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佛光辉映世界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金陵,佛,世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31 15:27
2010年6月12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这一天,南京成为世界的焦点。上午9点15分,南京大报恩寺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被打开,佛界顶级圣物“佛顶真骨舍利”盛世重光。据悉,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存世只有一块,世人已有1400年未见其真容。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及诸位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长老及省内各大寺院住持,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健钊长老等,以及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了法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领导参加了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见证仪式,并出席庆典。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台湾证严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等专门发来贺电。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进行了现场直播。
6月12日上午7点30分,南京市僧众和护法居士赴朝天宫崇圣殿迎请供奉有佛舍利的金棺银椁至栖霞寺。
8时45分,南京栖霞寺钟鼓齐鸣,念佛声响彻大地,300多名僧人,400名居士列队堂前,来自两岸四地的108位高僧在香案彩幡的引导下,进入栖霞寺佛顶真骨舍利开启现场栖霞寺朝天宫,共同见证本世纪最大的佛教盛事——佛顶真骨舍利重光面世。
8时58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将放置金棺银椁的锦盒供奉至法堂宝位,并打开锦盒。
9时整,文物专家从锦盒中取出金棺银椁。
9时4分,开启金棺,可见内有阿育王时代琉璃瓶及精致小佛像一尊。文物专家按照考古工作流程测绘文物数据,并绘制原始考古地图。将琉璃瓶放在显微镜下探查,发现舍利数枚,大小如戒子。
9时10分,开启金棺银椁。
9时13分,开启金棺银椁第二层,取出金棺,去掉外层金属丝线。
9时15分,开启金棺。内有佛顶骨舍利及三个琉璃瓶。
9时19分,108位高僧拈香供佛。
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在新闻发布词中说:今天正值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佛教协会、南京市佛教协会承办的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法会隆重举行。法会活动分为迎请、请出、供奉、庆典、瞻礼等五个部分。
星云长老在现场致辞时说:中国有佛顶盖骨,可以傲视全世界。佛教虽然发祥于印度,却是在中国发扬光大的。这个发现可谓是佛日重回,佛光普照。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曾经主持法门寺考古发掘的专家韩伟介绍说,当天的仪式意义非凡,“从顶骨舍利的寓意来说,是级别最高的,那是最智慧头脑的象征。现在已知的佛顶骨,全世界只有一块,它不在古印度,而在中国,是很了不起的事。”
追溯佛顶骨舍利的历史,从公元7世纪到现在,世人已经有将近1400年没见到佛顶骨了。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介绍说,南京的这块佛顶真骨舍利为北宋年间印度来华高僧施护所献。根据史料记载,施护是印度来华的译经僧,世称显教大师,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抵汴京,是北宋初年三大高僧之一。
当天的仪式结束后,佛顶真骨舍利被供奉于栖霞寺法堂,接受信众瞻礼,至7月12日瞻礼圆满结束。在此期间,有来自海内外信众20余万人次前来栖霞寺瞻礼。上海真如寺妙灵长老、泉州大开元寺传净长老、武汉归元寺隆印大和尚、金山寺心澄大和尚、雪窦寺怡藏大和尚、新昌大佛寺传实大和尚等均率法师及居士团前来瞻礼。6月26日适逢农历五月十五,当天前来瞻礼的信众达万余人次。
千载一时 因缘殊胜
作为此次开启盛典的主办方,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一致认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意义非凡,堪称千载一时、因缘殊胜。其历史源流,在佛教典籍、历史文献中屡有记述。
经典上有根据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留下了佛牙、佛指、佛顶骨等各种不同类型的遗骨,世称佛真身舍利。《洛阳伽蓝记》、《法显传》、《续高僧传》、《大唐西域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苑珠林》等众多佛教典籍上,都有佛顶骨舍利的相关记载。
历史上有传承
金陵长干寺建于东晋初年﹙317—323年﹚,寺内有七宝阿育王塔,供奉有佛真身舍利。《高僧传》以及《梁书》、《法苑珠林》、《建康实录》中均有明文记载。东晋简文帝时于长干寺建造三层塔,孝武帝时高僧慧达“于长干里掘发塔基得佛舍利,复于其地建寺,造三级塔……梁时大加兴建,号为阿育王寺”。唐代李德裕《重瘗长干寺阿育王塔舍利记》石刻中,记载了他于长干寺阿育王塔地宫发现21枚感应舍利,其中11枚被请往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其余10枚留在原地。北宋真宗年间,下诏重修长干寺与佛塔,新建的佛塔敕名“圣感舍利塔”,长干寺后改称天禧寺。宋李之仪在《天禧寺新建法堂记》中明确记载天禧寺塔中供奉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本次考古发掘,从地宫出土大型石碑一块,镌刻有题为“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的长篇铭文,详细介绍北宋大中祥符四年,金陵长干寺住持演化大师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得到宋真宗的允许,修建九层宝塔之事,塔高“二百尺”。在塔下地宫瘗藏“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槨,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
事实上能证明
当天的开启活动,使瘗藏千年的佛教圣物盛世重光,金棺银槨内的佛顶骨舍利及感应舍利,与碑刻铭文记载相互印证,完全一致。
12日的盛世重光系列活动现场有四五千人。活动启动了一级安保,除了200多位公安、武警外,还有各种红外监控探头,这些“电子眼”遍布栖霞寺的各个角落,尤其是藏经楼内更是密集,其中的一根柱子上安装了两个电子眼。而武警更是把临时休息室直接放在藏经楼最近的厢房内。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说:“我还是40年前来过藏经楼,当时藏经楼里面展出了珍珠塔。后来,这个藏经楼就再也没有对公众开放过了。”
金棺银椁的启请就在藏经楼内举行。藏经楼正中间桌子的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透明钢化玻璃罩。据介绍,除了金棺银椁、佛顶骨、舍利要供奉外,七宝阿育王塔也将被迎请到栖霞寺供奉。钢化玻璃罩下面有恒温恒湿监控器,要是湿度不够,可以加湿;太潮湿了,可以减少水分;温度上也很好掌控,严格控制在18℃至22℃之间。另外,下面还有专门输入惰性气体的管道。除了钢化玻璃罩外,现场还有4台大空调。专家说,金棺银椁、阿育王塔在地宫中保存了近千年,形成了一个相对恒温恒湿的空间,如今要启请,就要模拟地宫的环境才行。
据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栖霞寺方丈隆相法师介绍,为保护这一稀世珍宝,12日迎请现场的照明灯均经过特殊处理,不会影响到金棺银椁及佛顶骨舍利和感应舍利。南京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介绍说,佛顶骨舍利及感应舍利对环境要求相当高,温度要控制在20摄氏度,湿度要保持在55%至60%,同时要避免紫外线损害。
佛都金陵 当之无愧
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使得南京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进一步彰显。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2480余年的建城史和1780多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从东吴到南朝,一代代译经大师在这里翻译了大小乘佛教经典约500部、2000多卷,使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译经中心、义学基地。南朝时,金陵城内讲坛遍布,法会听众如云。以建康为中心的南朝佛教,影响后来中国佛教至为深远。晚清中国佛教衰微,杨仁山居士在南京创立金陵刻经处,刻经、讲学、弘法,直接推动了近现代中国佛教的全面复兴。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法会的举办,对于弘扬佛法、推动佛教文化研究和海内外佛教交流,对于南京佛教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佛学家赖永海博士表示:“此次在南京重光的佛顶真骨,其历史、宗教及文物价值是很大的。南京作为中国佛教之都的地位,将得到凸显。佛教入南京始于东汉末年,佛教在南京之盛,开了中国佛教诸宗的先河。如今,佛顶真骨在南京重光,将使更多的人了解南京,了解南京在佛教历史文化上的地位和影响。金陵之地将再现佛教都城之盛。”
南京玄奘寺住持传真大师感慨:“南京很了不起,既有佛顶骨舍利,又有玄奘大师的舍利,这两大圣人的舍利,都在南京,太难得了!”舍利文化学者、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汪海波表示,南京的佛教地位一直就很了不起,不愧是佛都。汪海波介绍说,我国发现的著名佛舍利有7处,它们分别是1900年发现的北京灵光寺招仙塔的佛牙舍利,1960年发现的镇江甘露寺铁塔舍利,1981年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的舍利,1987年陕西法门寺的佛指骨舍利,1988年辽宁朝阳北塔的佛血舍利,1994年山东汶上宝相寺佛牙舍利,以及2001年杭州雷峰塔的佛螺髻舍利。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人的诗句不仅是对南京佛教文化在南北朝时期盛行的追忆,更是今人佐证佛教隆盛于中国的千古佳句。南京市长季建业在盛世重光盛会后再次对公众表示,南京将重建大报恩寺塔永久供奉佛祖舍利。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位于大殿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始建于明永乐十年,明宣德三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0盏,曾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南京一直希望能重建大报恩寺塔,在重建的过程中先对该地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没想到,在原本被认为是大报恩寺塔的地宫,意外挖到了早其400年的长干寺地宫,发现了七宝阿育王塔,从而使得佛祖舍利在盛世重光。原来就准备重建大报恩寺塔的南京,在佛祖舍利盛世重光后,更有信心尽快建设起一座恢弘的天下第一琉璃宝塔。
据悉,由于长干寺地宫的发现,原建设方案有了调整。新建的南京大报恩寺塔将做足琉璃特色——新的琉璃宝塔将向北移址重建,宝塔内部及塔基将建造佛教文化博物馆和琉璃艺术博物馆,展示大报恩寺塔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原塔的塔基、长干寺地宫与报恩寺主殿遗址,将作为遗迹景观供游客参观。重光于世的佛祖顶骨、诸圣舍利等圣物,将会被迎回大报恩寺塔供奉。
……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及诸位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长老及省内各大寺院住持,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健钊长老等,以及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了法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领导参加了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见证仪式,并出席庆典。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台湾证严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等专门发来贺电。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进行了现场直播。
6月12日上午7点30分,南京市僧众和护法居士赴朝天宫崇圣殿迎请供奉有佛舍利的金棺银椁至栖霞寺。
8时45分,南京栖霞寺钟鼓齐鸣,念佛声响彻大地,300多名僧人,400名居士列队堂前,来自两岸四地的108位高僧在香案彩幡的引导下,进入栖霞寺佛顶真骨舍利开启现场栖霞寺朝天宫,共同见证本世纪最大的佛教盛事——佛顶真骨舍利重光面世。
8时58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将放置金棺银椁的锦盒供奉至法堂宝位,并打开锦盒。
9时整,文物专家从锦盒中取出金棺银椁。
9时4分,开启金棺,可见内有阿育王时代琉璃瓶及精致小佛像一尊。文物专家按照考古工作流程测绘文物数据,并绘制原始考古地图。将琉璃瓶放在显微镜下探查,发现舍利数枚,大小如戒子。
9时10分,开启金棺银椁。
9时13分,开启金棺银椁第二层,取出金棺,去掉外层金属丝线。
9时15分,开启金棺。内有佛顶骨舍利及三个琉璃瓶。
9时19分,108位高僧拈香供佛。
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在新闻发布词中说:今天正值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佛教协会、南京市佛教协会承办的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法会隆重举行。法会活动分为迎请、请出、供奉、庆典、瞻礼等五个部分。
星云长老在现场致辞时说:中国有佛顶盖骨,可以傲视全世界。佛教虽然发祥于印度,却是在中国发扬光大的。这个发现可谓是佛日重回,佛光普照。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曾经主持法门寺考古发掘的专家韩伟介绍说,当天的仪式意义非凡,“从顶骨舍利的寓意来说,是级别最高的,那是最智慧头脑的象征。现在已知的佛顶骨,全世界只有一块,它不在古印度,而在中国,是很了不起的事。”
追溯佛顶骨舍利的历史,从公元7世纪到现在,世人已经有将近1400年没见到佛顶骨了。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介绍说,南京的这块佛顶真骨舍利为北宋年间印度来华高僧施护所献。根据史料记载,施护是印度来华的译经僧,世称显教大师,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抵汴京,是北宋初年三大高僧之一。
当天的仪式结束后,佛顶真骨舍利被供奉于栖霞寺法堂,接受信众瞻礼,至7月12日瞻礼圆满结束。在此期间,有来自海内外信众20余万人次前来栖霞寺瞻礼。上海真如寺妙灵长老、泉州大开元寺传净长老、武汉归元寺隆印大和尚、金山寺心澄大和尚、雪窦寺怡藏大和尚、新昌大佛寺传实大和尚等均率法师及居士团前来瞻礼。6月26日适逢农历五月十五,当天前来瞻礼的信众达万余人次。
千载一时 因缘殊胜
作为此次开启盛典的主办方,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一致认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意义非凡,堪称千载一时、因缘殊胜。其历史源流,在佛教典籍、历史文献中屡有记述。
经典上有根据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留下了佛牙、佛指、佛顶骨等各种不同类型的遗骨,世称佛真身舍利。《洛阳伽蓝记》、《法显传》、《续高僧传》、《大唐西域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苑珠林》等众多佛教典籍上,都有佛顶骨舍利的相关记载。
历史上有传承
金陵长干寺建于东晋初年﹙317—323年﹚,寺内有七宝阿育王塔,供奉有佛真身舍利。《高僧传》以及《梁书》、《法苑珠林》、《建康实录》中均有明文记载。东晋简文帝时于长干寺建造三层塔,孝武帝时高僧慧达“于长干里掘发塔基得佛舍利,复于其地建寺,造三级塔……梁时大加兴建,号为阿育王寺”。唐代李德裕《重瘗长干寺阿育王塔舍利记》石刻中,记载了他于长干寺阿育王塔地宫发现21枚感应舍利,其中11枚被请往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其余10枚留在原地。北宋真宗年间,下诏重修长干寺与佛塔,新建的佛塔敕名“圣感舍利塔”,长干寺后改称天禧寺。宋李之仪在《天禧寺新建法堂记》中明确记载天禧寺塔中供奉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本次考古发掘,从地宫出土大型石碑一块,镌刻有题为“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的长篇铭文,详细介绍北宋大中祥符四年,金陵长干寺住持演化大师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得到宋真宗的允许,修建九层宝塔之事,塔高“二百尺”。在塔下地宫瘗藏“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槨,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
事实上能证明
当天的开启活动,使瘗藏千年的佛教圣物盛世重光,金棺银槨内的佛顶骨舍利及感应舍利,与碑刻铭文记载相互印证,完全一致。
12日的盛世重光系列活动现场有四五千人。活动启动了一级安保,除了200多位公安、武警外,还有各种红外监控探头,这些“电子眼”遍布栖霞寺的各个角落,尤其是藏经楼内更是密集,其中的一根柱子上安装了两个电子眼。而武警更是把临时休息室直接放在藏经楼最近的厢房内。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说:“我还是40年前来过藏经楼,当时藏经楼里面展出了珍珠塔。后来,这个藏经楼就再也没有对公众开放过了。”
金棺银椁的启请就在藏经楼内举行。藏经楼正中间桌子的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透明钢化玻璃罩。据介绍,除了金棺银椁、佛顶骨、舍利要供奉外,七宝阿育王塔也将被迎请到栖霞寺供奉。钢化玻璃罩下面有恒温恒湿监控器,要是湿度不够,可以加湿;太潮湿了,可以减少水分;温度上也很好掌控,严格控制在18℃至22℃之间。另外,下面还有专门输入惰性气体的管道。除了钢化玻璃罩外,现场还有4台大空调。专家说,金棺银椁、阿育王塔在地宫中保存了近千年,形成了一个相对恒温恒湿的空间,如今要启请,就要模拟地宫的环境才行。
据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栖霞寺方丈隆相法师介绍,为保护这一稀世珍宝,12日迎请现场的照明灯均经过特殊处理,不会影响到金棺银椁及佛顶骨舍利和感应舍利。南京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介绍说,佛顶骨舍利及感应舍利对环境要求相当高,温度要控制在20摄氏度,湿度要保持在55%至60%,同时要避免紫外线损害。
佛都金陵 当之无愧
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使得南京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进一步彰显。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2480余年的建城史和1780多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从东吴到南朝,一代代译经大师在这里翻译了大小乘佛教经典约500部、2000多卷,使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译经中心、义学基地。南朝时,金陵城内讲坛遍布,法会听众如云。以建康为中心的南朝佛教,影响后来中国佛教至为深远。晚清中国佛教衰微,杨仁山居士在南京创立金陵刻经处,刻经、讲学、弘法,直接推动了近现代中国佛教的全面复兴。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法会的举办,对于弘扬佛法、推动佛教文化研究和海内外佛教交流,对于南京佛教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佛学家赖永海博士表示:“此次在南京重光的佛顶真骨,其历史、宗教及文物价值是很大的。南京作为中国佛教之都的地位,将得到凸显。佛教入南京始于东汉末年,佛教在南京之盛,开了中国佛教诸宗的先河。如今,佛顶真骨在南京重光,将使更多的人了解南京,了解南京在佛教历史文化上的地位和影响。金陵之地将再现佛教都城之盛。”
南京玄奘寺住持传真大师感慨:“南京很了不起,既有佛顶骨舍利,又有玄奘大师的舍利,这两大圣人的舍利,都在南京,太难得了!”舍利文化学者、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汪海波表示,南京的佛教地位一直就很了不起,不愧是佛都。汪海波介绍说,我国发现的著名佛舍利有7处,它们分别是1900年发现的北京灵光寺招仙塔的佛牙舍利,1960年发现的镇江甘露寺铁塔舍利,1981年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的舍利,1987年陕西法门寺的佛指骨舍利,1988年辽宁朝阳北塔的佛血舍利,1994年山东汶上宝相寺佛牙舍利,以及2001年杭州雷峰塔的佛螺髻舍利。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人的诗句不仅是对南京佛教文化在南北朝时期盛行的追忆,更是今人佐证佛教隆盛于中国的千古佳句。南京市长季建业在盛世重光盛会后再次对公众表示,南京将重建大报恩寺塔永久供奉佛祖舍利。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位于大殿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始建于明永乐十年,明宣德三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0盏,曾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南京一直希望能重建大报恩寺塔,在重建的过程中先对该地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没想到,在原本被认为是大报恩寺塔的地宫,意外挖到了早其400年的长干寺地宫,发现了七宝阿育王塔,从而使得佛祖舍利在盛世重光。原来就准备重建大报恩寺塔的南京,在佛祖舍利盛世重光后,更有信心尽快建设起一座恢弘的天下第一琉璃宝塔。
据悉,由于长干寺地宫的发现,原建设方案有了调整。新建的南京大报恩寺塔将做足琉璃特色——新的琉璃宝塔将向北移址重建,宝塔内部及塔基将建造佛教文化博物馆和琉璃艺术博物馆,展示大报恩寺塔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原塔的塔基、长干寺地宫与报恩寺主殿遗址,将作为遗迹景观供游客参观。重光于世的佛祖顶骨、诸圣舍利等圣物,将会被迎回大报恩寺塔供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