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昌衡源外迁上海并更名上海申鑫,到如今的江西联盛降级后开价转让,江西职业足球又一次面临断档威胁。外界也许会产生疑问,从衡源到联盛的结局,是不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西足球的生态环境不佳?当地政府对职业足球不支持?
如果仅从政府的扶持方式、支持力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从2004年的衡源时代,也就是江西第一次接触职业足球以来,从没有失去过上层领导的支持,衡源老板徐国良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衡源队从2004年的中乙开始,到2005年成功冲甲、2009年冲超成功,到2011年连续两年保级成功,从来就没缺少过来自江西省上层领导的支持,他们迁往上海,也不是在江西“缺温暖”。
其中,光是具有江西特色的“企业家关爱江西足球座谈会”,就召开过两回。2007、2008那两年,可以算是中国足球最黑暗的年代,当时尚处在中甲的南昌衡源,每个主场比赛都有不同的国企冠名、不同的企业给奖金,起步价都有200万以上,羡煞不少兄弟省份。那时的江西球市就是金牌球市,足球发展环境之好,让一些中超球队,都起过迁到江西的念头。中超时代的南昌衡源,每年都会迎来省委常委、市委常委级别的高层领导到队伍中慰问、考察。
鲜为人知的是,2012年回迁上海前夕,衡源集团派代表到南昌谈判,对于他们开口提出的扶持政策,江西方面其实并没有拒绝,也没有还价,只是对方铁了心要离开,“勒令”要几个小时内给答案,完全不符合相关部门的组织程序。因此,衡源的东迁并不是缺政策,相反,他们的做法让江西省高层对社会资本搞足球寒了心,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江西足球的隆冬。
即使这样,江西省体育局也是立即扶持了另一支中乙球队——江西联盛。从中乙到中甲,江西联盛都得到了江西省有关方面的支持的,虽然从总体上来说,联盛得到的实惠没有衡源的那么大,但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一是受联赛级别影响,毕竟中乙和中甲的社会关注度较低,而江西是有过中超的,不过,换个角度比较更能说明,以同在中乙为例,衡源在中乙时得到的政策支持就肯定没联盛多;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联盛在南昌没有经济实体,他们需要在总部所在的九江方面得到的支持回报,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
如今,中国足球的环境越来越好,江西也不例外。今年中甲联赛中期,江西省内的一家知名国企,曾经想接盘联盛并且报过价。当时的接盘方式和报价类似于陕西之于广东日之泉、云南之于上海申花那种,首先是出资帮助保级,就算保级不成,降到中乙也要了,而且价格是参照中甲的标准。当时联盛方面谢绝了对方,现在降到了中乙后,壳资源自然贬值了,这家国企是否还愿意接,或者联盛方面为了江西足球,是否愿意放下架子主动去跟人家重新接触呢?
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江西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松涛明确表示,会想尽办法要保住江西足球的火种。倘若江西省有关方面再次出手,江西足球的未来又值得期待。
特约记者 淦浔优、熊哲成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