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业新先生 立体书法探妙

  • 来源:新媒体
  • 关键字:潘业新,立体书法
  • 发布时间:2015-08-18 08:28

  潘业新,字厚道,号青峰山人,望月斋主,广西桂平市人,1943年3月生,退休干部。现为沈阳艺海拍卖代理中心特级书法家、中国著名书画家协会主席,香港中华艺术家协会荣誉会长、国际美术院副院长、国际知名文艺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国礼中心特邀书画名家,国际华人文艺泰斗。其自小研习书画,无师自通,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其特长书画印,于书各体皆能,榜书独特,草书尤妙。近年以易经理论指导创作,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作品丰富,精品迭出。其首创成功的“立体书法”被业内誉为书坛一绝,卢浮宫博物馆艺术总监密利安阿诺妮女士认为其立体书法“笔墨精深,技艺独特,大胆创新,其奇特的艺术创意,独开世界文化艺术之先河”。其参加国际及全国书画比赛获奖数十次,其中金奖33次。并取得不少荣誉,如:“全国书画百杰”“中国传统文化书画博学名家”“建国文艺大师”“世界华人文艺先锋人物”“盛世大匠”“中华当代艺坛巨臂”“中国古今草书十家”“国际华人书画名家”“红色文艺大师”“国际知名书画家”“中国传统文化最高成就奖”“中华国礼中心特邀书画名家”“最具市场收藏潜力艺术家”等等。其不少作品被海内外单位及个人收藏。

  潘业新先生是我的老朋友,我和他在文革初期相识至今,我们都有联系和往来。

  不久前,我看到他的立体书作,惊喜不已。当时也曾对他的立体书法作了初步的披露和评述。近期他又对立体书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并创作了一批新作。从这批新作中,我觉得他的技法已臻成熟,有的作品已是炉火纯青,无可挑剔。为此,我想了很多并借此机会再发表一些看法。我认为,潘先生的立体书法有四妙:

  其一、妙在飞跃式的发展。他洞彻历史,迈向巅峰。立体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传统书法的线条立体化,使书法的线条发生了质的变化,有如魔术师将一个鸡蛋变成一个小鸡一样,令观者眼前一亮,惊叹不已。

  众所周知,传统书法一经进入笔墨时代,所有书作,无论是篆楷隶,还是行草书,其共同特点都是用笔墨在纸上画平面线条。唯有潘先生的立体书法,其线条迥然不同。它一跃而跳出了行草书之上,使线条屹立起来,使整个字,整行字,整幅字有了明显的空间感。由于线条显示出立体效果,使字体也动了起来,出类拔萃,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令人感到它高人一等,与传统书法不在同一档次上。传统书法与立体书法没有太多的可比性,也许,这正是划时代的书法作品,它将标志着立体书法时代的开始,甚至还将把中国书法带入一个崭新的活力四射的时代。

  其二,妙在书画有机结合。自古有书画同源之说,但同源并非为书画一体。自古多指书画用料、工具和运笔相类,而没有指书画品相相同之意。不久前出现的现代书法,也有人试图将中国文字肢解或将书画糅合为一,结果弄得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为人民所唾弃,随即灭亡。潘先生的立体书法,正是在吸取现代书法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吸取国画笔法、墨法、水法,一笔下去,浓淡干湿倏现纸上,而写出来的不是国画,而是书法,是狂草,是立体字。要是没有浓淡干湿,只是一种墨色,它还是一幅可观的狂草作品,只是揉入了浓淡干湿,就使它变成极为高级的艺术品,成就了登峰造极的立体书法。

  其三,妙在将中国书法与西方绘画融为一体。众所周知,西方绘画(如素描、油画、水彩、水粉等)同中国画的根本区别在于立体与平面,西画立体效果明显,国画则倾向于平面表现(当然近现当代也有将西画原理用于国画的,但真没有将西画原理用于书法的)。唯独立体书法,把西画的主要原理(即立体感)吸收进来,而使书法嬗变。由于书法注入了西画基因,因而使书法升华到新的高度,而派生出一个奇特的新生儿--立体书法。它不但是书坛一绝,而且确确实实是一个奇迹和伟大的创举。

  其四、妙在立体书法吸收了易经理论精华,整幅书法作品就是一个阴、阳世界,阴阳贯穿于其行笔施墨和字里行间。立体书法的全部线条都是由阴阳二极组合而成的,其整个行笔过程就是一个阴阴阳阳,相互消长的过程。它就是像整个宇宙一样,日月同行,明明暗暗,白天黑夜,生生不息。它蕴含和反映了整个宇宙的规律,说它是最为经典的中国文化和最高级的中国艺术,可以说一点也不为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