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且莫伤情

  • 来源:元素ELEMENT
  • 关键字:小面,小白领,策划
  • 发布时间:2015-10-30 15:14

  在大风大浪面前,日常生活里那碗小面或许已经成为一种坚韧而执拗的精神:不言不语,但是不离不弃。

  一

  我在住进这个小区的时候就观察好了,这里缺一家好吃的小面馆。

  朋友正在焦虑想换一个职业当小老板,我苦口婆心地跟她讲,要不就在我们家楼下开一家小面馆吧。主题我都想好了,就叫绝代双椒。和重庆普通的面馆不同,它一定是要配备两种辣椒的:一种传统的油辣子,重油重辣,美味层层叠叠不一而足;而另一种产自云南的小米辣,辣得钻心却红得艳丽,只放盐,配以高汤,起锅时撒几片翠绿的薄荷叶,看一眼也是享受。

  朋友对我的想法自然是满意的,但是接下来问题来了:小本生意,谁来操刀?

  我自然是当总导演和策划只在背后默默支持,那她应该是跑堂和收账的。可是人家当了那么多年小白领,好不容易才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庭,怎么可能来当这个名为老板,实际上是店小二的角色。为了不让朋友情谊为了一单小生意伤了和气,还是罢了。现在,我和她各做各事,各安天命,其实也蛮不错。

  我还会常常想起另一个同学。那时偶尔在她家里过夜,早上起来饿了,就翻完整个冰箱,给她和她先生一并做好一大碗面,然后得到一致赞扬。她说他们两个都不喜欢吃面,但是我煮的面实在很有滋味。生活很残酷,它可能突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或者打乱我们本来好好的步伐,连朋友也可能变成陌生人。后来她跟先生分手,又成了家,我和那个被称为房地产项目经理的包工头实在合不来,估计他也看不惯我,于是交往渐少,但是偶尔电话,还算没有芥蒂。有时候她不开心,仍然会在微信里跟我倾诉两句,这恐怕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有些事就像小面,你不用刻意去记得,但是它像某种直觉一样刺激着你,提醒你去吃上一碗。

  小面,在生活的大风大浪面前,已经成为一种坚韧而执拗的精神:不言不语,但是不离不弃。

  二

  不过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关注着门口那些餐饮的兴衰。一家叫六百碗的牛肉面,来了又走了;一家做砂锅的,永远开启着油条包子加小面的不专业模式,来来去去,并无惊喜。

  最后沿街的好门面开了一家面馆,只做面和米线,算是专业了。一对小情侣,男的英俊高大,女的清丽娇小。因为是年轻人的店,品种丰富,各种辣的比例,用油辣子、酸菜、泡椒来区分,还不时配有番茄汤和银耳汤这样的营养搭配,生意极好。两个人起初一定是心心相印的,生意好的时候,彼此眉眼交错时都是温情。

  过了开业几个月的火爆,生意倒是稳定下来了,但两个人开始轮流守店。天气也渐渐冷起来,早饭那一波是不能偷懒的,估计六点钟就要提前到店里。然后我看见女孩子花容失色、一脸憔悴地趴那里无精打采;我看见男孩子戴个老年人的绒线帽缩在收银台后面;我又看见他们各自在电话里抱怨,说自己还有事,让对方赶紧来守店。言语里都是愤懑与不甘。

  他们是这个地区难得开得长久的店面之一,我看见他们买了车,常常停在门口,但是你也经常看见男孩子越来越多地把顾客骂走,而女孩子再也看不到脸上的微笑。

  再后来,小面馆突然换了女主人。那个姑娘明显没有之前那个漂亮时尚,但一看就是老实听话的类型。所以守店的节奏完全改变,男孩子一个月也来不了一两次,倒是女孩子,天天守在店里。或许从那时起,我便有了打死也不碰餐饮行业的念头。

  食物那么美好的东西,成了生意,便有可能不快乐。

  倒是以前公司楼下那个叫“三碗石头面”的小面馆,让吃的人和做的人都很愉悦。一个穿格子衬衣、戴眼镜的斯文男孩子,一个人在那里煮面、打作料,然后端面收钱。地方偏、人少,他不慌不忙,吃的人于是也不着急。22元一碗的牛肉面,你一催,岂不是影响口感和心情?价格策略和销售心理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微妙。

  有一次他没零钱找,就收了我二十块,然后潇洒地一挥手:下次来吧。

  于是我把这件事结结实实放在心里,带着朋友,又去吃了一回。

  三

  我估计只要是重庆人,说起面条,一定都是滔滔不绝。承载在小面里的,有亲情、爱情、也有乱世情。

  早年我在某杂志社当记者的时候,杂志发行都是靠我们自己装袋然后等邮局来拿。有时候为了赶期,全杂志的人都会通宵达旦地加班。我记得有一次,加班到半夜,我就问了一句大家要不要吃面。正是容易饿的时候,于是全部叫好。十几个人的量一锅煮,将就冰箱里的食材煮了番茄鸡蛋面。我自己也知道不会多好吃,但是有人开始批评的时候,心里还是不爽的。比如说,面有点融了;或者为什么加大蒜呀;又或者咸了淡了。

  这种时候,是最看得出情商与人际关系。夸赞你的,往往与你交情一般,甚至对你并不了然,但他们总是善于处理各种关系;而恰恰是快言快语的,和你有着较好的关系,在公司一般是做着技术性的职位,比如美编,单纯(傻)得可爱(恨)。所以你想想看,这世间很多人,大都像我这样,喜欢听赞美之辞的。明明是不错的交情,如果为了一句实话,却否了别人一片真心,其实是蛮不划算的。

  所以我养成了无论朋友为我做啥,我都一定要感谢的习惯。女儿两岁的时候学会的第一句礼貌用语就是“谢谢”,当然,接下来,她会马上说一句“不客气”。我们哈哈大笑之余,我仍然坚定地相信,习惯去感谢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而不是理所当然地接受,是高情商的体现。

  我妈至今常常念叨,说我小时候最喜欢喝她的面汤。小孩子是不懂干净还是不干净的,更何况是自己的亲妈。每每等她吃完面,然后津津有味地喝她留给我的面汤,那真是一种幸福时光。

  小面,这种纷繁人世里朴实而随意的食物,那样热情火辣扑面而来的温暖,是我们此生都不会忽略的美好画面。

  吃面的时候,切莫伤情,仅此而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