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 来源:新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贵州省,高速公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8 10:54
——“县县通高速”特别报道
12月9日,道安(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高速TJ08标段,在建的芙蓉江大桥矗立在群山之间,翠绿的芙蓉江穿桥而过,刚铺好的沥青路面,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着黑亮的光。
在十二五结束之际,也是贵州高速公路“三年大会战”的收官之际,贵州省内主流媒体和中央驻黔媒体集体走上在建的道安高速,实地感受并采访了贵州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这条全长254公里的道安高速,是我省今年计划通车的十多个项目中的最长的一条“战线”,同时它又是银百(银川到百色)高速的一段,是西南地区南下出海的又一便捷通道,是沟通川渝经济圈的重要纽带。
以点及面,我们可以由此窥见贵州这几年在高速公路建设上的飞速发展,杭瑞高速、毕威高速、凯雷高速、赤仁高速……近年来,贵州境内一条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这些穿梭在群山间的纽带,成了盘活贵州这盘大棋的重要推手。
新闻背景
早在200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提出要实行“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提出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贵州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发展,关键在交通。基于人民群众对改变落后面貌的期盼和富民兴黔的奋斗决心,省委、省政府一届届领导相继作出“交通优先”、“两加一推交通先行”等重大战略部署,创新提出“B0T+EPC”、“B0T+EPC+政府补助”等融资建设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和建设力量参与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启动高速公路三年建设会战,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约3500亿元,建成高速公路3600公里,通车里程将达到5100公里以上,是2010年前总数的3.4倍,将成为西部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年关将至,贵州达成“县县通高速”的目标也指日可待。截止目前,全省已有81个县通了高速路,另外7个县的建设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加紧建设:望谟县至安龙县、沿河县至德江县、道真至瓮安、务川县至正安县、凯里至雷山县等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已接近尾声。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开阳、沿河、德江、道真、望谟、雷山、册亨7个县将彻底结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全省88个县(市、区)将全部实现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高速,让乡情不再遥不可及
今年夏天,65岁的王忠诚从上海回到贵州探亲,他40多年前响应支援三线的号召从上海来到贵州,最终被安排到荔波工作。在荔波,王忠诚和插队荔波的贵阳女孩结婚成家,一呆就是20多年,一直到1997年才回到故乡上海。这次,在贵阳亲友的陪伴下,他回荔波看了看,沿着贵新高速、麻架高速,两个多小时就回到了第二故乡。他不仅感慨:“太快了!太舒服了!想当年我们要来一趟省城贵阳,那个费劲哦。”
年轻时在荔波工作,王忠诚逢年过节要回一趟老丈人家,可真是麻烦极了,他回忆道:“我记得要先从荔波坐车到麻尾独山那边,光盘山公路要走上10来个小时,路况特别差,又难走又危险。到了独山再坐车到都匀,最后再从都匀坐火车到贵阳。来一次贵阳,几乎要一整天,要是碰上下雨路滑或者错过班车,那就更不知道要耽搁多久了。”
这是王忠诚的个人感受,但同时也是很多贵州人或者生活在贵州的外乡人的感受。这些年来,贵州的路变得好走了,一条条高速公路的贯通,让进出贵州和在贵州境内出行都变得更加轻松、安全、快速。在这个时代,有了越来越多在异地工作求学的人,而正是这一条条高速,让乡情不在那么遥不可及。
在十二五结束之际,贵州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再过20几天,贵州省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将达到51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宏伟目标,成为西部12省(区、市)中的第一个,也是全国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为数不多的省份之一。
高速,让小康成为看得见的未来
在黔渝边界的福寿隧道建设现场,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阡坝村村民郑开礼搓着手,有几分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高速公路,我们这里盼了好几代人了啊,如今终于要通了!”
在高速公路没有开通前,像郑开礼这样的当地村民,去一趟县城都要走2个多小时,他平时以种植养殖为生,主要是饲养山羊。他说,“虽然我们这离重庆近,但是因为路不好走,好的农产品也没法运过去。在县城里又卖不起价,羊肉就七八块一斤。如今路要通了,我那些些羊子都等着卖个好价钱呢。”说到这里,他笑得暖意融融。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副县长陈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高速没通之前,我们这里走重庆要2个多小时,到省城贵阳要5个小时,我们这里有好的农产品也很难运出去。等高速通了,我们要主动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我们道真气候好、生态好,夏季吸引重庆人过来搞生态休闲游非常合适,肯定能促进我们的经济增长。以后我们还要搞电商,让我们这里的好东西能卖出去,让县里的村民也能轻松在网上购物。”说这些时,年轻的副县长神采奕奕、踌躇满志。
福寿隧道地处贵州和重庆的交界,隧道这一头是贵州,穿过去就到了重庆,这样两省交界的地方,过去却因交通的不便阻碍了人们的商业交流,使得地方经济发展受困。而贵州实行高速公路“三年大会战”,为的就是消除这样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
道安高速的总工程师王建国在采访中说过:“我们2011年刚来道真考察现场的时候,住的那个宾馆,破旧得连门都关不上。而如今你们再去看看,看看道真县城的发展,包括各位记者今天要在道真住的酒店,和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正是这些交错相连的高速公路,盘活了地方资源,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高速,让出行不再是辗转奔波的辛劳
这几年贵州发展迅速,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到异乡工作或求学的人员越来越多,逢年过节回家团聚变成刚需,普通人日常出行的范围不断扩大,交通的便利与否便成了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
在贵州省道路运输局工作的郑传江,老家就是正安,对于在建的道安高速,他自然也是十分期待。“现在要回家我们可以坐从贵阳到正安的大巴,一天有3个班次,大概需要5个半小时。先走贵遵高速,然后从遵义到绥阳,在从绥阳到正安。但绥阳到正安这一节路只有国道,路况不太好,弯道多,这一节就要2个多小时。”当然,有时候郑传江也会选择自己驾车,一般要4个半小时左右,路线依旧。对于他来说,道安高速如果贯通,意味着回家又了多一条路的选择,“要知道节假日贵遵路真是堵死啊,道安高速开通,肯定能分流不少车辆,应该可以缓解一下贵遵路的压力。”
在瓮安,当地村民的出行同样也将因为在建的几条高速而变得便利。2014年,瓮马(瓮安县至马场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形成了瓮安南下“两广”的“经济线”。接下来,贵瓮、安江、道安高速公路的连续贯通,瓮安到都匀的车程仅需一小时,到贵阳市乌当区境仅需一小时,到铜仁仅需两小时,到重庆仅需3个小时。
甘元军是瓮安县天文镇玉屏村的村民,平日以种考烟为生,当地村民种考烟,有专门的收烟站,不需要自己长距离运输。而瓮安在建几条高速,对他们这样的普通村民来说,则会带来更多生活上的便利。他说:“以前我们从村里到县城要走县道,得花2个多小时,现在高速通了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去县城买东西方便多了。而且现在村里的娃娃大多都在县城读书,高速通了娃娃读书就方便多了,晚上下了晚自习,坐半个小时车也就到家了。”
高速,让贵州的好山好水活起来
12月11日,记者一行人沿着道安高速一路向南,来到了在建的乌江特大桥,这座双塔双索面混合式钢混叠合梁斜拉桥,是贵州首座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整座大桥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横跨乌江天险,显得尤其壮观。
采访间隙,被乌江特大桥的壮美景色震住记者们纷纷提意见,这个说:“这里风景太好,完全可以开发成峡谷带风景点,很有特点。”那个说:“进入大桥路段旁边这块空地,完全可以建个观景台嘛,路过的车辆,可以停下来休息,还能观观景拍拍照。”
记者们的想法也许不专业,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高速能为贵州旅游带来的助推作用。随着“县县通高速”目标的达成,贵州境内这些交错纵横的高速公路将通向全省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届时,贵州将形成15个出省通道,与相邻省(区、市)及珠江三角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滇中经济区实现高速公路联通。如此一来,贵州的好山好水,终于可以打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了。
近年来,省内已有不少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对贵州旅游的促进作用清楚可见。贵新、麻架高速的贯通,让荔波大小七孔的美景彻底火了一把;2013年底赤仁高速通车,让北上仁怀赤水,品茅台酒香、观丹霞美景的旅程变得不再遥远;今年初,清织高速通车,从贵阳去观赏中国最美溶洞织金洞的旅程,从过去的4个多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在今年夏天,贵阳市民张奥就带着从天津来探亲的亲戚去织金洞游玩了一圈,他说:“以前想去觉得麻烦,他们外地人根本受不了盘山公路的颠簸。现在好了,坐旅游大巴过去也就一个多小时,当然要带他们去看看贵州典型的溶洞美景了。”
借着高速公路的东风,各地的地政府也早已开始在旅游产业方面谋划布局,以瓮安为例,当地政府就在着力打造“千年古邑,红色瓮安”的文化旅游品牌,猴场文化旅游产业园由千年古邑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区、温泉旅游区等几大板块构成,随着文化旅游区的成型,旅游人数不断上升。猴场会议会址管理所所长王维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会址2005年开馆,2009年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但当时景点比较分散,影响力不大,来会址参观的一年最多也只有三四万人次。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开放后,会址游客每年成倍增加,仅2014年一年,就接待游客70万人次。”
相信在高速公路的带动下,贵州的好山好水,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彻底火起来。
文丨本报记者 张妙 图丨本报记者 罗义
