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道拐》致敬历史 重走抗战生命线
- 来源:广东电视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二十四道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21 09:10
由刘小锋、甘婷婷、海一天、齐芳等主演的公路抗战史诗剧《二十四道拐》正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热播。该剧主要讲述了二战期间,中美英等国家为保护中国战区的运输大动脉——二十四道拐的畅通无阻,联合抵制日军断路行动,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故事。该剧围绕世界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中最为重要的一段——二十四道拐展开,融合烧脑谍战元素,斥巨资还原历史原貌,献礼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巨资打造精品国际抗战剧
为真实再现历史原貌,《二十四道拐》剧组投资一个多亿,重金建造抗战文化园。剧中出现的盘江铁索桥,“滩头阵地”的瞭望台、碉堡、营房等“战斗圣地”,在拍摄前都进行了战后重建。导演张玉中透露:“当年的铁桥因修水库需要将桥面提升,《二十四道拐》是对铁桥原貌最后的留存。”
除了复原遗址,备受诟病的战争特效在这部剧中也受到了精良的处理。两军近距离对战,无数流弹如星火穿梭,山间磐石被炸的粉碎,片片零散在半空中。张玉中对该剧的品质很有信心:“抗战剧是严肃的,所以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严肃,对剧集呈现出来的画面也要严肃。”
反法西斯阵营智斗日本法西斯
该剧在人设方面,鬼子智商“突破天际”,但还是被特派员梅松“盖”了下来。以王雅琴(甘婷婷饰)为首的日军间谍,伪装成红十字会的白衣天使,表面上救死扶伤,暗地里却数次计谋炸毁二十四道拐,以切断中国抗战物资的供给来源。敌在暗处我在明处,梅松虽不识王雅琴的真面目,却凭借其超强的分析能力和“爆表”的智商,不断生出“计中计、戏中戏”,借助美军约翰的势力,使得日军诡计不攻自破。
惊险谍战融合激烈的肉搏枪战,引得网友一片叫好。导演张玉中表示:“日本间谍都是从小接受专业性训练的,所以很难对付。中国人的智慧当然不亚于日本间谍,但是当时的情况,中国的硬件条件并不完善,所以梅松和王雅琴之间的较量,也是反法西斯阵营和日本法西斯之间的综合较量。”
国际阵容掀起世界反法热潮
《二十四道拐》不仅云集了刘小锋、甘婷婷、海一天、齐芳、褚栓忠等国内实力派演员,还力邀美国演员詹姆斯·奥夫斯、南非演员穆雷克担纲重要角色。豪华的国际阵容,不仅反映出二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以及全世界的反法热情,还把该剧的史诗气质表露无遗。
“《二十四道拐》力图从国内抗战形势,折射出整个国际的抗战热情。”张玉中说道:“因为这部剧的视角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邀请了国外的朋友来加入,他们对此也很热情,愿意跟我合作。因为把这段历史真实地呈现在观众们面前,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恢复世界记忆还原二战秘史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工业城市和出海口,来自海外华人和一些国家的物资援助,不得不依靠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运输。物资到达昆明后,再用大卡车分载,经过滇黔公路送抵前线和重庆,而这条运输大动脉必然途经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的二十四道拐。如此交通要塞,却由于历史资料的稀缺,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演变中,“沉睡”了过去。直到2013年,随着二十四道拐纪实照片的公布,这条曾经扭转过历史局面的大动脉才被世人“唤醒”。
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二十四道拐》再次聚焦这段二战秘史。剧中,除了全景展现二十四道拐的原貌,公布二十四道拐的原始资料,还通过镜头,再现日军为阻断该运输通道所培养出的“狸猫计划”,运输车队穿行在枪林弹雨等历史桥段。该剧的总编剧欧阳黔森表示:“二十四道拐不仅对取得反法西斯胜利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它还是中国人民靠劳动凝结的心血,更是中美、中日、中缅、中印,乃至全世界国家关系变化的一个重要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