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作为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杭州市在产业培育和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独树一帜,新能源汽车在公交车、出租车、专用车等领域得以迅速推广应用,培育了一批整车、充电设施及电池等全产业链企业,并推出分时租赁商业化模式。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的借鉴价值逐步显现。为此,本报特刊发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应用办公室撰写的专文,供业界参考。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中四个城市之一,在浙江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公交优先、基础先行、产业带动”的试点方针,积极创建新能源汽车商业运营模式,努力践行试点城市的职责与使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推广超过16000辆
2013年以来,杭州市共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6339辆。其中,纯电公交车628辆、客车492辆,纯电乘用车15009辆,纯电专用车2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186辆。杭州市已建成公交车充换电站9座、充电桩330个;建成出租车充换电站78座、充电桩731个,投入使用27座;分时租赁立体停车库17座(投入使用7座),平面站点49座(投入使用39座)、充电桩353个。
2015年,杭州市共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5261辆,其中公交车448辆、纯电客车490辆、纯电乘用车4214辆、纯电专用车2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85辆。完成330个公交车充电桩、181个乘用车充电桩的建设,新投入使用2座分时租赁立体车库和4座换电站。
今年以来,杭州市经信委协调组织召开了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专题会议、推进西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两个专题会议,并形成了专题会议纪要。为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市新能源汽车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设立了三个推进小组,分别由市经信委、交通运输局、建委牵头,负责产业、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为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市新能源汽车办公室赴深圳考察调研深圳出租车充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情况,组织市建委、国土局、规划局、质监局、交通局、西湖电子集团和万马新能源赴北京调研北京出租车、住宅小区、大型商场等充电设施配建政策、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此外,市新能源汽车办公室还多次到比亚迪仁和基地、杭州长江汽车、万向电动汽车、广汽吉奥汽车、越西客车、康迪电动汽车、西湖电子、万马新能源等企业考察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情况。
四大成功经验
强化协调服务。市新能源汽车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服务,为市建委、规划局、质监局等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牵线搭桥。积极协调市公交集团、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西湖电子集团新能源公交车充电站建设和西湖比亚迪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运营。加强与杭州车厘子、富士康集团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项目的协调对接工作。鼓励和支持康迪电动汽车进一步完善与扩大纯电动微型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同时,认真组织开展杭州市新能源汽车生产、运营和配套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全面推进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
制订配套政策。2015年以来,市新能源汽车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制订了《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暂行管理办法》、会同市规划局、建委、质监局、物价局完成了《杭州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近期布点规划》、《杭州市公共停车场库建设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通知》、《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电动汽车充电站管理与服务规范》以及《关于杭州市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试销价格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及政策。
创建运营模式。2015年,杭州市进一步完善微型汽车分时租赁模式。积极推广微型汽车的“分时租赁”业务,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此模式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肯定,并在全国其他9个试点城市复制推广。在不增加公交运营成本的前提下,采用融资租赁模式,由运营服务公司购买新能源公交车,按传统燃油公交车的价格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租赁给公交公司,公交公司参照同类型传统燃油车的油耗,按照国家规定的燃油价格支付运营费用,日常充电服务由运营服务公司负责。
推动产业发展。杭州市现有百余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车载充电机、充换电设备等设计研发与制造企业以及示范营运、服务、整车租赁、电池租赁及融资等新能源汽车服务性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发展集聚效益初显。市新能源汽车办公室协调配合工信部对广汽吉奥、越西客车、杭州长江汽车新能源汽车生产现场准入审核工作。2015年,越西客车、长江汽车等一批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先后完成了工信部的现场准入审核工作,即将相继投产,成为杭州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应用办公室|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