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地消费者赴港购保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统计,2015年内地客户在香港投保金额约为160亿港币左右,占到香港个人业务总保费的20.2%,相比6年前增长了8倍。
但专家提醒,赴港购买保险也存在风险,内地客户应从自身需求出发,切忌草率投保。
香港重疾险优势多
据了解,最受内地客户青睐的是香港重疾险。此外,香港的储蓄分红型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产品也比较受欢迎。
“香港重大疾病险的费率要比内地低两到三成,且产品保障范围更广,能覆盖50种甚至120种以上的疾病。”业内人士称,香港保险的投保要求也相对宽松。“有的客户某一类疾病治愈已两年,在香港也可以向保险公司重新投保,国内的保险产品就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
同时,香港重疾险的保障额度也相对较高。国内重疾险一般能达到200万人民币,香港重疾保险则可以达到1000万港币的保额,相当于人民币800万。如果是香港本地居民,更可以买到2000万港币的保额。
此外,香港保险公司采取严格核保、宽松理赔经营理念。在香港,保险公司以投保人隐瞒、漏报、误告等理由予以抗辩的期限是两年,超过两年后便不得以此为由拒付赔偿金。理赔的时候客户也不必去香港,只需要把相关资料寄送给保险公司或者经纪人;保险公司在审核之后就会给客户理赔。国内的三甲医院都是香港保险公司所认可的。
赴港投保也存隐患
不过,专家表示,对于投保人来讲,香港保险诸多优势保障背后也存在着多重隐患。
广东保监局人士表示,按照我国目前的法规,内地居民赴港期间在当地购买保险是合法的。“但客户必须亲自到香港,并提供入境记录,来完成签保。在内地填写投保书、缴纳保费,由推销人员携带到香港,保险公司再签发保单的行为是违法的。”
业内人士指出,在香港签订保单会按照香港法律规定来执行,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一旦发生理赔纠纷,投保人就可能遭遇境外诉讼,会面临高额成本和诸多不便。同时,内地客户赴香港买保险,如果是长期储蓄型且以港币和美元计价的保单,汇率风险则较大,未必有其声称的高收益。因此,投保时应注意是以港币结算还是人民币结算。
另外,内地有保险保障基金。如果有保险公司依法破产,其有效资产又无法赔偿所有保单损失时,保障基金就能为投保人提供5万元以内的全额救济以及超出部分90%的救济款。如果在境外购买,一旦保险公司破产,投保人很可能血本无归。
文 王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