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最后一课
- 来源:37°女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最后一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7-30 09:10
她在作文中写道:“如果我走了,愿化作一盏不熄的灯,在夜晚,为大家照亮。同时,我看着大家学习,也可以满足自己的心愿……”
这个女孩儿名叫胡艳艳。
因病辍学留下遗书
胡艳艳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党店镇的一户农家。3岁那年,妈妈因病去世,爸爸胡拧劲发誓终身不娶,一定要将艳艳拉扯成人。
妻子走了,欠下的几万元债务要赶紧还上,胡拧劲一心扑在水产养殖上。孰料,他养鱼失败,反而又欠下了一屁股债务。
艳艳到了入学的年龄,胡拧劲拿不出钱来,与老母亲含泪商量着让艳艳缓一年再上学。
第二年,家里仍然没有钱供艳艳上学。她依旧是一脸向往地看着邻居家的小妹妹背着书包,欢欢喜喜地去上学。
直到第三年,学校又开学了,艳艳打开了一个小布包,一双眼睛羞怯地看着奶奶。布包里,是不多的零钱,最大的一张是奶奶过年时给艳艳的压岁钱——缺了一个角的5元纸币。清点一下,总共是27元,这可是艳艳3年来攒下的。奶奶不容分辩地告诉儿子:“送艳艳上学去!”胡拧劲看着布包里的零钞,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9岁的艳艳终于上学了。她知道奶奶和爸爸的辛苦,一回家就抢着帮奶奶做家务事。在学校里,艳艳是老师最省心、最得意的一个学生,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朗读。不仅如此,她还10多次在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艳艳的乖巧懂事,让奶奶和爸爸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然而,老天爷似乎有意不让这家人过上好日子。
从小学四年级下学期开始,艳艳经常流鼻血。老师多次催促她去看医生,可她尽量瞒着奶奶和爸爸,也不想让老师和同学看出异样,一下课就去用凉水冲后脑勺,想以此来止血。
那天下午,正在上数学课的艳艳突然晕倒了。学校的两位老师手忙脚乱地把艳艳送进了上蔡县人民医院。医生发现艳艳鼻子里面塞的都是粉笔头,用镊子将粉笔头夹出来,艳艳的鼻子就开始流血不止。“孩子都这样了,你们还让她上课?要命不要啊……”医生对两位老师训斥不已。经过一番急救,艳艳终于睁开了眼睛。
奶奶和爸爸胡拧劲赶到了医院,医生神情凝重地告诉他们,艳艳患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住院治疗,输血小板和血浆,一次约需6000元。
78岁的奶奶忍着严重的痨病,四处借钱为孙女治病。3天下来,终于凑够两万元。然而,这只是杯水车薪。
经过治疗,艳艳感觉身体好了一些,几次以家里欠债为由提出要出院,都被奶奶和爸爸拒绝了。最后,艳艳以拒绝服药和输液相要挟,奶奶和爸爸才不得不同意带她回家。
回到家里,艳艳惦记着要去上学,说:“耽误了一个多月,功课肯定落下了很多。”出院时,医生就叮嘱艳艳的奶奶和爸爸:“艳艳不能剧烈运动,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不能劳累……”奶奶怎么也不同意让艳艳再去上学。最后,只肯答应艳艳,让班上的同学每周来当一次艳艳的“辅导老师”。
不久,艳艳又开始昏迷。这一次,奶奶和爸爸商讨该去哪儿借钱。这些话全被艳艳听到了,她拿出早已藏好的爸爸的一个剃须刀片,14岁的她,强忍着眼泪写下了遗书——
亲爱的奶奶、爸爸:
别生艳艳的气,艳艳知道这个家灾难太多了,也知道我这个病放在有钱人家也是很难承受的。请原谅艳艳自作主张,因为艳艳是你们的亲人,所以不想这个家因我而塌掉!我求爸爸一定给我再找个妈妈,我在远方会看着爸爸,盼爸爸妈妈给我生一个弟弟或妹妹。我真的很幸福很知足,我有这么好的奶奶和爸爸。也许我还会捧着奖状回到这个家的,真的,只要爸爸给我再找一个妈妈,我就会回来,一定回来!
相信我……
捆在一起的一条命
艳艳的异常之举没能躲过奶奶的眼睛。她刚写完,奶奶和爸爸就推门进来了。看了艳艳写的遗书,爸爸哭着吼道:“你把我和你奶奶当什么了……没有了你,我和你奶奶也活不下去了。”艳艳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扑通”一声给奶奶和爸爸跪下了。
奶奶扶起跪在地上的艳艳,伸出左手垫在艳艳的脸上,然后又用右手使劲打了左手几下,算是“惩罚”过艳艳了。接着,老人搂住孙女不停地劝说。艳艳很疲惫,倒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她再也不想走了,哪怕是最后一刻,她也要在奶奶的怀里离去。
那一天,胡拧劲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老家的房子卖掉,带着艳艳去洛阳,一边打工,一边求医。
说干就干。胡拧劲将房子卖了1.5万元,还了5000元债务后,全家搬至洛阳。在老乡的介绍下,他们租了一间小房子,月租金50元。胡拧劲用木板支起一张小床,让艳艳睡在上面,自己和老母亲打地铺。
随后,胡拧劲买来了三轮车,加入到收破烂儿的行列中。奶奶则带着艳艳住进了洛阳市202医院。一个月后,艳艳的病情有所稳定,钱花光后,奶奶带着她回到了小屋。
胡拧劲和老母亲一起收破烂儿,两人拼命地干,目的只有一个——为艳艳攒到更多的“救命钱”。为此,胡拧劲硬是把收破烂儿这一行干得出了彩,他联系了十几个厂矿企业,不是“清大堆”,就是“收定点”,有时一次就能赚几百元。
从奶奶带回来的一堆宝贝里,艳艳无意中发现了几本被扔掉的小学六年级和初中的课本。这样,艳艳就可以在家里自学了。有了课本相伴,艳艳的精神似乎好了很多。奶奶和爸爸出去捡破烂儿后,她就躺在床上有滋有味地读着课本。
胡拧劲手头有了些钱,就把艳艳送进了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始正规治疗。她每月除了正常护理外,输血小板和血浆两次,费用近万元。
尽管病情严重,但艳艳感动着每一个走近她的人。在病房里,艳艳给许多医生的子女做过“家教”,专讲她对上学的神往之情。
为了帮助艳艳,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给《洛阳日报》的记者打了电话。记者立刻赶到医院进行采访,报道了艳艳在病床上坚持学习的事迹。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汇款、卡通玩具等一批一批地涌进医院。
第一个救助艳艳的是一位8岁女孩儿,她寄来了8元钱和一张自己画的《艳艳姐》。还有一个未留姓名的阿姨给艳艳送来了一套世界名著,这是艳艳在病中最好的精神食粮。艳艳最喜欢雨果的《海上劳工》。海上劳工的精神,给了艳艳一种力量,同时也让她对生命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偃师市的56名学生联合绘制出一幅巨画,上面有57颗心,56颗心上分别写着一句祝福语,连同999元钱和一首长诗,一起送到了艳艳手里。那是艳艳最感动的一天,她在属于自己的那颗心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活着是一把火。死了,就变成一盏灯。”
最后一堂课
这次住院治疗了3个月,花了6万多的医疗费用。看到奶奶和爸爸为省钱一天只吃一顿饭,艳艳拔掉针头就回了家,因为她实在不想再拖累奶奶和爸爸了。胡拧劲只得为艳艳办理了出院手续。
艳艳的脸上渐渐没有了血色,身体非常虚弱。可坚强的艳艳稍稍清醒后,立刻开始继续读书。在她看来,只要活着,就不能落下一堂课。
艳艳每次晕倒,爸爸都要送她去医院,可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去。
一个月里,艳艳昏迷了3次。每次她都不愿再醒来,如果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奶奶和爸爸就可以轻松一些了。每次醒来后,她都躺在奶奶的怀里。奶奶已经瘦得不成样子,笑着说:“我都80岁了,阎王都不来接我走。艳艳,你就别想走了。”艳艳跟着笑起来,算是认同奶奶的话。
第二年夏天,艳艳再次从昏迷状态中醒来,她冲奶奶和爸爸笑了笑,很微弱地说:“奶奶、爸爸,我有件事求你们……”
胡拧劲听后,赶紧跑到离租屋最近的一家中学,找到校长,求他答应让艳艳到学校上一堂课。校长被感动了,当即安排老师尽快为艳艳上一堂语文课。
这天,艳艳早早起床,在爸爸的搀扶下来到中学。然而,艳艳在教室里待了不到3分钟就晕倒了。在场的校领导和老师马上配合胡拧劲,把艳艳送到洛阳最好的150医院抢救,可治疗费用问题却成了“拦路虎”。
那所中学的师生得知此事后,纷纷赶到150医院,手里举着10元、50元、100元面额的人民币,求院长:“先治吧,我们还会凑些钱来……”
洛阳市涧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被艳艳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很快将人大代表捐助的1万余元现金送到医院,随即继续募捐;中国一拖集团公司老总被感动了,率先拿出了1万元送到医院;上百金鑫珠宝城的员工被感动了,两万现金接踵送来;接着是中仄房地产公司等私营企业老板、小摊贩、打工者、还有服刑的犯人,纷纷向艳艳捐献爱心,整整持续了两个月。
洛阳市150医院的医生终于将艳艳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艳艳醒来后,知道了这一切,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大家的恩情。她用目光恳求奶奶,奶奶明白,悄悄对她说:“是啊,咱们不能成为大家的负担……稍微好点儿咱们就回家!”艳艳这才笑了。
艳艳的病情似乎稳定了。医生经不住这一家三口的软磨硬泡,最终同意艳艳出院,并给她开了很多药,让她回家后坚持服用。艳艳只在家里维持最基本的药物治疗,再也不肯去医院。
昏迷,一月1次,一月3次,一月7次……艳艳从最长的一次昏迷中醒来,让奶奶把她抱起来。奶奶问:“艳艳,想要什么?”艳艳想了好久,指了指放在桌上的书包。奶奶和爸爸马上明白,艳艳还是想去上一次学!胡拧劲再次找到那位校长,校长依旧安排老师负责为艳艳上最后一堂课。时间定在星期六,特地安排的一节课。
这次,为了不再昏迷被送到医院,艳艳加大了药量,一次吃了两天的药,精神好多了。
艳艳早早起床,穿上学校的同学送给她的校服,十分小心地照了照镜子。校服真好看,只是自己太瘦太苍白了。她找出别人送的一盒胭脂,慢慢往脸上搽。天亮了,中学的8名女生按照校长的安排,来把艳艳接到学校。
几个女生要把艳艳抬起来,明着是玩儿,实际上是想让艳艳省点儿力气。艳艳咯咯笑着不从,一急就说出了真话:“这段路也是上学的一部分呀,我要自己走!”
几个女生便放手了,她们紧紧护卫着艳艳,其他同学乖乖地跟在后面。艳艳走得很慢,很艰难……艳艳没能自己走到学校,她走得实在太慢了,不时地发晕、跌撞,8名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殊的“担架”,架着她朝不远处的校园走去。
进了校门,艳艳一下子从“担架”上滑了下来,稳稳当当地走出几步,还顽皮地蹦了几下。她真的被校园的景色“激活”了,大眼睛来回地张望,脸上出现了少有的红润。
老师迎了上来,牵住艳艳的手说:“走,一起看看校园!”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皂树、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在艳艳的眼里,这些景色都美得出奇。她的眼睛就像摄像机,要录下美好的一切,永远珍藏在心底。
上午9点10分,上课铃响了。艳艳来到班里,她要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课。
最难忘的一件事
这节课,是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最难忘的一件事》。
这次,艳艳的作文很快就写完了——
那是一年前,我再次从昏迷中醒来,一个6岁的小妹妹坐在我床边,流着泪把一件礼物放在我的心口上。这个小女孩儿也是我的病友,苍白的小脸蛋儿让人心疼。我坐起来,把她拉入怀里。小妹妹的礼物是一张心形贺卡,里面有5元钱和一句话:姐姐,你要好好地活下去!
她哭着重复这句话时,我笑了,说:“你答应姐姐不再哭,姐姐就答应你好好活下去。”
6岁的小妹妹马上不哭了,笑着和我拉钩……那一刻,我明白“活着”会是很善良又很无奈的选择。我的选择是与小妹妹的心愿相违的。我希望小妹妹再见到我的时候不要责备我的失信,也希望大家最终都能原谅我。
最让我难忘的,还有我的最后一堂课,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陪我一起上课的同学们。
如果我走了,我愿化作一盏不熄的灯,在夜晚为大家照亮。同时,我看着大家学习,也可以满足自己的心愿。就像雨果在《海上劳工》中说的那样:“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我没有遗憾了……
(荷塘月色摘自《魂雨-张鸣跃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