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泳拥抱里约要过四关
- 来源:新体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孙杨,世锦赛,宁泽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01 08:18
在喀山世锦赛上,中国游泳队交出5金1银7铜的答卷,多人次进入决赛,奖牌总数超过上届,且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很多弱势项目上取得了突破。
在出征喀山世锦赛之前,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为中国游泳队制定的目标是6块金牌,奖牌榜第二位。外界普遍认为这个预期过于乐观。在吴鹏等名将陆续退役,焦刘洋、刘子歌高挂免战牌,叶诗文状态堪忧的情况下,中国游泳最靠谱的夺金点仅有孙杨一人的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
但在喀山,中国游泳队交出5金1银7铜的答卷,多人次进入决赛,奖牌总数超过上届,且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很多弱势项目上取得了突破。以宁泽涛、汪顺、徐嘉余等为代表的90后甚至95后涌入各个项目的决赛,让人们看到了里约奥运会中国水军雄起的希望。
第一关 三大突破
这次世界锦标赛,中国队共有11个项目进入决赛,接力有6个项目。进入决赛的次数刷新了历史最高。
头号突破当属宁泽涛。100米自由泳项目号称游泳界的百米飞人大战。宁泽涛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个项目的不成文定律:在世界锦标赛上,亚洲男子选手绝对不会在100米自由泳中表现出世界水平。事实上,从1973年世锦赛至今,从蒋丞稷、洪秉祥到山野井智广等黄皮肤,只能在依靠机遇的50米自由泳项目中碰碰运气。但宁泽涛从预赛到决赛,漂亮无比的三枪发挥,把这条铁律彻底粉碎。
宁泽涛突破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以往百米飞鱼大多是大块头和爆发力惊人的肌肉男,但这次,身高1米91且略显瘦弱的宁泽涛依靠良好的水感和对比赛节奏的控制,让百米飞鱼大战进入到“精致+高颜值”时代。事实上,宁泽涛的崛起是在2013年,他在沈阳全运会上打破了50米自由泳和100米自由泳的亚洲纪录。但毕竟是全国比赛,他的成绩没有得到更多人的注意。2014年,他在仁川亚运会上游出了47秒65这个相当于年度世界第一的成绩后,人们才惊叹:又一个飞鱼诞生了。作为90后,来自海军的宁泽涛很自律,有头脑,爆发力天赋异禀,再加上教练叶瑾的多年精心调教,在喀山继续爆发并不令人意外。而他精致的五官、爆表的颜值、高情商,也颠覆了人们以往对运动员牛高马大的印象。
第二个突破来自中国青年群体,尤其是3名创造世青赛纪录的中国选手。本次大赛共创造5五项世青赛纪录,其中3项归中国选手所有:李广源的男子200米仰泳,李朱濠的男子100米蝶泳,张雨霏的女子200米蝶泳。李广源和李朱濠都杀入决赛,并获得第八,张雨霏获得女子200米蝶泳铜牌,以17岁零4个月成为中国队最年轻的得奖者。从横向的成绩比较,16岁零7个月、预赛和半决赛两破世青纪录的李朱濠竟然超过了同时代的菲尔普斯:16岁年龄段的“菲鱼”100蝶泳成绩是52秒98,而李朱濠的半决赛成绩是51秒33。另外,获得女子100蝶泳第六名的陈欣怡也是17岁组的世界佼佼者。
第三个突破是来自中国传统弱项,尤其是蛙泳项目的突破。男子200米蛙泳毛飞廉进入决赛,这是自1998年世锦赛曾启亮100米蛙泳取得奖牌之后,中国队第一次进入到决赛。女子200米蛙泳史婧琳历史性地摘得铜牌,填补了自罗雪娟、齐晖退役后中国队一直短板的蛙泳空白。中国游泳在蛙泳项目上的缓慢爬升,不仅弥补了混合泳接力的积弱地位,还充分证明在这几个奥运周期提出的“大国家队”理念,包括狠抓二线队伍的集训,如今已经结出丰硕成果。
第二关 捍卫游泳强国位置
本次世界锦标赛,中国队在稳定成绩的基础上,逐步向游泳强国的目标迈进。在总成绩第三的基础上,在不少核心领域取得突破。
第一,进入决赛人次大大增加,这是衡量一国游泳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2011年世锦赛,中国队5金2银7铜,13个第四到第八名次,共计27次进前八。2013年世锦赛,中国队5金2银2铜,第四到第八的13次,合计22次进前八。到了2015年,中国队5金1银7铜,另有18个第四到第八的名次,合计有31次进入前八。这个成绩比中国队最高点的1994年世锦赛还要高。中国队开始和近来年崛起的澳大利亚平起平坐。相对来说,老牌霸主美国队出现了金牌过于集中的情况:除18岁的莱德茨基独得5金以外,美国队只有31岁的罗切特在萩野公介缺席的情况下拿到混合泳的金牌。
第二,在自由泳项目上续写中国长城。宁泽涛在100米自由泳的突破,孙杨在200米、400米乃至1500米自由泳项目中的强势,使得中国队在男子自由泳项目上实现了绝对的统治力。在世界大赛中,一个国家的运动员在一种泳姿的各个项目中实现垄断,充分证明在泳坛的地位,这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对中国游泳整体影响而言,也必将在训练体系、技术沿革甚至队员的心理层面,产生更加广泛深远的影响。
第三,女子混合泳接力回勇。男、女4x100米混合泳接力是另一个体现游泳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前几届世锦赛中,由于蛙泳项目的瘸腿,使得中国队在混合泳这个传统优势项目中无所作为。但在喀山,由傅园慧、史婧琳、陆滢和沈铎组成的女子混合泳接力队以3分54秒41的成绩夺得金牌。时隔6年之后,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夺冠,也是继2003年和2009年世锦赛后第三次获得该项目的胜利。
第四,孙杨以两金一银的成绩,蝉联世锦赛最佳男运动员的称号。此前孙杨是1500米自由泳两届世锦赛冠军得主,也是伦敦奥运会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遗憾的是他因为心脏不适,最后一刻宣布退赛。但凭借夺得400米和800米自由泳冠军以及200米自由泳银牌的表现,孙杨获得了来自国际社会的赞誉。蝉联世锦赛最佳男运动员,是对他,也是对中国男子游泳队崛起的最好认可。
第三关 洋务运动,理性运用
在探究中国游泳近来崛起的奥秘时,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每年都要到澳洲训练,已经成为大赛备战的固定模式。自从2007年张琳出现在澳洲并取得好成绩之后,中国游泳团队大多在这个轨迹下训练。但随着孙杨、宁泽涛和中国游泳整体实力的厚积薄发,有一种盲目崇拜外教的“外教制胜”思想在不经意间蔓延,以至从运动员到教练都在争论一个话题:到底是本土派重要,还是洋务运动更强。
客观地说,无论是训练、比赛观念的更新还是对运动员心理的调动等,外教确实锦上添花,但中国游泳的最大成功在于中国教练员整体执教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西合璧。这绝非几个外教每年最多训练中国选手10多周就能创造的奇迹。否则,外教自己的运动员为什么没有个个成名,短期执教的中国选手却全面开花?
无论是只带宁泽涛训练了5周的澳大利亚教练布朗,还是孙杨的现任外教布莱恩,在个人职业生涯中都没有培养过优秀的短距离自由泳和中长距离选手。布朗曾经是两届世锦赛百米自由泳冠军马格努森小时候的教练,带出了女子仰泳奥运冠军和喀山世锦赛女子仰泳冠军西波姆;布莱恩只是丹尼斯的助教,独立门户时间不长。宁泽涛和孙杨的成功,95%要归功于中国教练多年打下的根基和中西合璧后有针对性取长补短实现的爆发。
中国游泳队科研组长陆一帆博士指出:“中国运动员99%的时间都是跟随自己的教练,出国训练一般为6周,最长不过12周。中国教练员对训练细节和赛前调整的掌控,对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绝对世界一流!中国游泳为什么要‘走出去,请进来’,我们的目标不是跟在人家后面走,不是为了让外教把中国运动员带起来,而是为了让中国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多地接触世界先进的训练方法,结合中国已经成功的手段,继续寻求突破和提高。”
中国游泳的出国训练始终遵循三大要点:首先是“谁,去哪里练”,要有针对性;其次是“什么时候出去,练习什么”,必须了解外教的训练周期和内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何把出国训练转化为比赛能力”。事实证明,不是所有运动员都适合出国训练,也不是所有的出国训练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打造出伦敦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冠军焦刘洋的教练刘海涛补充道:“如今中国高水平教练带队员出国训练,更多的是为了调换环境,提高运动员训练的兴奋度,通过融入外国运动员的训练生活来增强自信,了解国外训练的方式方法。外教和出国训练不能滥用。中国游泳的成功关键始终都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中国教练长期的打磨,外教在此基础上进行短期“雕花”,高强度的比赛速度训练,与外国选手同池训练的国际视野,再加上外国人善于用语言、肢体表达积极鼓励,从而让运动员产生自信。
很多中国教练证实,外教习惯于把运动员的完成时间说快1到2秒,让中国运动员以为自己到了国外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心理上的自信瞬间爆棚,再苦再累也能坚持下来。但不必由此而盲目崇拜外教,因为这不过是外教鼓励运动员的小手段。
事实证明,经过多年“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实践,中国游泳已经具备了拥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练群体。尽管他们还有不足,也在继续努力和学习,但迈入世界顶级水平的中国运动员应该挺起腰板,理智思考,对自己和中国教练更有信心,而不是盲目陷入对外教的崇拜当中。古往今来,“千里马常有,伯乐难求”,不要舍本求末,本末倒置。
第四关 增补短板,强化优势
展望里约奥运会,在为中国游泳进步欢欣鼓舞之际,也应该看到一些有待努力的方向:
第一,金牌含金量不足,夺金点不足
在伦敦奥运会,中国队是5金2银3铜10块奖牌,这次是5金1银7铜。尽管奖牌数有所增加,但奥运会项目却只有3块。叶诗文的200米和400米混合泳表现不佳,这是训练水平不高造成的。叶诗文想再续辉煌,一定要从心理上主动出击,配合教练员找到针对性的办法。女子200米蝶泳曾是中国游泳的自留地,张雨霏在喀山的表现出色,期待明年奥运会再上一个台阶,但能否达到刘子歌和焦刘洋那样的水平,目前还不得而知。其他选手,无论是混合泳日臻完善的汪顺,仰泳的徐嘉余和傅园慧、刘湘,还是年轻新锐史婧琳、李朱濠,沈铎、邱钰涵等,离奥运金牌似乎都还有一定差距。
第二,孙宁成为中坚,但各有不足
以往的游泳世锦赛,中国水军往往呈现女强男弱的局面,但喀山世锦赛局面完全扭转,女子呈现了明显的衰退之势,以孙杨和宁泽涛为首的男子军团正在崛起。
尽管孙杨由于心脏问题缺席1500米自由泳这个赖以成名的项目,但放眼里约,孙杨依旧是中国代表团最值得倚重的夺金点:400米自由泳是主项,孙杨在速度和耐力方面的优势以及独一无二的经验,有望蝉联这个项目的桂冠。1500米自由泳,由于近些年不断出现的泳池外事件,导致孙杨在长距离的训练一直不系统。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他的1500米成绩第一年下降10秒多,第二年下滑8秒多。展望里约奥运会,无论是20岁的世界锦标赛新科冠军意大利人帕尔特里涅利,还是19岁的马克·霍顿,他们构筑的“青春风暴”都将会对孙杨形成最猛烈的冲击。但只要孙杨坚持系统训练,并突出超长距离的自由泳训练,他在400米和1500米蝉联冠军的希望非常大。在200米自由泳项目中,孙杨在亚运会上输给荻野公介,喀山世锦赛又以0.06秒之差负于盖伊。虽然都是微弱的差距,但由于孙杨的出发、转身和触壁技术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高,他在这个项目并没有绝对的把握。换句话说,任何一名选手也不敢说自己在200米自由泳中占据绝对优势。
从长远来说,孙杨1米98的身高,流线型的身材和体型,先进的打腿技术,以及先进省力的途中游加上最后强有力的冲刺,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类型。假如孙杨在一条正确的轨道上训练,他在里约,甚至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400米自由泳和1500米自由泳中都将有可能常胜无敌。
相对来说,宁泽涛虽然在100米自由泳为中国男子实现了世锦赛突破,但对他而言,接下来考验才真正开始。他能否顶住浮华的外界生活而专注于训练,能否安心和教练叶瑾配合沟通好,能否合理有效尝试外教,都很关键。缺席喀山世锦赛的高手一定会强力出击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大战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三,中国女子,退步进行时
喀山世锦赛见证了中国女子项目全面衰落,没有了刘子歌和焦刘洋的女子200米蝶泳,经历发育至今未能恢复状态的叶诗文,还有自由泳项目的缺失,女队显得星光黯淡。
庞佳颖、唐奕等人的淡出,让中国女子自由泳项目优势荡然无存,直接影响了中国女队在自由泳接力的实力。唯一继续保持优势的是女子50米仰泳这个非奥项目,赵菁、高畅等人退役后涌现出傅园慧、刘湘,保持了中国女选手的强势。
展望里约奥运会,傅园慧、刘湘、张雨霏、陈欣怡、沈铎、史婧琳等人将成为中国女子游泳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期待叶诗文能够如期“复活”。
正如中国游泳队科研组长陆一帆博士所说:“中国游泳现在处于一个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岔路口。一条是正道,走下去将会迎接成功;另外一条路是死路,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没有出路。问题在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现在走的是正路还是死胡同。这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齐心协力,彼此信任,共同寻找到正路,争取在里约奥运会全面爆发。”
文 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