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恋过去,专注移动互联时代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07-29 15:17

  由于万物互联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催生了许多新的业务形态,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奇妙”,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我们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又隐含了许许多多的机会需要我们去把握。中国移动在去年一年中又建了70万个4G基站,创造了许多奇迹。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该何去何从,如何把握机会?

  万物互联的颠覆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万物互联,重塑生态”,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里,据预测再过五年全球联网的设备(M2M)将会达到500亿。我不知道这个数据的准确性,但是我相信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会超过这个数量。它的数量也就是我们经常描述的物联网,我相信它的规模和数量远远大于我们人和人之间的联系。

  又有一个数字表明到2025年我们的移动流量将会比2014年底增长300倍。因为在座各位很多都是运营商,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这个舞台上可以等待我们大有作为的。由于万物互联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催生了许多新的业务形态,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事实上,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以及关注移动互联网。据了解,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归纳起来实际上就是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我认为,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来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来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中移动的目标。

  中国移动的三条曲线

  中国移动如何把握新的机遇?首先要做到不留恋过去,专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过去的互联网都是停留在信息消费时代,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仅是信息消费,而且进入到了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个新常态下,传统运营商至少应该具有通信能力、数据资源、开放能力三点优势。

  因此,中移动提出了非常明晰的三条曲线发展方式。第一条曲线就是语音和短彩信,第二条曲线是流量经营。在语音和短彩信业务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中移动目前正在转型流量经营。

  不仅如此,中国移动还提出了发展第三条增长曲线,即数字化服务。为了实现第三条增长曲线,中移动又提出了“3+1”的战略,即技术演进、业务创新、产业升级和改革驱动。

  着手5G网络建设

  技术演进方面,中移动已经领先一步建成了4G网络,不过我们并不满足,我们还要向更快速、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我们正在打造全网的CA,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我们正在打造RCS。更长远的目标,我们已经开始着手研究、投入5G网络的建设。

  在业务创新方面,中国移动最近做了一些研究,也有一些感想。首先,在互联网竞争领域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也就是说跟随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要进行创新;其次,创新不容易,如果要创新,现在更多的是专注集成的创新和跨界的创新。

  在产业升级方面,中国移动在打造基础通信服务能力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同时,中国移动又打造了中国移动创新产业基金,以此专门支持和扶植创新。当然,创新是有风险的,所以我们想用这个基金来促进和规避风险。

  对传统运营商而言,移动互联网有着光明的前景、曲折的道路,需要完成很多工作。传统运营商第一,要转变观念,必须用移动互联网的理念做移动互联网,不能固守在传统、保守的上面;第二,要有互联网的机制和体制;第三,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关键核心能力。

  (本文根据奚国华在“2015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开幕式上的演讲整理,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未经本人确认。)

  文/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