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病连着误区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滑膜炎,并发症
  • 发布时间:2015-09-29 14:06

  一个运动者出伤治伤的过程看似平常,实则隐含着许多问题,其中的一些误区是我们十分熟悉又常常忽略的。今年CBA体测之前,东北某篮球俱乐部一位主力队员的亲身经历就是一个例证。

  一

  9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东北某篮球俱乐部总经理的微信,说CBA体测就要举行,而队中一位主力的膝伤迟迟不好,其人已到北京,请求帮忙诊治。我立即做了安排。

  这位队员如约来到我的工作室,主诉为:20多天前,为迎接体能测试,他在没怎么训练的情况下,在篮球场上自测了一次横向折返跑。以前,这对于他来说不算个事,可这次跑下来,他却突感膝盖不适。去当地医院做了核磁共振检查后,大夫说是膝关节急性滑膜炎,内有积液,除了做些理疗外,建议他回去好好休息静养。

  就这样,20多天过去了。这位队员休息后回队,重新上场跑步,没想到情况变得更糟,不但膝关节又痛起来,而且连走路都感不适,根本不能参加正常训练了。离CBA体测只有10天,俱乐部上下的焦急之情可想而知。

  我与另一位大夫对这个队员进行了详细诊查,发现他的膝部不只是滑膜炎和积液的问题,还有多处损伤,包括膑间末端病、髂胫束摩擦症、阔筋膜张肌痉挛。伴随着这些伤病的是一堆并发症,如小腿肌肉劳损、膑骨支持带脂肪垫炎以及膑骨与股骨滑车关节面劳损等,难怪他无法正常训练呢!

  诊查后我断定,除了上述原因外,这位队员的伤情还与折返跑的技术有很大关系。首先,他急速折返时总用右腿支撑身体,单腿负荷过大。其次,由于他原有膑间末端病等,跑步时膑骨下沿的疼痛造成他不敢发力,于是代偿性地用大腿侧面来制动、转身,造成这个部位的髂胫束负荷增大,膑骨在制动拧转过程中侧向受力加大,形成劳损,还带来髋关节的肌肉和关节束的后续劳损。

  至于他的伤病久久不愈,我们认为与其采用的治疗和康复方式有很大关系。

  二

  上述这个队员从出伤到治伤的过程看似普通和简单,却反映出种种问题,其中包含的三种误区是我们常常遇见,又常常忽略的。

  首先,出伤的个人原因主要在于这位队员的体测训练违背了最基本的运动原则:循序渐进。体能自测之前,他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凭借过去折返跑的成功经验,自信没什么问题,一上来就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体能进行每组往返17次,包含16个转身的折返跑。要知道,此一时不是彼一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伤病的增加,即使是好汉,也不可能总是保持“当年勇”。更何况经过一段休赛期,人的体能下降,而且平时这位队员跑步不是在跑步机上,就是在田径场里,与体测时的篮球场还是有区别的,跑步的要求和方式也有所改变,身心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人为地将这一过程缩减或省去,必然会出现问题。此外,这个队员折返跑的技术单一,加上陈旧性伤病,致使动作变形,以致出了问题。

  其次,当地医院在诊断上有失误。其诊断过于简单,只看结果,不究来源,只重仪器检查,不重临床诊查,更没有结合篮球项目中跑步的特点来分析伤病机理,从中准确找出病因,开具的治疗方案,又没能从恢复其运动专项功能的角度加以考虑。

  第三,治疗和康复方法上存有误区。除了消炎止痛外,医生向这位队员建议的主导治疗方式是休息静养3-4个月。这种被动式的治疗康复方法显然是受“伤筋动骨一百天”的传统理念影响,不仅与现代科学理念有出入,而且也不适用一个竞技体育运动员,甚至普通百姓的运动和生活需要。

  诚然,休息静养可以减少对受伤关节的刺激,让其自然恢复,但它的副作用也不小:会使肌肉力量减弱,肌肉萎缩,关节柔韧性下降,心肺功能减退。虽然炎症和疼痛得到了消减,一旦重新运动或训练,伤病就很可能复发,陷入恶性循环。这个问题出现后,医方又没能及时调整方案,致使这位队员浪费了最佳恢复时间。

  三

  无论对于运动员还是普通健身者,这一个案都有启示意义。为了避免和减少上述误区,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要提高对运动损伤的认知水平,了解伤病发生的规律,将防伤的关口提前。从事任何运动,都应按照计划,系统地进行训练,尤其要对运动量严格把控,逐渐增加,尽量避免平时不练,一练就过猛过激。

  第二,最好能在有经验的教练或专业人士指导下训练,这样不但可以获得科学的运动安排,还可以使不规范的技术动作得到及时发现和纠正,减少伤病的隐患。在实际中,我们发现“网球肘”多出现于业余网球爱好者身上,“跑步膝”也易发于业余跑者,这也说明专业教练和专业指导的重要性。

  第三,准确诊断是治疗康复的第一保证。出现伤病后,最好寻求懂得运动医学的专业人士帮助,同时,在医生诊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别忘了简要说明自己的病史、运动专项和期望目标,让医生结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综合分析评估,从中找出伤病成因,并根据自己的运动和生活需求做出个性化的治疗康复计划。

  第四,伤后的治疗和康复手段要吸收现代科学的成果,综合运用。比如,相对于一味静养的传统康复理念,现代科学则提倡治疗与运动相结合的积极康复观念。美国运动医学会甚至提出“运动就是良药”的口号,把运动作为治疗和康复的一种重要手段。

  我们对这位队员的治疗康复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在消炎止痛、控制髋膝关节伤痛的同时,对伤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这种内容占了伤者治疗康复计划的一半,而且严格按照体能康复的流程循序展开,即恢复关节的活动度,恢复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以及关节的正常功能。每一道流程都有相应的工具和方法检查效果。

  前两个流程过后,伤者走路时的不适感明显消失。大部分人的康复计划就到此为止了,而我们的目标是让他能上场跑步和训练,其关节力量还不符合要求,因而采用蹲起、下蹲等练习给以强化。为增加其关节稳定性,我们安排了关节弯屈、单腿拧转的训练,同时纠正他折返跑时的错误技术动作,学会左右腿开弓,上下肌群协调用力,减少动作的代偿……如此下来,这位队员很快就感到跑步轻松多了,信心又回来了。

  增强下肢力量的练习

  下肢大全

  练习部位

  膝关节

  练习目的

  增加腿部及臀部肌群力量

  起始动作

  站姿

  动作流程

  弓步,双手摸脚踝两侧

  回立正位

  依次完成正前、斜前、正侧、斜后、正后五个方向的弓步动作

  左右腿交替运动(例左前—回位—右前—回位)

  练习要点

  每次双手摸踝关节,屈膝到位

  重心随运动腿移动

  方向准确,节奏均匀,速度快

  正确的练习感觉

  大腿肌肉酸胀

  常见错误动作

  弓步角度过低,手指未到踝关节

  运动腿屈膝不够,依靠上身下压完成动作

  口述 陈方灿 采写 柏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