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不如“补钙”!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家电,节能减排
  • 发布时间:2015-12-16 10:27

  日前,北京市启动了节能减排商品补贴。

  消费者购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吸油烟机、空气净化器、坐便器和自行车等9类产品,可享受一定额度的资金补贴。

  在家电市场低迷之际,地方能拿出财政资金实施上述补贴,既让消费者得实惠,又能活跃市场、促进节能减排,可谓有温度、有力度。但是,家电业对此的反应并不热烈,原因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家电业曾是政策宠儿。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我国曾接连出台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工程等一系列政策,以补贴的形式促进家电消费。一时间,家电市场红红火火,企业大干快上,整个行业高速增长。可好景不长,随着相关政策的退出,家电市场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等问题加剧,至今仍困扰着行业发展。今年以来,家电业景气度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也与政策透支效应的持续显现不无关系。

  而从过往的情况看,大规模、普惠性的补贴并未显著增强产业竞争力,反而让企业易患政策依赖症。一些家电上市公司出现了“政策退出,业绩一落千丈”的问题。更有甚者,有的企业投机取巧,存在骗补等不当行为。

  现阶段,家电业的发展重心已从数量扩张转到质量提升上来。尽管市场行情较为冷清,大路货卖不动了,但是中高端产品销售比重在稳步上升,还有一些消费者到国外旅游顺带抢购新型家电,消费升级的态势十分明显。面对人们对于品质的追求,我国企业擅长的低成本、大规模制造模式已难维持,创新供给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电业对待补贴问题较以往更趋理性。且不论历经大规模的政策刺激之后,个别地区重启补贴是否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即便有效撬动了市场,面对中外品牌的激烈角逐,结果也并非皆大欢喜。

  事实上,家电企业能否过上好日子,关键要靠自身的努力。核心技术是否掌握、市场竞争力是否过硬,能不能及时有效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都将决定企业前途与命运。

  可见,家电业的当务之急,与其期待各种政策补贴,真不如及时给产品“补补钙”。

  文/洪英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