩已经达到2米28,在那之后,他的成绩不断攀升,也逐渐引起外界更多的关注。2014年成为张国伟的“井喷”年。室内赛中,他跳出了2米33的好成绩,在室外赛,他再进一步,跳出了2米34,并在仁川亚运会斩获冠军。另一位中国选手王宇以2米31获得跳高亚军,这也是他今年第一次跳出2米30以上的成绩。
2米34是今年的世界第二好成绩,张国伟保持好状态,在田径世锦赛上可以对金牌发起冲击。薛长锐蝉联金牌薛长锐以5米40的高度蝉联了撑杆跳项目的金牌,不过,相较去年5米80的夺冠成绩,今年可以说成绩平平。在本届比赛中,共有3名选手跳出了5米40的高度,薛长锐凭借在此高度上的第一跳成功,以微弱的优势压倒对手获得金牌。
从世界范围看,男子撑杆跳顶尖选手的夺冠高度在6米左右,薛长锐想在田径世锦赛中争夺奖牌难度颇大。
女子跨栏出现新亮点
中国从来不缺少跨栏人才,就在刘翔退役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吴水娇就在女子100米栏比赛,以12秒85的成绩获得冠军。吴水娇是仁川亚运会该项目的冠军,虽然成绩不错,却鲜为人知。
在近10年中,人们对于中国田径的关注大多集中到刘翔以及110米栏项目中,刘翔退役后,男子跨栏出现人才断档,史冬鹏、谢文俊等人鲜有在世界大赛中收获奖牌的记录。如今,吴水娇的横空出世,为鲜有人关注的女子跨栏争了口气,或许可以为该项目带来更高的关注度。
女汉子双获亚军
巩立姣以19米50获得女子铅球亚军,王峥以73米99获得女子链球亚军。在此前的上海钻石联赛中,巩立姣以创造今年世界最好成绩的20米23夺得冠军,但在挑战赛中,德国名将施瓦茨投出20米77的成绩,打破巩立姣的纪录。在田径世锦赛中,巩立姣与施瓦茨将再次上演巅峰对决。
女子链球比赛中,中国选手王峥获得第二,刚刚洗脱禁药冤屈的亚运冠军张文秀自仁川亚运会后首次出场,以71米37的成绩位居第七。
苏炳添男子百米夺牌
在压轴出场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苏炳添以10秒06获得第三,追平个人最好成绩,名将张培萌以10秒18获得第五,以0.02秒之差未能达到世锦赛参赛标准。
虽然此项目备受关注,但中国选手与世界级运动员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实力差距。苏炳添夺得铜牌,其成绩放在亚洲范围来看也算不错,但放到田径世锦赛中,恐怕杀入前八名的决赛都有难度。张培萌更是不在状态,未能直接拿到世锦赛的入场券。
陶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