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的写手日常
- 来源:读者新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盗墓笔记,写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06 15:29
或多或少的人杂小时候有过一个问文学梦,而大多数人都没有进入这一行。
原来这个梦想无关乎钱,可能只是心里的小小念想。可是长大以后就这个念想应该就和钱有关了,记得有人问起点的作家天蚕土豆:你现在能挣多少?天蚕土豆说:一年大约三千万。
听见这个消息的我差点扔掉我的挖掘机,恨不能立马跑到电脑前写出个鸿篇巨著。三千万能干多少事儿,以后就可以告别挖掘机了。
各位听见这个消息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呢?只要当写手,美好日子就不远了。
这里借用中央台一个节目的题目:是真的吗?
互联网高速发达,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变成了电子阅读,碎片化,娱乐化成为主要的阅读态度。网络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快速发展起来,现在光是具有相对规模的网络文学平台就有数十家。
作为内容生产平台,网络写手在其中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比如我们熟知的唐家三少,猫腻,耳根,天蚕土豆,每个人的年收入都是普通工薪阶层的好多倍。
每个新兴的行业都会涌现出一批大神级的任务,他们吸引我们的目光,多金,很短的时间内夺得很多的名誉。
我们能看到都是有能力,而且奋力拼搏后最出色的那几个,更多的是看不见的许多写手。
我国网站注册的作者大约有200万,其中赚钱的不足10%。
每一个刚开始从事网络写作的人都面临着以下难题。
劳动没结果
网络写作不想纸质媒体发表作品需要审核,可以说是零门槛,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自称是一名作家。
初期发表是没有酬劳的,只有聚集一定的人气以后才能和网站签约,每一章节读者付费给网站,你再和网站分享。现在某些网站还有一些打赏制度,本质上就是写手讨好读者,如果很少的人喜欢你的小说,写再多都是无用功。
发表易,成名难是现在大多网络写手普遍状态。
这是个体力活
连载网络小说一点不比搬砖轻松,为了多获得酬劳,每个网络作家都避免断更,每一天起码更新三到五千字,多则上万。
君不见唐家三少连续100个月不断更,都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
高强度、连续工作在写手群中并不少见,许多的写手常常宅在家里,一呆就是半个月,严重脱离社会群体,可以说对于大多努力拼搏的写手,生活的幸福感是缺失的。
《盗墓笔记》的作者因写作患有精神疾病,宣布封笔,南派三叔的例子让许多才真正认识到这群游离于主流视野之外的一群人的生活状态。
南派三叔况且如此,其他写手可是一样的工作量,却没有相应报酬,日子的悲催可想而知。
写得好,有人气也未必有钱赚
问问身边的人关于电子书的事,他们很多可能都会反问:看电子书还需要钱?
现在随便打开一个手机浏览器,在搜索引擎搜索你要看的书,总能找到不用付费的,虽然排版很乱,广告很多。
这也是目前网络写手和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好的内容产出,却得不到收益。
现在由于IP商业运作,相信以后知识产权的保护会越来越好,写手们也能付出有所回报。
文/谢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