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时光》 男人为什么不结婚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大好时光》,爱奇艺,搜狐视频
  • 发布时间:2015-10-22 18:07

  剧信息:

  片名:大好时光

  导演:夏晓昀

  编剧:王丽萍

  主演:胡歌、王晓晨、许亚军、徐百卉、周楚楚、韩东君、鲁伊莎

  播出时间:2015年10月16日

  在线播放平台:搜狐视频、爱奇艺

  首播平台:东方卫视、安徽卫视

  纵观国内的婚恋题材电视剧,“剩女”这个话题一直是从业人士和观众的聚焦点,也出现了一批热剧,如《咱们结婚吧》《大女当嫁》等等。而有关于“不婚男”的题材却鲜少有人触及,《大好时光》首度选择以男性视角表达对热门婚恋话题的思考,编剧王丽萍、导演夏晓昀、主演胡歌继《生活启示录》后再次强强联合,为我们端上一桌有关于欢乐生活的麻辣大餐。

  在大龄未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今天,“不肯结婚的男人”相信我们在生活中都能碰到,王丽萍透露,《大好时光》的创作灵感有一部分源于自己10多年来担任综艺相亲节目谈话嘉宾的经历。王丽萍的剧本一直能够紧紧抓住电视观众的心的原因,恐怕就是深入于生活取材,每一个桥段都仿佛镜面一般折射着一些我们生活中随手可以抓到的东西。《大好时光》中,无论特立独行的“不婚族”,还是对未来充满懵懂的“90后”,又或者人到中年的“恐婚族”,都是角色鲜明,带有明显的“性格标签”。《大好时光》这部戏令都市白领一族在面对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及自身内心的自卑与恐惧的时候,产生发自内心的强烈共鸣。

  该剧从20、30、40三个完全不同年领段男人关于婚姻的不同态度入手,描写了当下都市男女关于婚恋的各种内心矛盾与现实冲突。王丽萍表示,最难选择的其实就是30多岁的男人,心里面已经住过几个人,真说要定下来,却又在束缚与自由间难以抉择。而胡歌所饰演的袁浩就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袁浩有“小耗子”的雅号,是一名事业小有成就的旅行社经理,而王晓晨扮演的女主角眼科医生茅小春,好比一只“猫”,与袁浩是不打不相识的“欢喜冤家”。这个角色无论年龄段还是外形、性格都与胡歌颇为接近。唯一不同的是,戏里袁浩对婚姻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生活中胡歌对婚姻并不抗拒,始终坚持随心随缘。从出道时的古装偶像到如今在都市剧中站稳脚跟,胡歌在《大好时光》中可谓是完全没有包袱,从反串玛丽莲·梦露,到自嘲脸长得像马一样,胡歌一步步用自己扎实沉稳的演技逐渐脱去了“青春偶像”的外衣,从“小鲜肉”脱胎换骨。

  当下不同年龄段的男女都在抱怨真爱难寻,或者说根本不相信爱情,《大好时光》在传达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的同时,该剧最终更想传递给观众一种年轻人“不负大好时光”、“该爱就爱,该结就结”的正能量,让观众通过一部电视剧能够有所启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

  专访王丽萍:人可以去尊重任何一种选择

  Q:现在国内的的电视剧有关于剩女的题材有很多,但是关于不婚男这个题材却很少,你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角度?

  A:去年7月份的时候,我到首尔为第九届首尔国际电视节当评委,除了我还有一个美国评委和一个德国评委,我们在交流时我就说我想写一个关于男人不想结婚的故事,问他们觉得怎么样。他们两个人非常兴奋,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德国,都存在这种问题,这就给了我特别大的信心。这个题材没有任何的国界的限制,把它放到任何地方都是有共鸣的。我想反映一点现实生活中特别真实的故事,有过一个数据统计,就是其实很多女性不婚不是说她并不想结婚,她总是觉得没有遇到好的、合适的男人。但是男人有的时候不想结婚,他真的就是不想结婚,他们会觉得没长大、不想负责,觉得想要自由,所以我就觉得如果光把故事放在一段感情上,可能相对戏剧性冲突就会变弱,所以我把它分成三段,每一段都非常有代表性,很有意思,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Q:大龄不婚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社会现象了,你觉得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它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A:其实站在我个人立场上来讲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好和不好的,真的就是社会更加开放、文明程度更高的一种进步,我觉得社会往前发展的趋势是,人可以去尊重任何人跟你不同的选择。所以我现在觉得,有很多女的,可能已经30多了未婚,周围并没有人去说她是大龄剩女,我觉得这是好的现象,她的选择是被尊重的。与其你选择在婚姻中不幸福,还不如先一个人认认真真去生活。爱情和婚姻确实是很重要的,但你过得快乐更重要,所以我在戏里也是在传递一种观念,你可以过得很快乐,不需要太被世俗影响。

  Q:你作品的视角都很生活化,灵感和素材一般都来自于哪里呢?

  A:生活化的东西必定还是来源于生活的,可能写作的人都是特别敏感的人,很多东西会对你有一个触动。就比如我已经在上海为《相约星期六》这个栏目做了十几年的嘉宾,每次到了现场我会拿一个录音笔去采访这些人,如果我觉得一些细节特别生动而有趣,那我会慢慢地记在心底,然后记在心底是不够的,它要慢慢地长出来,在你心里长出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它是一个你从各种渠道得来的素材慢慢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变成故事,而是一些故事的综合和叠加,然后慢慢捋出来一个清晰的思路。

  Q:作为一个编剧,怎么在艺术性和商业性或者说大众审美中做一个平衡呢?

  A:现在的电视剧观众你不要低估了他们的审美水平,观众其实是懂的,特别是年轻观众,他们是看美剧、英剧长大的孩子,他们对电视剧的镜头语言包括对节奏、音乐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当时在拍的时候就定下了一个想法,我们要努力做一个精品,故事很好看的,演员也很养眼。我觉得在创作与拍摄过程中,我们没法去讨好所有的人,但至少我们保证它的制作水准是高的。关于商业和艺术间如何平衡的问题,就商业来说的话可能剧中的一些话题与一些情节的设计还有演员的选择会有一些商业化的因素在,但是在艺术包装上我们是非常精良的。电视剧有趣的地方也在于你没有办法知道它播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状态,这一部分是谁都没有办法把控的,所以我们也觉得很多东西还是交给大家检验吧。

  文 Sherry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