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事故数据和惨烈的现场描述,令电梯与安全话题在最近彻底引爆了舆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电梯变成了潜伏的“杀手”。
7月26日,湖北荆州一起“电梯吃人”事故震惊舆论。更令人感到惊悚的是,有媒体进行梳理后发现,7月底到8月初的这短短20天里,全国共发生了8起电梯“吃人”事故,造成6死14伤。
触目惊心的事故数据和惨烈的现场描述,令电梯与安全话题在最近彻底引爆了舆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电梯变成了潜伏的“杀手”?
纵观7月26日到8月4日的传统媒体报道,“电梯事故”的相关报道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监测期内的总报道量直逼15000条左右。而微博等自媒体的传播量更加突出,一些热门的报道及评论微博甚至产生了数万条的传播量。
整体传播曲线出现两次高峰,在7月26日荆州事故之后,原本趋于回落的传播热度受到随后出现的深度综合报道影响,在经历周末低谷后,再次呈现反弹趋势。
从舆论倾向来看,媒体及网民对电梯事故的频发呈现一边倒的谴责态度,一致认为事故必须严厉追责,但在谈及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时,则出现了多角度的不同观点。
绝大多数网民及部分媒体的早期评论对近期发生的多起事故痛心疾首,大声呼吁,“我们不能再用鲜血来谱写教科书了,也不需要用生命换来朋友圈的电梯安全知识爱心传递!”这些文章认为,只有分清责任依法处理,才能让设备生产者、使用者和管理者感觉到“痛”,才会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而另一些媒体的综合报道则专注于反思事故原因,认为原因首先在于工作人员监管和安全意识的不到位。有媒体认为,中国工业化进程只有短短几十年,不论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监管上,还是安全监管文化上,都很不成熟,缺乏严格的流程意识和标准意识,不愿按规律来办事。
表面看是制度问题,但细究起来,哪个监管制度从字面上不完善呢?所以根子上是思想的问题。只要在每一个细节上不厌其烦地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监管,这些事故几乎都可以避免。
其次是乘客的安全意识不足。从很多电梯“咬伤”甚至“吃人”事故中看,属于电梯自身安全隐患所导致的伤害事故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违规乘用,以及家长监护疏忽和电梯所属单位管理不到位造成。因此,减少和避免扶手电梯伤亡事故,关键在于文明乘用、提升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及电梯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
舆论还提到了整体安全教育的缺失。有文章质疑,电梯都是有“紧急按钮”的,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安全教育是否做到了,有多少管理人员知道?加强安全教育,不能只是喊口号,防患于未然才是最经济最得人心的处理办法。
文/杨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