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钢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案例(三则)

  一种钢材防锈装置

  一、问题背景描述

  2009年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说台湾中钢的一条生产线在后部工序安装了一个黑匣子。当钢材穿过这个黑匣子后,钢材表面非常光洁,看不到锈蚀现象。询问黑匣子里面是什么,他们答复说这是技术秘密,不能告诉。那么这个黑匣子里到底有什么、里面采用了什么技术呢?我们不得而知。我听了之后,感到这个问题比较难、有挑战性。也经常思考,但是没有想出方法来。

  二、问题分析及绘制物场模型利用标准解提出解决方案

  决定抛开原料成分等外部原因,从轧钢工序自身想解决办法。在培训时刘彦辰教授讲过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对于真正困难的问题,大部分是要用物场分析来解决的。”于是想到解决这个问题要应用到——场。

  分析现有的物场模型如下:

  要解决该问题,考虑对该物场模型加以改变:

  改变1:增加一个新的场F2

  改变2:增加一个新的物质S3来隔离S2对S1的有害作用

  形成的结果如下:

  增加的新的物质S3选择什么呢?

  考虑H2、石墨粉、漆等多种物质,决定选择N2。

  那么增加的新的场F2选择什么呢?

  由于导致钢材生锈的根本原因是Fe与空气和水中的O2发生反应,因此考虑通过增加电磁场使带正电荷的Fe离子和带负电荷的O离子移向相反的方向,阻止Fe2O3、Fe3O4和FeO的生成。因为所学专业不同,在这里,考虑到了应用效应知识库。

  经过对微波、红外线、紫外线等电磁波进行筛选,考虑实施难度、效果、反射等特性,最终决定选择微波。

  三、方案评价

  四、最终解决方案

  1.磁控管,2.微波,3.氮气,4.吹氮孔,5.箱体,6.上方H型钢腹板,7.下方H型钢腹板,8.开口,9.上方H型钢翼缘,10.下方H型钢翼缘。

  微波能够穿透玻璃、陶瓷等物质,但是无法穿透金属。于是利用微波不能穿透金属的特点,使放射到H型钢腹板上的微波,在上下层腹板交替反射传输,实现H型钢通条受到微波处理。

  五、现场应用情况介绍

  针对这个专利做了两次将微波施加在型钢表面的实验。在实验结果中已经看出,在同等辐射强度下,辐射时间越长,在1~2个月之后钢材表面的锈蚀程度越轻,证明了它的有效性。下一步需要研究辐射强度、温度、时间对锈蚀的影响规律以及如何与生产现场结合起来的问题。

  六、项目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使用该装置减轻锈蚀,可年创效益70万元/年。

  该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对于解决现场问题,促进节能减排有积极意义。

  附:专利证书

  李江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