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食品博览会圆满落幕: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迈上新台阶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农民,技术推广,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12-11 11:19

  11月16日,为期4天的2015中国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食博会展览展示面积70000平方米,共设7个馆,国际标准展位3500个,展会期间,累计入场观众达到31.8万人次,其中专业客商4.51万人,展会成交额148.7亿元。综观整个展会,人气旺盛,商机涌动,贸易红火,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亮点频显。

  一、专业贸易采购满载而归

  为提高展会实效,组委会加大了采购商邀请力度,展会期间共组织了8场采购洽谈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采购交易的配套服务,帮助企业提高产销对接效率。全国大型连销企业采购洽谈会,有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200余家企业、300多名代表进行现场对接洽谈,现场签约意向总额达2.65亿元;欧尚采购说明与招商洽谈会现场洽谈意向总额达到5000余万元;在“三品一标”农产品推介会现场,共有6家“三品一标”企业代表分别与“我是农民”和“中绿生活网”签订购销合作意向书;保税区进口食品暨中东欧国家商品采购会共达成意向金额1200余万元;沙贝城堡进口红酒战略合作洽谈会共达成30余个合作意向,完成销售约2500箱。

  二、展会市场化转型迈出新步伐

  食博会组委会把市场化作为展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成熟高效的专业化展会运作机制和以市场化为主的招展招商模式,展会招展已经从政府摊派任务要求企业参展转变到企业主动要求参展。今年7个展馆3500个展位仍然供不应求,组委会只能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尽管今年食博会专项资金仍在大幅度削减,但组委会通过市场化运作,圆满完成了招展招商任务。今年的参展商呈现“三多”:大品牌多、进口商品多、省市组团多。海南、北京、天津、宁夏吴忠市,以及浙江省各地市等都组团参展,并搭建了具有地方饮食文化特色的特装展厅,成为食博会一大亮点。采购商和宁波百姓都反映,今年食博会品种多、参展商品质量比往年又有新的提高。

  三、进口产品规模交易量创新高

  本届食博会国际化水平再次取得突破性提升,境外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参展;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阿根廷等10多个国家的顶级红酒企业汇聚展会。1号馆一半以上为进口名品;2号馆全部为进口食品,包括红酒、乳制品、牛肉、蜂蜜等;4号馆为台湾馆,由于这几年,台湾食品在食博会大受欢迎,台湾企业参展积极性非常高,今年台湾馆共有110余个展位,是台湾食品在大陆最大的展区;加上两个进口食品常年展馆,境外食品占比达到50%以上。食博会与宁波保税区合作,把保税区的两个进口食品常年展纳入食博会体系,与食博会互联互动,成效逐渐显现,众多进口食品品牌在食博会打响了知名度,打通了在国内的销售渠道。

  四、“互联网+食品”论坛引领新风尚

  作为我国食品行业的龙头展会,食博会组委会高度重视发挥展会在舆论引导、技术推广、理念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倾力打造了中国食品论坛这个平台,与历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突出了互联网主题,除发布中国食品百强企业外,还安排了2015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颁奖活动。论坛围绕“食品产业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邀请到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化大背景下食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政府专家、业界大咖等就互联网时代,如何推进食品安全战略的“关节点”;如何利用大数据手段,以“互联网+”为抓手助推食品安全信息化发展;传统食品企业利用“互联网+”的风口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等话题与大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国内食品行业企业代表200余位聆听了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的发言。

  五、节俭务实办展收成效

  简朴、务实、高效成为本届食博会主题活动的关键词。为了提高食博会的实效,组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坚持“多招商、少请客”,近年来,已逐步减少了政府层面的活动,今年组委会进一步取消了开馆仪式和礼节性的客商会见活动,开幕招待会也缩减了规模,简化了程序,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为贸易洽谈服务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客商服务和创造价值上。

  赵晓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