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云南省,桥头堡,国际大通道
  • 发布时间:2015-08-25 08:50

  【摘要】桥头堡战略的提出和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成为促进云南经济发展的新切入点。在此背景下,云南省要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本省经济成为关注的焦点。近些年,云南省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繁荣,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然而其经济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及对外开放水平低下等问题。文章针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结合云南的优势,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云南省 桥头堡 国际大通道 经济发展

  一、引言

  素有“彩云之南”之称的云南省,是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和四川省隔江相望,与广西、贵州、西藏相连。此外还与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接壤,毗邻泰国、孟加拉、柬埔寨等国家。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连接我国西部其他省市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枢纽。云南作为西部大省之一,面临着经济欠发达的困境,为了促进云南省的快速发展,国家适时提出了建设通往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及把云南省建设成为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发展战略,这就为云南地区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云南省如何利用机遇进行发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及安排。因此,文章就对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发展的优势和桎梏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建议和策略,以期破解云南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其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云南经济发展现状

  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推动下,云南省取得了不断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根据云南省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人口数量从2008年的4543万人增至2014年的4713.90万人,增长了170.9万人。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5692.12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12814.59亿元,增长了125.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从2008年的12570元/人提高到2014年的27264元/人,增长了117.9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云南省地方经济在总量和人均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根据云南省统计局的相关信息了解到:近些年云南省的第一二三产业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增长幅度均高于第一二产业。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云南省的投资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对外贸易环境也得到了优化。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对外贸易规模为例,《云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2014年全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了11073.86亿元。云南省的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可以从全省对外贸易方面来解释,201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96.22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了17.1%。2008年全省的进出口总额为95.99亿美元,六年间进出口总额增长了208.59%。云南省投资贸易的主要对象包括了东南亚、南亚的国家,从云南与东南亚及南亚各国的投资、贸易额来看,虽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长的幅度并不是很大。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由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条件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目前,云南省只有唯一的一个特大城市:昆明。自然在经济总量、投资、外贸等方面,昆明都是云南最具优势的城市,这样就造成了昆明市“独大”的局面,不利于全省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总的来说,近几年来云南省总体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我们也发现,云南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省内区域间发展差距明显;对外开发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等。

  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的情况,抓住机遇,合理利用优势资源,解决发展困境,使全省经济协调发展。接下来文章就对云南发展经济的优势进行分析,以期在国际大通道建设和桥头堡战略实施的机遇下,云南省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解决本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突破发展桎梏,从而促进云南省地方经济协调健康的发展。

  三、云南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云南经济发展的优势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就自然因素而言。云南省主要具备了三个优势:首先是地理区位优势,云南省内连广西、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外接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成为了连接我国西南各个省市和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重要中心地区。第二是资源优势,由于云南的地质构造复杂,其金属矿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因此云南省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美称。云南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丰富。除了有“锡都”美誉的个旧和东川的“云铜”外,云南省还有丰富的锌、锗、银、钾、钴、镍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为云南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促进了云南经济的起飞。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的刺激点,因此,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切入点,旅游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是云南经济发展可以借鉴的一点。至于发展旅游业,云南省也有着其自身的优越性,除了自然环境的优势外,云南省有着其特色旅游资源,利用其多民族特点,把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人文历史相结合,发展观光与休闲相衔接的新型旅游。

  除了自然条件的优势,云南省拥有发展的社会机遇优势。2009年,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提出,为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为了结合云南实际发展情况,落实桥头堡发展战略,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2020年)》,规划中提出大力推进滇中经济圈的建设,建设沿边经济带,构建内外联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对内对外合作水平,深化“走出去”的战略,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在此背景下,云南省经济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也为云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可能性。国际大通道是云南连接国内外的枢纽,包括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它是一种集多种运输方式和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传导体系。东南亚、南亚人口数量众多,各种原因综合影响,使得它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介入较少、跨国公司较少的地区,这些特点都显示着这些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使云南与这些地区和国家的联系加深,往来更加频繁。在此过程中会促进云南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桥头堡战略和国际大通道建设为云南发展带来了机遇,利用本省的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成为云南省当前发展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虽然有地理、资源、旅游等自然优势及国家政策支持,但是其发展仍然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不协调、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等问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云南省发展地方经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抓住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机遇,完善云南省与国内外地区和国家的交通、能源、水利等设施的建设。在国内交通连接的基础上,要积极构建连接印度洋、东南亚、南亚等地的交通枢纽体系。泛亚铁路、公路、输油管道、通商口岸、机场等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够保障云南省与国内的其他省市地区及南亚、东南亚的国家能够保持交通、信息等的有效联系和对接。从而为云南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结合地方优点,发展特色经济

  云南省各个地州资源禀赋差异,加之社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各州市可以结合自身存在的优势,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以西双版纳为例,作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要城市,西双版纳可以依托其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借助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发展主要针对老挝、缅甸和泰国等国家的国际旅游。滇东南、滇东北、滇西南及滇西北根据自身优势可以分别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清洁能源和石油化工产业、普洱茶和红茶等生物产业、水电密集型产业及旅游产品加工产业等。

  (三)积极推动多角度、多层次的对外贸易

  孟中印缅(BCIM)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的推进,为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外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云南省应该依托国际大通道及桥头堡战略,调整对外贸易的结构,在农业、工业及服务业上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和技术创新带动共同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创新外资引进的方式及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引进外资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对外资的利用水平,用外资弥补国内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缺口,促使云南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利用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战略来促进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措施外,还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合作平台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和努力。

  五、结语

  在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今世界,对外经济合作显得更加重要了。云南省利用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际大通道建设和桥头堡战略的契机下,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其他省市及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联系和合作,结合云南省发展的现实,建立可持续性的合作机制和采取相应的措施,融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保障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www.stats.yn.gov.cn/.

  [2]卢永忠,蒋小华.依托国际大通道发挥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作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09).

  [3]蒋兴明.桥头堡战略下的云南经济发展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1).

  [4]白恩培.加快建设桥头堡推动云南新跨越[J].求是,2010(22).

  [5]赵畅.浅析中国云南“桥头堡”战略的现实意义[J].对外经贸,2012(4).

  秦绍娟 孙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