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中国距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不遥远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年)》指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央行表示,中国距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目标并不遥远。

  央行指出,中国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一是打通个人跨境投资的渠道,考虑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二是完善“沪港通”和推出“深港通”,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除衍生品外的金融产品;三是修订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大部分事前审批,建立有效的事后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四是提高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便利性;五是继续便利人民币国际化,消除不必要的政策壁垒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六是做好风险防范。

  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按计划于2015年年底完成一期建设。推动政府部门全面实现涉外经济统计、核算、管理中采用人民币作为主要计价货币,进一步便利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继续完善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建设。

  报告指出,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支持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在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原则框架下,稳妥扩大境内企业境外借用人民币试点范围。简化管理程序,逐步丰富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主体类型,稳步扩大投资规模。支持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原油期货尽快上线。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限制。

  解读: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未来中国外汇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在出席“201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明确表示,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推进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而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打算通过各方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取得明显进展。2014年,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顺利推出,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更加便利,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进一步简化。2014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截至2014年末,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银行的非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2830亿元,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约19867亿元,人民币国际债券未偿余额5351.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约6667亿元。截至2015年5月末,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的实质性动用明显增加;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覆盖东南亚、西欧、中东、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等地,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结算货币。随着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距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应该是指日可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