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蚊子馆”“生生不息”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旅游,客家,原住民
  • 发布时间:2015-11-27 09:56

  到台湾旅游,不少人参观过各地林立的客家文化馆、原住民文化馆。硕大的展厅,人流稀少,清净,或许有人回程后夸赞在其中充分感受“生命之静美”——但是对台湾人来说,这些斥巨资修建的场所,人流稀少,最终不过是“养蚊子”的场所,甚至还要如蚊子般靠吸来自纳税人的公帑求生。

  “蚊子馆”一词由此诞生,而且家族不断扩大,“蚊子游泳池”、“蚊子机场”、“蚊子港口”、“蚊子校区”、“蚊子园区”……让人目不暇接。

  台媒慨叹,华而不实的政策口号、政治人物的选举承诺、建设规划不当、营运不善,甚至环境变迁,都会孳生“蚊子馆”。如今2016年“大选”又开打,“群蚊乱舞、生生不息”。

  台版底特律

  位于台湾中部南投县的中兴新村,是“台湾省政府”所在地,李登辉、宋楚瑜都在这里当过“省长”。名虽为“村”,但中兴新村却是台湾首座花园城市,出于战备考虑,蒋介石将实际上是台湾行政中枢的“省政府”设在南投山区。

  中兴新村办公区和宿舍区有6万棵树,以今天的标准衡量,仍然是台湾绿化最好的地区。除了绿化,这里还有台湾当时最先进的城市设施,管线入地,没有一根电线杆煞风景。学校、电影院、医院、市场、泳池、礼堂都建设得漂亮雅致,是个令人艳羡的所在。

  但因为政治,现在这里是台湾最大的“蚊子馆”,台版底特律。

  1998年,李登辉突然宣布“冻省”——冻结“台湾省长”、“省议员”选举,使台湾省级建制有名无实,制造“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假象——中兴新村行政中枢的功能被废,各部门公务员纷纷撤离,先是漂亮的办公楼和整齐的宿舍区人去屋空,蚊虫进驻,后是电影院、礼堂、医院等设施门可罗雀,逐渐败落。

  留下的住户表示,周围住家越来越少,人少了,蟑螂老鼠就多了,环境变得脏乱,小偷也常来光顾,中兴新村不再“中兴”。

  斥巨资打造的新城,一句“冻省”便无人再用,终归难以交代。岛内媒体报道,各级官员来过不少,马英九也特意来看过,但都没有拿出可行的再利用的方案。

  有人主张拆旧建新,留下小块保留地,其他按当下的需求再建;也有人认为中兴新村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既体现当时的城市水平,也记录了台湾政治的发展,“拆掉就再也没有了”。

  争议还在继续,中兴新村也就只能在等待处理中,继续颓废败落。

  “闲到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中兴新村因政治而“亡”,更多的蚊子馆却是因政治而“生”——选前信誓旦旦打包票,选后硬着头皮上马。

  陈水扁2004年选举时向台北人许诺“1.5小时到垦丁海边”。上台后,就在垦丁所在的恒春镇斥资5亿元(新台币,下同)修建恒春机场。然而恒春半岛腹地狭小,离海太近,跑道太短,气候条件又有限制,只能起降72座的小飞机,还不能保证准时准点。结果就算旅游旺季也很少有人搭乘,航空公司飞一班赔一班。

  如今的恒春机场,大半年没有一架飞机起降,职员、航警、消防队员、维修工程人员全套人马还得天天来打卡上班,“闲得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投资能不能收回不说,每年还要追加6000万的运营费。

  机场成“空港”,渔港也没船。高雄茄定的兴达远洋渔港,建设时耗资近80亿,但因为淤积的问题难以解决,如今没有一艘远洋船光顾,投资打了水漂。台南安平渔港观光直销中心,2年前刚建成时风光一时,现在家家拉下铁门歇业,直销中心的负责人还在硬扛着卖面,“一天能卖5碗就要偷笑了”。

  为彰显重视教育,20年来,台湾各地广设大学,结果随着少子化的来临,不少也沦为“蚊子校区”,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嘉义分校就是典型例子。该分校占地数百亩,仅400多名学生在此上课,年支出高达1500万元,空间闲置、资源浪费,曾遭台“监察院”纠正。今年暑假过后,该分校师生将全部撤走,校园也彻底“放空”。

  政绩工程更是难逃,花莲市的“阳光电城”是台湾实践太阳光电的示范工程,建设时有“非核家园”、“绿色旅游新景点”的目标。但花莲空气中盐分高,光电板易氧化,发电量远不如预期,电费收入18万元,电城维护管理费却上百万元。至于景点,刚开始有人觉得新鲜进来看看,但发电也没什么好看的,很快就无人光顾,阳光城变成黑暗城,不少流浪汉在此落脚,还有人剪了电缆换酒喝。

  “上面只给了建的钱,没给管的钱,也没教我们该怎么管。”花莲市政府也很无奈。

  “生生不息”

  据台湾主管部门统计出的数据,全台“蚊子馆”有上百处,最初的总建设经费逾220多亿。

  账面上的“蚊子馆”数字只是冰山一角,新“蚊子馆”继续制造中,台湾师范大学兼任讲师姚瑞中称,去年底台湾县市长选举,媒体统计蓝绿主要候选人共喊出一百多个园区型的政见,其中至少六成是新的选举支票,“群蚊乱舞,生生不息”。

  一条隐形的利益链条在驱动这个游戏。首先民意代表要在决定预算的时候为亲朋故里的项目鼓吹,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作用和赢得选举支持;其次县市官员也要靠大建设吸引企业靠拢和选民的眼球,树立能干形象;再者各地选民“人有我也要有”,人家有机场我也要有,人家有地铁我也要有,能批来项目要来钱就是好官。层层作用之下,审批项目的主管部门只要合乎手续规定就放行,规划是否合理、能否后续营运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也不去得罪人。

  “要挡下这些‘蚊子馆’,不知要得罪多少人、付出多少政治代价,动辄被贴上‘阻挡建设’标签,会让你丢官,还挡得住吗?”台湾前“工程会主委”李鸿源深有感触,他表示,自己任上挡下的53项潜在蚊子馆计划在他离任后全数复活,“蚊子馆”未来只会更多。

  (张思诚荐自《看天下》)

  白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