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自由市场

  • 来源:中国民商
  • 关键字:计划经济,农贸自由市场
  • 发布时间:2015-12-17 10:08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宣布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全国实行粮油计划供应,采取划片、定点、凭证供应办法。人们只能每月凭票限量购买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直到198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派制度,中国才开始了自由上市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的时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农村和城市恢复了曾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的农贸自由市场。饱受短缺经济困扰和国营菜店冷落的老百姓,以一种欣喜的心情接受农贸自由市场的到来,甚至有清晨人们就去菜市场排队购买的现象。在农贸自由市场上,可以买到新鲜的农副产品,允许顾客自己挑选偏好的农副产品,可以议价;在摊贩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价格可以随行就市。早在凭票购物的年代,吃猪肉是件很奢侈的事,逢年过节最缺、最需要的就是“猪肉票”,农贸市场出现后,人们开始排队购买猪肉、鱼肉,以及那些过去有钱也买不到的“奢侈品”了。当时,全国开展“菜蓝子”工程。那年代,白菜、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毛豆等时令蔬菜,大都来自本地种植,市郊农民都将自产的无化肥无农药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售卖。随着农贸自由市场在全国的发展,很快就把国营的蔬菜店和副食店挤垮了。而今回头再看那时的照片,总是充满了浓浓的回忆,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那就是现在的超市,这里面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整理/责编 李雨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