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如演戏,靠的是演技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喜剧之王,岁月神偷,世界杯
  • 发布时间:2015-07-30 08:17

  电影《喜剧之王》里,落寞的小龙套周星星整天捧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那种底层小演员执着却不合时宜的努力,让人看得可笑又心酸……可是在球场上风云突变,似乎每一刻都有着惊心动魄的剧情和移花接木的表演,似乎每一位都是天生的球场演员,不甘落寞的争当”影帝“。在足球世界我们把这个叫:diving,也就是假摔的意思。来看看各位好diving的大神”影帝“都是怎么修炼成的。

  假摔第一招:舍得

  舍得,舍得自己的身体,跑得飞快也敢往地上猛摔;舍得自己的面子,被人当面羞辱亦不为所动;舍得自己的名声,就像罗本14年世界杯说的那样:“我本场摔了三次,有一次的确是假摔,不过不是点球那次”。罗本的道歉貌似诚恳,却难逃避重就轻之嫌。当然,如果能拿假摔换一次世界杯冠军你愿意吗?

  假摔第二招:智商

  假摔的要义就是夸张。主裁看见了要表演,主裁看不见,哭着喊着也要表演!打滚,越痛苦越好;抱腿,越蜷曲越好;抽搐,越频繁越好;嚎叫,越高声越好……那一刻,伟大的意大利左后卫附体不好使,还得“咆哮帝”马景涛附体才行。不过,凡事都得有个度。浮夸的演技有时候只会适得其反。

  2002年韩日世界杯,巴西迎战土耳其,比赛的伤停补时阶段,土耳其队的云萨尔将球踢向角球区的里瓦尔多,球击中了里瓦尔多的身体,但后者竟然万分痛苦地捂着脸倒在地上。虽然骗过了主裁,但里瓦尔多遭到了全世界“影迷”的抨击——退票啊大哥,你当我们是盲人吗?唉,有些人啊,演技还在其次,智商是硬伤。所以,球场打拼,还得考智商。

  假摔第三招:入戏

  投入的演员在拍完一部戏后,会用很长的时间“出戏”。也就是说,再夸张的剧情,演着演着自己也就相信那是真的了。这种“暗示法”在假摔的过程中弥足珍贵——摔着摔着,你就相信自己是真的被犯规了。就像《岁月神偷》里的经典台词,“做人,总要信”。真的,要想欺骗世界,请先欺骗自己。待到你心中委屈翻涌、愤怒暴动,自怜的感情浓得化不开……恭喜你,你离真正的“世界杯影帝”又近了一步。

  说了这么多假摔的要义,你都明白了吗?那么作为普通的球迷我们应该怎么分辨假摔呢?这里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常用的假摔技术。无接触:也就是传说中的“被气流击倒”现象,典型代表郜林;拼演技:假摔者通过夸张的摔倒、尖叫,痛苦的翻滚达到欺骗裁判的目的;去碰瓷:主动将身体碰向对手,制造与对手发生身体接触的效果。

  那么这些球场”奥斯卡“评委是怎么判定一个球员的演技呢?动作不连续:球员的动作超过了被阻挡后,应有的动作;缺少一致性:“受伤”部位与实际碰撞部位不一样,比如被推胸部后摔倒捂脸;特定的姿势:球员举起双臂、弯曲膝盖、双脚离地,是保护自己身体的常用姿势,也被认为是假摔的常用动作……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表演没有套路,影帝不需课本。作为球迷,不妨就拿”影帝“们的小狡猾、小伎俩来下酒吧。

  文/曹永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