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还是掠夺者?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乔布斯
  • 发布时间:2010-08-27 09:43
  还记得年初时乔布斯在非公众场合的那次“暴怒”吗?起因仅是得知谷歌Chrome团队的一位设计师发表的介绍采用Chrome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工作原理的图像模型——一个假设的“gPad”。一旦谷歌要与苹果竞争。Chrome操作系统团队将与Android团队向同一个方向发展——即是电脑。事实上苹果也抱着同样的方向做着努力,然而苹果却与谷歌之间横亘着巨大的差异,即是2007年才被谷歌推出、以开放与免费为基础的Android操作系统。虽然市场调查及研究企业尼尔森公司(Nielsen)公布的手机操作系统的占有率数据显示。苹果iPhone OS仍拥有3倍于Android的市场占有率,不过Android以免费为名建立起日益强劲的增长势头,却是令乔布斯坐立难安的。

  Android的事实,已无限接近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与Android,从一开始这便不是两个不搭调的话题,在世界上最具创新意识的科技公司谷歌手中,人们始终认为将一个手机系统平移到笔记本电脑之上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难题。事实上,谷歌近期也一直低调地在Android领域上进行进一步开发,不仅在近期相继发布了2.0、2.1、2.2版本的Android操作系统,而且同时还积极与Acer等厂商合作,在笔记本电脑上测试该系统,以期逐渐进入笔记本电脑领域。

  从第一台能够“装上”Android的Acer笔记本电脑起(注意,我们用的是“装上”一词,其时仅是将一个手机操作系统硬性嫁接到笔记本电脑上而已),至今已经有1年的时间,虽然期间谷歌将Android发展成为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的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是Android已经占据了电子阅读器操作系列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5月27日,宏碁在北京召开年度重大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全球首发的两款电子阅读器中,就有一款是采用了Android系统的彩色阅读器,虽然这款7英寸的产品并未上市,但通过支持3D图片查看界面来看,它支持的操作系列就是当时最新的Android 2.1。可以说这是一款在阅读与观看视频上能够匹敌苹果iPad的产品。正因如此,近期愈演愈烈的传闻,称Acer将在4季度推出以Android为操作系统、ARM为构架的7英寸与10英寸平板电脑便不是空穴来风了,至少,谷歌与Acer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

  我们不必怀疑谷歌的进程,尽管谷歌高层曾经表示过Android正式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要留待2013年之后,可谁也不知道那是否是谷歌施放的烟雾弹。近期谷歌如此密集地升级Android版本,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其在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企图通过完善Java脚本引擎与提供全新API等工作,为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打基础。谷歌最新的Android 2.2操作系统,实际上已经能够完美支持Flash,而这同样也是乔布斯所放弃的。Android的快速进步,也在影响着终端厂商的抉择。在与另一个向所有移动互联终端厂商提供的操作系统——MeeGo的竞争中,Android也占据上风。据悉,即使在IDF 2010与Computex 2010上展示过MeeGo平台的平板电脑样机后,Acer仍决定率先推出Android平台的产品。

  尽管装备了苹果自家操作系统的iPad已经卖出了200万台,尽管MeeGo操作系统早已以前身Maemo系统在诺基亚N800上实现量产,但谁也无法忽视Android免费的力量,不仅是Acer,惠普t华硕等一线笔记本电脑厂商谁也没有否认过与Android的暧昧关系,思科、Velocity Micro等公司也相继宣布推出Android平板电脑,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山寨厂商也将Android与平板电脑视为当下最大的两颗救命稻草,一切皆因免费。虽然平板电脑与上网本、MID、智能手机等并称为移动互联终端,但我们都明白它们与完整构架的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如果把眼光更放长远一些,厂商推出Android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或许仅是一个时机问题。

  免费的Android,却不是人人受用的

  对于购买平板电脑的普通消费者而言,人们并不排斥And roid,无论是Android,还是MeeGo,亦或是iOS,谁能够带来最佳的体验,就会选择哪类产品。除了免费,Android还具备的良好开发机制,创造了多达8万个应用程序的Androjd Market便是最大功臣。没有人会否认Android Market是件极为“聪明”的事,不仅是谷歌,苹果的App Store、英特尔的AppUp Center与微软的Zun Marketplace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利用Android Market,不花一分钱的前期成本,谷歌就在网络上拥有了成千上万的开发者。据谷歌工程副总裁AndvRubin透露,目前为Android Market开发应用软件的活跃Android开发者已多达18万人,如果换成固定员工,相信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也养不起这么庞大的开发队伍,谷歌所为Android开发而设立的开发机制未尝不是一种“云”,而且,开发构架上的“云”远比技术构架上的“云”还要强大。或许有人会提及苹果的APP Store已经拥有22万个应用程序,然而苹果前不久宣布,禁止开发者使用跨平台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即要求外部开发者仅为iPhone开发应用程序。与苹果相反的是,谷歌更愿意加强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同时愿意就支持Flash技术同Adobe合作。从长远看,开发者似乎更愿意与谷歌合作,未来Analroid更具潜力。

  Android的前景无限被看好,但是对所有厂商而言Android真是一桌免费的饕餮盛宴吗?或许真的没有一个厂商能够拒绝免费的诱惑,毕竟市场的竞争、成本的紧逼,是任何一个终端厂商不容忽视的,能够在操作系统上省下一点则是一点。而完全依赖成本优势的山寨厂商则更加无法拒绝免费而功能强大的Android,谷歌宽松的授权机制并不排斥这类厂商的进入。就整个市场来看一谷歌正在借开放的模式,降低了进入的门槛,任何新进入的厂商仅需花极少时间就可将Android植入笔记本电脑上。如果Android仅是免费的Android,那么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然而Android却借助免费的外壳,合情合理地避开了当初微软在Windows中植入各种软件面临的各种垄断诉讼,让Android Market不断制造出的应用软件将Android打造成为无比强大的巨鳄。值得注意的是,免费仅指Androld系统本身,而AndroidMarket提供的软件是需要收费下载的(目前有部分为免费软件,未来部分免费模式或仍将存在,但真正优秀的那部分软件必将收费)。

  应用软件的收费看似对厂商与消费者并无影响,厂商因此节省了成本,获得了直接的利益:而消费者无论选择收费的Wlndows,还是貌似免费的Android,总会担承厂商转嫁的、或是购买应用软件的相应成本a但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消费者将获得Android更加强大而多样他的应用,而厂商反而身受其害。因为具备强大衍生能力的Android Market不仅是一个谷歌打造的应用程序商店,而是一个内容服务收费的庞大市场。一旦这个市场形成规模,那么基于Android的各种谷歌服务就会使厂商失去再开发的机会与勇气,从而阻止更多的厂商去创新。创新的引导者反而成为创新的垄断者,这个命题似乎颇有一些黑色幽默的意味,可事实的确如此。或许我们还记得当年垄断山寨手机,甚至是部分国产品牌手机的MTK,强大的创新意识与研发基础打造出的打包方案,并未成就一家厂商脱颖而出,除了MTK本身的品牌外,整个国产手机市场只剩下一地鸡毛。如果谷歌在互联网终端的操作系统上形成了垄断,那么未尝不是一个“包着软件外壳的MTK”——换一句话来说,这或许就是一场对笔记本电脑产业终端的掠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