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瓜子的行为艺术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互联网,朋友圈,买家秀
  • 发布时间:2015-08-06 15:53

  卖瓜子的起因很简单,简单到单纯。

  每次从老家回来,我都会带上几斤从小最爱的原味炒瓜子。渐渐地,我家马先生也有了瓜子瘾。前不久,他顺口来了句,让老爸下次来的时候带个20斤来,在微信朋友圈用互联网思维分享下试试。

  于是,瓜子就真的被拎来了。我来卖东西,了解我的人通常都知道,那得卖出朵花来。往好听的说叫“用心”,中性的说叫“情怀”,通俗点说就是“花里胡哨”。互联网嘛,东西好是根本,包装营销虽说是锦上添花的事儿,但出彩也在这花儿上。所以,我卖的不是瓜子。

  最开始设想的包装是小时候在楼底下卖瓜子的叶阿姨家的那种,一张裁好的报纸,卷成下尖上圆的圆锥形纸筒,形似冰淇淋,倒一杯瓜子,再把上头多余的报纸捏紧封口,充满了怀旧之感。可惜,寻遍网络也没有理想中的包装,退而求其次订了简单、防潮还算有格调的牛皮纸袋,迅速地推往下一个环节。

  牛皮纸包装显得简单了点吧。老爸写得一手飘逸好字,何不上场?就这样,我琢磨着选了几首跟瓜子沾边的小诗,让老爸写在包装上,意境瞬间就溢出来了。

  随后,拍照、码字、逗乐子,我图文并茂地做了一番展示。朋友圈这么一吆喝,就开卖了!

  刚发的时候,我是忐忑的,感觉像是闹着玩,能卖出去一份吗?所以,我非常感谢第一拨支持的五位同学,他们让我愈发认真了。据说相隔几千里光看了发的照片就闻出了家乡味,我能不认真吗?

  接着,朋友圈分享了两次买家秀,每一次之后会有新的伙伴下单。这就是有些微商为啥要刷屏吧,每刷一次就是刺激一次。但刷屏的艺术性和技术性真是要讲究,这里面似乎又直通了人性,要不然,分分钟被黑被屏蔽是太正常不过了,你我都干过拉黑朋友圈这事儿。

  三次之后,瓜子基本卖光。算了下账,合计卖了723元,其中瓜子成本300元、运费223元、袋子成本忽略不计,最后赚了200元。担心我亏本的小伙伴们,敬请放心。不过,人工成本没算。我觉得,老爸的付出和写的这些字是无价的,挣的200元全给老爸买酒去。

  这次用互联网思维卖家乡瓜子,从过程本身来说,瓜子三成卖给了熟悉的伙伴,六成是朋友的朋友或者同事,还有一成是刚刚结识的陌生人。

  于我而言,则是完成了心理上的一次重建,飘飘欲仙的我这回开始接点地气了。第一次我送瓜子给伙伴,现场接过15元那一瞬间,我感觉搓手捻脚地不知如何是好,感觉五味杂陈的表情一定在我脸上给揉碎了。那一瞬间,我那颗玻璃心是被刺痛的。

  有一个有意思的插曲,在发朋友圈卖瓜子之前,我把文案发给好友,让她提提意见。好友很中肯地给了很多意见,比如包装袋设计得不够极致,比如文案还不够好。隐隐地,像一面镜子,我看到了自己。我们总乐于说极致,总擅长计划,总试图完美地准备好一切再开始,结果我们在不停的计划中消磨着自己的意志,在完美的准备中给自己一个完美的托辞,于是我们的今天和昨天一样,我们的明天和今天一样。如同学习游泳,无论你对蛙泳蝶泳仰泳的理论谈得有多么天花乱坠,不下水就永远学不会。下水了,至少我们可以从狗刨开始真正地学习游泳。

  TO DO!做一次很low的行动,远比谈一万次完美的计划要有意义许多倍。

  蜜思杨(创业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